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默然無語,麵露愧色。心裏卻想:你哪裏說雁,不過是借題發揮罷了。自此,燕青便去意已決,之所以沒馬上離去,一來對盧俊義的主仆之義沒有盡到;二來難以割舍兄弟們的情分。
梁山泊一百零八名頭領南征方臘回來,過了杭州,隻剩三十一員。燕青想:宋大哥和盧員外等人自認為立了潑天大功,回去後朝廷自然會論功行賞,大家會封妻蔭子,光宗耀祖。殊不知朝廷上是蔡京、高俅、童貫、楊戩等奸臣當道。當初在梁山泊時弟兄們兩敗童貫,三敗高俅,這些奸賊們豈會忘記?大家這一去肯定沒有什麼好收場。於是,他私自來勸主人盧俊義:小乙自小跟隨主人,你的大恩大德我一言難盡。於今大事已畢,我想同主人一道交還朝廷的官誥,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隱姓埋名,過自在日子,安享天年,不知主人認為怎麼樣?
盧俊義不解其意:自從梁山泊歸順朝廷以來,弟兄們身經百戰,流血流汗,曆盡艱難苦楚,大部分弟兄犧牲在戰場,我們一家二人僥幸活了下來,正要衣錦還鄉,圖個封妻蔭子,你怎麼會這麼想呢?
燕青冷笑道:主人差矣,小乙此去,正是尋個好結果,隻怕主人前往東京會沒有好果子吃。
盧俊義說:燕青,我不存半點異心,朝廷為什麼要辜負我呢?
燕青說:主人,你難道沒有聽說過漢初功臣韓信、彭越、英布的故事嗎?
盧俊義反駁道:我聽說韓信擅自稱三齊王,唆使別人造反;彭越殺身亡家,大梁不朝高祖;英布九江受任,要奪漢朝的江山。我雖然沒有立如此大功,受過這麼高的爵位,但也沒有犯這麼大的罪過。
燕青見盧俊義執迷不悟,隻好作罷,說:主公不聽我的勸告,將來怕悔之晚矣!小乙本來想去向宋先鋒作別,他是個重義氣的人,必不肯放我走,我就這樣別過主公,山高水長,後會有期!
盧俊義問:你別後要去哪裏?
燕青說:也隻在主公前後。
盧俊義笑了:原來是這樣呀,想來你也去不了哪裏。
燕青倒頭拜了八拜,當夜收拾好一擔金珠寶貝,留下一封短信給宋江,在信的末尾附了一首詩,算是回應了秋林渡宋江對自己的訓斥:雁序分飛自可驚,納還官誥不求榮。身邊自有君王赦,灑脫風塵過此生。宋江看了信,知道燕青遲早會走的,也不特別感到意外。當時盡收了損折將官的官誥牌麵,送回京師。
當夜燕青沒有走遠,來到一個叫鬆樹坡的地方,這裏生長著一大片茂密兩人合抱的大鬆樹。燕青藏好行李,爬上樹杈,望著走過樹林的弟兄們,淚流滿麵。弟兄們雖顯得疲憊,但臉上流露著九死一生的喜悅和對未來的無限神往,但在燕青的眼中,無疑是一群待宰的羊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