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秋林渡宋江說雁 鬆樹坡燕青別主(1 / 2)

梁山泊浪子燕青雖是三十六天罡星之末,卻聰明伶俐,見多識廣,了身達命,在這點上比他的三十五個異姓兄長強。他原是北京大名府盧府上幫閑的,人稱小乙哥。宋時大戶人家幫閑的又叫清客,可不是一般人做得下的,沒有兩把刷子是混不下去的。一筆好字,幾句歪詩,使得幾下拳腳,尤其是在娛樂方麵吹拉彈唱、雙陸象棋、蹴毽打球、相撲泡妞、諸子百家、拆白道字幾乎要樣樣來得。這些燕青都會,且武藝超群,相撲更是舉世無雙山東泰安州放倒了自稱天下第一的擎天柱任原,長了梁山誌氣,也使得自己聞名天下。

在情場,燕青也是數一數二的高手,一到東京,將上廳行首風流花魁娘子李師師撩撥得心猿意馬魂不守舍。

自從那年元宵節見了李師師後,燕青對她也是夢魂牽繞,寢食難忘,雖說混跡眾兄弟叢中,白天金戈鐵馬,上陣斯殺,夜裏喝酒聊天,說些槍棒,縱論江湖,可夜闌酒醒,眼前老晃動李師師那風流韶秀的倩影,斬不斷的相思,道不完的寂寞,心裏有了離群之誌。平遼歸來,在雙林鎮遇到隱居在此的少年朋友許貫忠,前往大丕山拜訪了他的山間別墅,心中羨慕不已,一連盤桓了幾日才下山,臨別時,貫忠歎口氣勸他:今奸邪當道,妒賢嫉能如鬼如域的,都是峨冠博帶;忠良正直的,盡被牢籠陷害。小弟的念頭久灰。兄長功成名就之日,也宜尋個退步。自古道:“雕鳥盡,良弓藏。”燕青將這話牢記在心,他已將未來風流快活的日子勾畫在腦子裏了。之所以還回軍營,是受主仆之情弟兄之誼所縛。

他的這點心思,當然沒有逃過宋江的眼睛。在梁山一百單八將裏,論武藝,宋江要排在八十名之後,論文才他也不算最高,憑什麼坐第一把交椅?就憑他會把握時勢,會觀顏察色,會見風使舵,會耍手腕。宋江在肚子裏尋思多日,準備找機會教育這位小弟一番。

宋江帶領兄弟們拚死血戰,幫助朝廷剿滅了田虎和王慶後,隻道是大功告成,一心等待朝廷封妻蔭子,並且做了許多士兵的複員安置工作,目下兵馬十萬,離了南豐,取路望東京來,於路行了數日,到一個去處,地名秋林渡。秋林渡宋時在宛州屬下內鄉縣秋林山之南。宋江正在馬上仰觀空中的雁群,那雁群不依次序,高低亂飛,驚鳴不已,又聽前麵部隊喝彩聲陣陣,派人去問是怎麼回事。哨兵去了會兒,回來報告說:報!前麵是燕頭領在學射箭,以空中的大雁為目標,箭箭都不落空,所以大家喝彩。宋江皺了皺眉頭,吩咐傳令兵去將燕青叫過來。燕青彎弓插箭,飛馬而來,馬屁股後還帶有幾隻死雁,見了宋江,翻身下馬,站在一旁。

宋江打量了燕青一陣,緩緩地問:剛才是你射雁?

燕青不無得意地回道:小弟初學弓箭,見空中一群雁飛過,試著射雁,沒有料到箭箭皆中。

宋江用兄長的口吻教訓說:作為一名軍人,學射弓箭那是你分內之事,射得準證明你本領高。但是,我想鴻雁避寒,離開天山,含蘆過關去江南取暖就食,初春才回。這鴻雁是至仁至義的飛禽,有的數十隻,有的數百隻,結伴而行,相互謙讓,尊者在前,卑者在後,安次序飛行,從不越位,晚上住宿,還安排有專門值班的哨兵,以保證群體的安全。並且無論是雌雁還是雄雁,配偶死後至死再不結新歡。鴻雁可以說是聚仁義禮智信五常於一身:空中遙見死雁都哀鳴不已,落單了的孤雁不會遭到同伴的侵犯,這就是仁;喪失配偶,至死不渝,這就是義;依次而行,不爭搶,這就是禮;避開鷹雕等猛禽的侵犯,銜蘆過關,這就是智;秋南春北,按期而至,這就是信。雁這種飛禽仁義禮智信五常兼備,你怎麼忍心加害於它呢?天上飛行的一群大雁就好比我們這班兄弟,你卻射了幾隻,好比我們弟兄們失去幾個,其他弟兄內心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