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思考:
1. 你認為比爾·蓋茨工作的動力是什麼?
2. 你自己工作的動力是什麼?
敬業點燃“瘋狂”的激情
愛默生說:“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不是因為熱忱而成功的。如果一個人以精益求精的態度、火熱的激情,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來工作,那他做什麼都不會覺得辛苦。”
熱忱的態度是我們工作成功的重要因素,因為情緒的動力是推動我們向前進的力量。愛默生說過:“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不是因為熱忱而成功的。”事實上,這不是一段單純而美麗的話語,而是邁向事業成功之路的指針。
雅絲·蘭黛是許多年來一直盤踞《財富》與《福布斯》雜誌等富商榜首的傳奇人物。這位當代“化妝品工業皇後”白手起家,憑著自己的聰穎和對工作及事業的高度熱情,成為世界著名的市場推銷專才。由她一手創辦的雅絲·蘭黛化妝品公司,首創了賣化妝品贈禮品的推銷方法,使得公司脫穎而出,走在了同行的前列。她之所以能創造出如此輝煌的事業,不是靠世襲,而是靠自己對待工作和事業的激情得來的。在80歲前,她每天都能鬥誌昂揚、精神抖擻地工作10多個小時,其對工作的態度和旺盛的精力實在令人驚訝。今天的蘭黛名義上已經退休了,實際上,她照例會每天穿著名貴的服裝,精神抖擻地周旋於名門貴戶之間,替自己的公司作無形的宣傳。
許多人對自己的工作一直未能產生足夠的激情與動力,主要的問題可能就出在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何需要這份工作。其實,能擁有工作是幸福的,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說:“工作是你可以依靠的東西,是個可以終身信賴且永遠不會背棄你的朋友。”連擁有億萬資財的汽車業巨子都如此地熱愛工作,那我們似乎也難以找出不喜愛工作的理由了。
由熱愛工作,到對工作產生熱情,是一個熟悉並逐步深入工作的過程。隨著工作的深入,熱情可以轉化為激情。
與其說成功取決於個人的才能,不如說成功取決於個人的熱忱。這個世界為那些具有真正的使命感和自信心的人大開綠燈,到生命終結的時候,他們依然熱情不減。無論出現什麼困難,無論前途看起來多麼的暗淡,他們總是相信自己能夠把心目中的理想圖景變成現實。
微軟的招聘官員曾說:“從人力資源的角度講,我們願意招的人,他首先應是一個非常有激情的人:對公司有激情,對技術有激情,對工作有激情。可能在一個具體的工作崗位上,你也會覺得奇怪,怎麼會招這麼一個人,他在這個行業資曆不深,年紀也不大,但是他懷有滿腔熱忱。和他談完之後,你會受到感染,願意給他一個機會。”
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工作不但可以提升你的工作業績,而且可以給你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成果。
不言而喻,保持對工作的新鮮感是保證你對工作的激情的有效方法。要想保持對工作恒久的新鮮感,首先必須改變工作隻是一種謀生手段的認識,把自己的事業、成功和目前的工作聯係起來。其次,保持長久激情的秘訣,就是給自己不斷樹立新的目標,挖掘新鮮感,把曾經的夢想揀起來,找機會實現它,審視自己的工作,看看有哪些事情一直拖著沒有處理,然後把它做完。在你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後,自然就產生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這種新鮮的感覺就是讓工作的激情每天都陪伴自己。
滿懷激情就是對事業的全身心投入,換句話說,就是對事業的“瘋狂”追求,內心湧動著一股“瘋狂”的激情。
李陽,蘭州大學力學工程係的畢業生,便是一位靠“瘋狂”精神取得成功的青年。
李陽有一句格言:i enjoy losing face!(我熱愛丟臉!)李陽的成功故事便是不怕丟臉。“成功人的常態在普通人看來就是變態。”“越是艱辛我越興奮。”李陽說。
為了突破自閉的性格,李陽決心用英語挑戰自我。他最不愛當眾說話,但又渴求當眾說話。他把自己的學習心得寫成40多頁的演講稿,要在全校大聲演講。他讓同學貼出海報,說有一個叫李陽的小子要開一個英語學習講座。那晚,用李陽的話說是“緊張得想嘔吐”。可是,他還是登上了講台,氣喘籲籲地完成了演講。演講卻意想不到地成功了。此後,李陽走出校園的幾十場演講,讓李陽成為一個校園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