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3)

在清晨的維倫納草原上,一支隊形整齊的裝甲部隊背對著冉冉升起的朝陽,正在快速向西移動,他們的目標是十公裏外的魯麥卡油田。

奔馳在一馬平川的草原上,坦克與戰車的速度狂飆至最高,這支部隊僅用了半天的時間,便橫跨了半個草原。天空中,敵人的無人機不斷接近,己方的無人機迎了上去,雙方纏鬥在一起,車載的小型防空導彈射向天空,隨時都有被撕碎的無人機從空中墜落。

位於維倫納草原中央的魯麥卡油田,是斯諾迪亞王國規模最大的油田,每日的原油產量最多時可以達到了全國消耗量的三成。隻是,這座油田已經停產近二十年了。自從He-3開始實用化之後,為了與新能源競爭,此前一直高居不下的石油價格也開始回落,王國政府決定從其他國家進口更多的石油,國內的大型油田都封閉起來作為戰略儲備之用。

經過長時間的放置,這裏的采油機械與設備基本上已經鏽蝕殆盡,猶如一座死去的鋼鐵城市,漸漸地與草原融為一體。用鐵網圈起的圍欄之內雜草密布,一些野生的動物會穿過鐵網間的縫隙溜進圍欄內覓食。

直到三天前,這裏的寧靜終於被打破。僅僅同用了兩天時間,一座有著半球形殼狀裝甲的防禦基地在這裏拔地而起,它的周圍布滿了數不勝數的防禦武器,如果內部也同樣建造完成的話,效率之高恐怕隻有斯諾迪亞軍隊中的王牌工兵部隊才能與之媲美。

而守衛著這座基地的是一個全新的兵種,一支無人化部隊。以無人機與無人戰車作為主要戰力,擁有先進的智能戰鬥程序,操作人員不需親自瞄準與射擊,隻需進行戰術上的安排即可。理論上,一名操作人員可以在同一時間控製一個小隊共十二個無人作戰單位,而現在世界上最為先進的主戰戰車,至少也需要兩名乘員。相較之下,這種設計可謂是對人才資源的最大化運用。

並且,由於操作人員一般都身處在防衛嚴密的戰線後方,幾乎不會有戰鬥減員的情況發生,隻要擁有足夠的工業產能與燃料供給,無人戰鬥平台的損失立刻就能得到彌補,甚至可以說,這是一支無法被消滅的部隊。

但是,激進派一直對這種全部依賴遠程操控的無人化部隊不感興趣,他們寧願將軍費拿來造太空武器,也不願意在這上麵多花一分。而溫和派卻正好相反,他們對這樣的技術青睞有加,自行組建了幾支特別機動部隊,劃歸到公安部的名下。這樣的部隊能使用最少的人員發揮出不輸於普通部隊的戰鬥力,雖然耗資巨大,但是卻能在其它方麵省掉不少的麻煩。對於金錢充盈但是缺少軍事力量的溫和派而言,無疑是相當適用的選擇。

現在,他們將這支部隊部署到魯麥卡油田,確保油田不會落入激進派的手中。

在這次的爭奪戰中,軍隊方麵出動了一個裝甲團的兵力,按照以往的經驗,爭奪如此規模的基地,這些兵力足矣。但是麵對全新的兵種,但在沒有交手之前,誰也無法判斷對方的實力究竟如何。因此,這支裝甲部隊幾乎攜帶了雙倍的武器彈藥。

軍隊方麵雖然在無人機的數量上敵不過對方,但強大的地麵火力彌補了空中力量的不足,對方的無人機紛紛被擊落,完全無法對地麵的裝甲部隊構成威脅。

不過,他們沒能高興多久,相同的命運降臨在他們身上。

戰線推移到基地外圍的三公裏處,地麵的交火也開始了。

那是由數不勝數的火炮據點與防空陣地構築了一條狙擊防線,軍隊的無人機才剛剛靠近,便被密集的防空導彈與防空火炮所擊落。在先進的雷達指引下,即使是最普通的防空火炮,準確率也相當可觀。

低矮的炮台點狀分布在廣闊的草原上,連續射出的炮彈組成了一道密集的火力網,行駛在最前方的重型坦克同時遭到好幾門火炮的圍攻,即使是最為先進的主動防禦火炮也無法抵禦同時來自幾個方向的的攻擊。隨著幾枚炮彈擊中炮塔,坦克的防護裝甲遭受到了極大的損壞,隻好退往後方進行修理。

這種中等口徑的直射炮台主要作為近防之用,數量雖多,但射程隻與坦克相當,比之曲線拋射的遠程火炮,那是大為不如。為了突破這道防線,裝甲部隊後方的火炮營部署開來,對阻擋在隊伍前方的火力陣地進行地毯式的轟炸。

一時間,無數炮彈從天而降,地麵開始震動,一片由火光與泥土構成的森林在草原上拔地而起,爆炸產生的衝擊波直接將低空飛行的無人機震成碎片。

等到煙霧消散,進攻方赫然發現,如此猛烈的炮擊之下,這些炮台近乎毫發無損,即使被飛揚的泥土掩埋起來,也不妨礙他們繼續開火。不必考慮人員空間的無人炮台結構異常緊湊,不僅被彈麵小,而且裝甲極厚,活脫脫的一個實心鐵球。一架無人機突破空中防線,向其中一座發射了四枚空對地導彈,爆炸過後,炮台外側的裝甲上僅僅留下幾塊凹痕,毫不妨礙它繼續向外噴吐火光。

防守方也不打算一直被動挨打,炮火剛一停歇,堅固的地下掩體的艙門隨之打開,從掩體之中湧出成群結隊的無人戰車,列出陣型開始向著進攻方進行反衝鋒。霎時間炮聲隆隆,密集的炮彈交織在兩軍之間,火光與碎片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