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務實,少一些浮躁
成功必須靠務實努力來實現。成功的道路是靠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有一個中國人在德國問路:“先生,這個地方怎麼走?大概什麼時候能到?”德國人根本不理他,他就覺得這個人很傲慢。而當自己往前走了二三十米時,德國人突然追上來說:“你到那兒大概要12分鍾。”這個中國人就問:“那你剛才為什麼不告訴我?德國人說:“因為你問我多長時間到,所以我要看看你走路的速度才能決定。”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講述普通德國人務實作風的例子。其實,德國人的務實作風不僅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更體現在其工作的整個過程。
在德國企業裏,無論是高層的管理者,還是基層的員工,他們都致力於自己的本職工作,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做事。“好”的意義在德國人的字典裏比原來的好更加深了一層,他們不僅僅要完成工作,而且在完成工作後要先自行檢查,每一個細節都要認真核對,絕不放鬆。對於德國人來說,90%的完美並不表示完成了工作,他們甚至會為了達到另外10%的完美付出和90%的完美同樣多的時間和精力,而這僅是德國人務實作風的冰山一角而已。
從深層次探討,我們發現德國人的務實作風不僅來源於德國企業對員工的嚴格要求,更來源於員工的高度自覺性,因為員工一旦出現一點兒敷衍塞責和馬虎失職,那就隻有另謀高就了。可以說,嚴謹務實是德國人的整體精神所在,他們每一個人都和散漫浮躁格格不入。強烈的實事求是、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已經滲入德國人的血液裏,他們工作起來,就像一架精密運轉的儀器,嚴格冷峻,絕不誇誇其談。正是憑借這樣的務實作風,德國企業才能創造出馳名世界的汽車等眾多產品,將日耳曼民族特有的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和思維習慣推向世界。
當前,人才是一個企業製勝的法寶,然而讓眾多中國企業人力資源部門頭痛的是,在員工中普遍充斥著一種浮躁的情緒,這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而且對於整個企業的工作氛圍也造成了不良影響,進而造成企業整體效益的下降。所以,教育員工克服浮躁心態,並進入“務實工作狀態”,並在這個過程中達到企業和員工的共同成長,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而對員工來說,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具有求真務實的精神。務實是成就一切偉大事業的前提,現在的很多優秀企業都以務實作為評估人才的一項重要標準。英特爾中國軟件實驗室總經理王文漢先生說,在英特爾公司裏,考慮員工晉升時,從來就不把學曆當做一個因素。學曆最多隻是起到敲門磚的作用,在進入企業之後,員工個人的發展就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努力。有的碩士生可能不夠務實,那麼他的工資待遇就會降下來,而一些本科生經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那麼他就會更快得到晉升。
王文漢先生還舉了下麵這個憑借務實的努力拚搏精神在英特爾實現成功的例子:
英特爾中國軟件實驗室裏有一位軟件工程師甚至連大學學曆都沒有,當初這位工程師就是憑借自己設計的一些軟件程序進入英特爾的。最初,他隻是被作為一名普通的程序員錄用的,但是王文漢不久以後就發現,這位程序員並不普通,他不僅可以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相關的程序設計工作,而且還主動學習高科技軟件的研發知識,甚至他還利用休息時間參加了英特爾內部及各大院校舉辦的軟件開發課堂。一年之後,當英特爾中國軟件實驗室需要引進高水平的軟件工程師時,這位程序員因為業績紮實、技術水平先進而成為選拔對象,而很多比他先進入公司的、擁有更高學曆的程序員們依然在程序員的位置上繼續消耗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