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2 / 3)

這些無人戰車雖然重量與體型都比普通戰車小上不少,但火力卻毫不遜色,在無人炮台的協助之下,甚至一下子壓過了裝甲部隊,不斷有受傷的坦克與戰車因傷後撤,戰線節節後移。前進中的裝甲部隊仿佛撞上了一塊鐵板,不但無法寸進,還被對方頂了回來。

這時,後方的火炮再次響起,新一批的無人機也隨之而至,一陣彈雨洗禮下來,無人戰車丟下不少殘骸,退回到地下掩體之中。

趁著餘威,裝甲部隊再次發動進攻,但是和剛才一樣,又一次被強大的火力所逼退。地下掩體直接連接著戰車基地,損失掉的無人戰車隨時都在進行著補充。相比於一開始,出現在戰場上的無人戰車數量沒有絲毫的減少。

裝甲部隊派出一支分隊繞至防禦陣地的側翼,打算從多個方向同時進攻,但他們顯然低估了對方作戰單位的數量。這支分隊差點被無人戰車與無人機所包圍,幸好火炮與己方無人機及時趕到支援,這才丟下被擊毀的戰車突圍出來。隻是傷亡已經開始出現。

這座防禦陣地就像是一隻滿身尖刺的豪豬一樣,讓人無處下手。

裝甲部隊的指揮官是摸著自己的胡須,對眼前的狀況感到了一些困惑。他曾經多次以“軍事顧問”的身份前往其他國家指導軍事作戰,經驗不可謂不豐富,但是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敵人。他命令部隊退出交火範圍,轉入防禦模式。他現在需要時間來思考對策。

無人戰鬥平台的研製始於三十年前,當時為了爭奪世界霸權,斯諾迪亞王國與蘭和聯邦的關係非常緊張,戰爭一觸即發。為了能在戰爭爆發時獲得更多的勝機,許多超前的方案被提出,無人戰鬥平台便是其中之一。後來,由於兩國關係正常化,外部威脅得以解除。像核融合爐這樣的軍用技術開始向著民用方向發展,而許多耗資巨大的軍用項目則被束之高閣,對於無人戰鬥平台的研究也就隨之停止。

就這樣過了十年,隨著對月球開發的興起,工業用途的無人機械開始迅猛發展,無人化技術日新月異。很快,這些工業無人機械的技術含量超越了研製到一半便遭到下馬的無人戰鬥平台,此前留下的技術儲備基本作廢,激進派也打消了重啟項目的打算。

不過,這讓溫和派看到了其中的前景。

範倫丁伯爵作為商團主席多次前往特蘭,商談無人戰鬥平台的開發事宜是他行程中的重要一環。溫和派在研製過程中大量使用了來自特蘭的高新技術,可以說,現在出現在這裏的無人化部隊,具有一半的月球血統。

這是無人化部隊首次出現在戰場上,除了研發者與使用者,誰也不清楚它的具體數據。激進派對此雖有耳聞,但由於一貫的成見,輕視了它的火力強度與防護能力。事到如今,已經開始交火了,還不知道對方的性能如何,這才有了此時束手無策的場景。

司令部希望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下這座防禦基地,以繳獲敵人的技術與信息,但是這樣束手束腳的話,恐怕能否攻下都成了一個問題。現場的指揮官不得不向司令部提出了直接攻擊防禦基地的請求。

相比於戰利品的多少,戰術目的達成來得更為重要。司令部同意了他的主張。

遠程火炮開始調轉炮口,如雨般的炮彈落向防禦陣地的中央。與此同時,數倍於這些炮彈的防空火炮以基地為中心開始向天空傾瀉。下落的炮彈如同撞上了一麵逆天向上的牆壁,還未接觸到目標便已被擊毀,偶爾有漏網之魚成功擊中目標,也被基地的堅固外殼所抵禦,無法造成致命的傷害。半空中火光閃現,相隔三公裏,炮彈爆炸的聲音宛如低沉的雷鳴,煙霧遮蔽了半麵天空。燃燒著碎片如同地獄的火雨,從濃煙密布的空中紛紛落下,引燃了幹枯的草原,兩軍之間出現了一堵熊熊燃燒的火牆。

這時,裝甲部隊的警報係統開始響起,兩枚導彈拖著長長的尾焰從基地的中心升起,向著他們的方向飛速接近。

無需任何的命令,所有的單位立刻開始機動規避動作,車載防空導彈進行升空攔截,但已然晚了。由於爆炸與煙霧的幹擾,偵查係統沒能及時發現導彈發射井的準備動作,等到導彈出井之後才發出警報,緊急升空的防空導彈根本來不及加速到攔截軌道,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來襲的導彈從上方掠過。十幾秒鍾後,十公裏之外的後方傳來了一道火光。

導彈的落點是遠程火炮陣地,隨著導彈爆炸,炮聲停止了。

正在進行炮擊的遠程火炮無法進行規避動作,被正中要害。指揮官看到現場的傷亡報告,麵色變得鐵青。

利用炮火的掩護發射導彈,沒想到自己居然在戰術上被人擺了一道。對手還是那個公安部,那個抓捕幾個恐怖分子都要出動上百號人的三腳貓部門,這讓人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他是以試探敵人的新式兵種為理由才爭取到這次獨立完成任務的機會,他能接受一定的損失,但沒曾想過損失這麼嚴重。沒有遠程火炮的支援,在那樣的防線麵前,強行突進隻能是送死。難道要和司令部說,自己打不下來了嗎?

他想要調用空軍協助,但是由於燃料短缺,所有的轟炸機全都被困在基地無法動彈。除去這些,他能選擇的,就隻剩下鑽地巡航導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