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王遁元的妻子素娥原是上天喜鵲仙下凡,隻因七月七日未去給牛郎織女架橋,眾喜鵲一怒之下,共同啄罵,鬧了三天三夜也沒完,吵得天宮不得安寧。玉帝為了一平眾怒,決定讓仙子降下凡間,嚐受人間多重折磨之苦,王母又念及他為天宮修建審龍立向避三界修建之衝犯有功,取來定顏珠一粒,令其含口中。然後打下凡間。這天王遁元放學回家,見路邊躺著一隻喜鵲,撿起一看,多可愛的喜鵲呀,穿青戴白的羽毛靚麗耀眼,長長的尾翎栩栩如生,他撫摸著它的羽毛,愛不釋手,索性把它帶回家去,不想它竟然奇跡般地活了過來。他非常高興,他給它喂飯,喝水,有時還給它逮小蟲子吃。沒幾天功夫,喜鵲會飛了,他把它帶到學堂,偷放在自己的書桌裏,更奇怪的是:有一天它突然會講話了,這時正在考試,它告訴了他答案,從此後這隻喜鵲就格外受寵了。可是好景不長,沒幾天,僅有一個養育他的親人——爺爺與世長辭,他便輟學了,除了農活外還得上山砍柴。這天他砍柴回來剛進屋就聞到了香噴噴的飯味,他看看桌上是黃橙橙的黃米飯和炒洋芋條正冒著熱氣呢
,他奇怪,正想找著問喜鵲,可怎麼也找不著,他急了,便伏在桌邊哭了起來。邊哭邊說:“我的喜鵲啊,你飛回來吧,你可知道我是多麼想你呀。”
誰知話音剛落,從二門走出一個美麗的絕色女子,笑著說:“公子別哭了,我就是喜鵲,你快吃飯吧。”
“你是喜鵲?”王遁元看著她那毛茸茸的花眼、蘋果般的臉蛋、烏黑的秀發,高打的發髻。那白色淡花袍外罩著青布褂,走起來好似水上芙蓉。他陌生地搖了搖頭。
“怎麼?不相信呀?莫非你讓我再變成喜鵲給你看嗎?”於是喜鵲便把自己觸犯天條貶下凡間的事從頭到尾細說了一遍,最後說:”公子既然救了我,我理當為你勤執箕帚,白頭偕老,共享天倫。”王遁元一聽喜不自勝,遂結為夫妻。這喜鵲頗精易數道術,不過五年王遁元被喜鵲點撥得道法高深,,遂鑽研妻子的《地理藏寶章》,喜鵲一一點撥,後來索性讓王遁元北上實地考察寫成《劄記》
,這次同曉冬取寶已是第二次北上。臨行前,喜鵲吐出一粒閃閃發光的珠子說:“夫君呀,為妻算你因凡仙結親,你必有大難三年,這是一粒定顏珠,乃王母所賜,你將其咽下,久則交過五髒,再大的凶禍也有救,三年之後為妻自來找你,你就是走在天涯海角為妻也能找上你。救得了你,放心地去吧,”於是王遁元吞下定顏珠,和徒兒出了門,直抵北路而去。
說不完的曉行晚宿苦,講不盡的饑寒渴餓罪,遙遙千裏路,師徒二人非止一日到了藍家村,可喜與藍霸天有緣,指給一處出“真龍天子之墓”後,才同徒兒劉曉冬落了個飽肚子。
話說這師徒二人離了藍家村,上了穆擂神山頂後,隻見這山頂南北足有半裏,東西足有一百來步寬的平地,北邊有座廟,廟門前插著一對三丈多高的石旗杆,再往前則是一個約三四丈方圓的小湖,清澈明亮,近看似王母的照妖鏡,藍天、彩雲,盡現湖底;遠看若嫦娥思凡掉下的一滴眼淚,波紋平靜、銀光閃閃,晶瑩剔透。再回首隻見廟門上貼著一副對聯:
風調雨順神靈恩
五穀豐登聖仙德
橫批:感恩戴德
複回廟門一看,正殿門上掛著“柳仙賜福”四個金色大字木雕匾,東院北角掛一口五尺圍圓大鍾。回到正殿一看:香煙繚繞,正中坐著一個蓬頭散發長臉神,兩目若同銀鈴閃閃有光,口若血盆、牙似鋼釘,看得人寒毛直豎
。可喜兩邊兩個童子看來還算和平。再看供桌上:煎蒸麵獻、四時水果、三牲茶酒,無一有缺,王遁元和徒弟劉曉冬看得直吐口水。
“來吧,徒兒,這也是天賜良機,吃吧。”說著便抓起一個黃米大獻塞給徒兒,自己也拿起一個,師徒二人早已餓極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吃了個肚飽,看看日落酉時,隻聽見鼓樂聲聲逼近,鑼響步步來臨。二人跑出廟門一看:“媽呀!好大的陣勢。”徒弟看了一眼對師傅說:“師傅,快跑吧,咱們偷吃了獻子,這幾十個人要是上來,咱可沒好果子吃。”
“別嚷,你看看,這夥人敲鑼打鼓是敬神,可為什麼供桌上抬了一個小孩,後邊的男女嚎淘大哭痛不欲生,咱一定得看他個究竟。”
列位:你想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抽支香煙醒醒神,待我細細表分明。本回落款,下章有請。正是:
原為取寶不分心,豈知路逢不平情。
為民除害丈夫誌,拔刀相助救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