自太祖在陳橋驛黃袍加身建立起大宋王朝,經太祖、太宗朝乾夕惕、勵精圖治,天下逐步穩定,百姓安居樂業。太宗之後,真宗繼位。真宗性情衝淡,勤政克儉,天下愈是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來。天禧三年十月的一天,光山知縣司馬池騎著不久前從市集上買來的驢子顛簸在回縣衙的小路上。這年天公作美,全縣糧食大稔,百姓家中皆有餘糧,這對履新此地的司馬池來說是個莫大的安慰。驢子不提防地打了個噴嚏,司馬池從自顧自的思考中回過神來,他慈和地撫了撫驢子頸背的鬃毛,臉上浮起一絲笑意。自景德二年高中進士,一晃十四載過去了,司馬池還算科場順遂,一朝踏進仕途,為官經曆也是起起伏伏。十四年裏,司馬池有得意時,有落魄時,但他始終是初心不改,秉持自己的理想,上報皇恩,下撫黎庶。與他同級的官員大多時騎馬或坐轎出行,他卻始終以驢子代步,十四年前做永寧主簿時騎驢子,今日做了光山知縣仍是騎驢子。驢子雖不比高頭大馬氣派風光,來去迅捷,但驢子生來粗厚,腳力甚好,許多鄉間崎嶇難行的所在都能到達。司馬池念原來的老驢子多年勤懇,體衰多病,便將其供養起來,又從集市上購得一頭。驢子馱著司馬池行進在回縣衙的路途上,司馬池繼續陷在沉思中。遠遠已能看到縣衙的大門了,一個身影由小而大急匆匆地奔過來。司馬池定睛細看,原來是家中仆人大器。大器三十出頭,自小便跟著司馬池,精幹老成,深得司馬池信任。此時見大器形色匆匆,便知家中必有大事發生。大器徑直奔至司馬池近前,按住韁繩,欣喜得說道:“恭喜老爺,家裏添了一位小公子。”司馬池不自覺得雙腿夾緊了驢腹,驢子隻道是主人令它前行,無奈被大器按住,原地踟躕幾步,嘶鳴一聲仍就立住。“夫人可好?”司馬池按耐著激動與焦急得心情問道。“母子平安,小的確定了才來請您的。”主仆二人不再多聊,匆匆忙忙打道回府。司馬池滿心歡喜,又心念夫人多年來陪著自己輾轉奔波,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己,遂暗下決心要借此機會好好向夫人表達自己的感恩之心。司馬府上這幾日喜氣洋洋,往來拜賀的親友故舊絡繹不絕。這日送走賓朋,司馬池來到夫人聶氏的床邊,邊逗弄自己的寶貝兒子,邊給夫人講些光山縣的曆史掌故與人文風土。聶氏隨丈夫來到這光山縣已有小半年,丈夫日日忙於公務,這些本地的新鮮事也是頭一次聽丈夫講起。司馬池的談興很濃,講得聲情並茂,逗得聶氏不住地掩嘴而笑。身已許國,此刻的天倫之樂顯得彌足珍貴。聶氏總算有機會仔細端詳丈夫的麵容,鬢角的縷縷銀絲惹起她無限的憐惜之情。出生不久的小公子安臥在母親的懷中,不時發出喃喃之聲,好似也聽懂了爹爹的話似的。門簾輕挑,長子司馬旦閃身進入屋內。司馬旦先是向父母親請了安,逗了逗繈褓中得幼弟,隨後轉身坐在了床沿上。他笑盈盈地對父親道:“父親幾日來忙於應答賓客,卻還未給弟弟取個名字呢。”聶氏在旁附和道:“是呀,老爺,旦兒提醒的是。旦兒,你也可以幫爹娘參謀參謀啊。”司馬光望向自己的長子,這孩子雖然資質平平,但平日裏讀書勤勉,待人接物恭敬謹慎,很少讓自己操心。他和顏悅色道:“旦兒,為父平日裏公務纏身,你在家中務必要聽從母親的教導。書是要讀的,但也要顧惜身體,為父並不強求你日後定要博取功名,隻望你做個誠心正意的君子,我便心滿意足。”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