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言
居斯塔夫·福樓拜是十九世紀法國著名作家,一八二一年十二月生於法國盧昂。他的父親是外科醫生,盧昂市立醫院院長。十八歲時,他遵照父親的願望,到巴黎學習法律,但是他喜愛文學,不喜歡法學。第二年,他的父親去世,他繼承了一點田產,於是就和母親住到盧昂郊區的克魯瓦塞,一心從事寫作,至一八八〇年五月去世。福樓拜的主要作品有《包法利夫人》、《薩朗波》、《情感教育》、《聖安東的誘惑》、《三故事》,還有一部未完成的《布瓦爾和白居謝》。福樓拜用了不少精力培養莫泊桑,使他成為傑出的小說家。《包法利夫人》是福樓拜的代表作。福樓拜對於創作始終抱著嚴肅認真的態度。這部《包法利夫人》他花了近五年的時間(1852—1856)才寫成。他收集資料,推敲字句,力求精益求精。小說在一家刊物上發表後,很受讀者的歡迎,但是也遭到帝國政府當局的不滿。帝國檢察署向作家提出公訴,罪名是小說“敗壞道德,誹謗宗教”。
最後由於作者的律師塞納爾的有力的辯護,福樓拜才被宣告無罪。為什麼一部小說會引起如此大的風波呢?讓我們先大概了解一下作品的內容。包法利夫人原來是法國外省鄉村中一個比較富有的農民的女兒。她在盧昂的修道院裏受過教育,又愛看一些充滿浪漫色彩的小說,因此對愛情和婚姻產生了許多不切實際的想法。後來她嫁給了包法利,她認為包法利平庸、無能,不能給她帶來幸福,於是她先受到羅多爾夫的勾引,結果遭到這個風流老手的欺騙,後又和萊昂私通,其實雙方隻是圖一時的歡樂,並無真正的感情。最後她為了追求一些享樂的生活,中了商人勒樂的圈套,負債累累,無法償還,服毒自殺。這是一個普通婦女的悲劇。包法利夫人有她的弱點,但是作者明確地向我們指出,造成這幕悲劇的原因是包法利夫人所生活的社會。庸俗單調的外省環境,虛假的資產階級道德,偽善有產者,等等,逼使包法利夫人一步步墮落,最後竟不得不走上絕路。
狡猾陰險的勒樂,善於投機的奧梅,乘人之危的吉約曼,還有雍維爾的那些幸災樂禍的太太,都應該對包法利夫人的悲劇負責,當然,還有羅多爾夫和萊昂這兩個無恥之徒。福樓拜無情地揭露了那個社會冷酷無情的本質,因此他的這部小說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至於它的藝術感染力請讀者自己慢慢品味吧。這裏想提一下的是包法利醫生這個人物。他雖然沒有高雅的趣味,在他妻子眼中,他不懂得藝術,不懂愛情,聽不懂歌劇,完全是一個俗不可耐的人,特別是醫學水平不高,為治伊波利特的腳,鬧了大笑話。但是平心而論,包法利是一個正直的人,他早出晚歸,替鄉村裏的人看病,他愛妻子、家庭、女兒。愛瑪生病期間,他焦急萬分。他相信愛瑪的謊話,讓她去盧昂學鋼琴,一次她晚上沒有回來,連夜趕去盧昂。讀者看到本書快結束時,想必都會注意到他死的時候,手裏還拿著一綹長長的黑發,這是從愛瑪的遺體上剪下來的。他對妻子的愛實在很深啊!他難道不也是一個可憐的人嗎?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