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成功的事業、幸福的家庭、和諧的人際關係可謂是好人生的三大標準。想要擁有它們,好口才必不可少。具備了好口才,可以幫助我們在工作中處理好與同事、上司和下屬的關係;具備了好口才,可以幫助我們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收獲真摯的友情;具備了好口才,可以讓我們在各種社交場合中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你會說話,你就魔力無邊
春秋戰國時期,當權者崇尚口才,於是天下學者賢士對此趨之若鶩、蔚然成風。在秦國推行連橫策略的遊說家張儀便是當時眾多佼佼者之一。相傳,他初到楚國做說客的時候,有一天,相國家丟失了玉璧,主人一口咬定是張儀偷的,並對其進行嚴刑拷打,然後逐出府門。回到家裏,妻子歎氣道:“倘若你不讀書遊說的話,又怎會遭此奇恥大辱呢?”豈料張儀並無慍怒之色,反而問妻子道:“你看看我的舌頭是否還在?”妻子說:“在呢。”張儀聽完妻子的話後長舒了一口氣,然後說道:“足夠了。”
秦末,陳勝、吳廣揭竿而起,高呼:“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如此一番話,振聾發聵,似狂飆突起,讓眾人熱血沸騰,奮力相隨。
第一個事例中,張儀在經曆一番嚴刑拷打和名譽受辱後,並沒有太在意。他在意的是自己的舌頭是否還在,自己是否還能繼續說話。因為在他看來,隻要他還有說話的能力,他就有飛黃騰達的希望。後來,他真的憑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扶搖直上,做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國。而第二個事例中,或許陳勝和吳廣並未意識到語言的重要性,但是他們那幾句話卻頗具號召力,既激發了眾人的鬥誌,又為自己奠定了有魄力的領導地位。這都印證了古人的那句話:“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尊,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口才是否真能無往而不利,我們暫且不去考證,但是有一點,我們卻無需考證,那就是:在人與人的溝通過程中,擁有好口才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打開對方心靈的大門,進入其內心世界。大多數的成功人士都生性聰穎,學識淵博或有一技之長,擁有成功的事業和雄厚的資產,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大都具備優秀的口才,能夠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
能夠順暢表達個人意誌的人,在社會交往中往往表現得遊刃有餘。由於他們可以把自己的意思很完美地表達出來,無論是讚美還是批評,都對別人有很強的說服力。此外,在與人交談的過程中,他們還可以準確領會對方的意圖,及時得體地予以回應,從而增進雙方的感情,因此在各種各樣的人際交往中備受歡迎便不再是難事。
然而,現實中仍有許多不善言辭的人,他們無法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意圖,傳遞給對方的信息是模糊不清的,這樣就很難順暢溝通,有時甚至會造成誤解,從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種交際上的障礙會影響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麵麵。
能言善辯的人說出來的話大都能撥動人的心弦,就好像具有一種魔力,操縱著人們的情緒。他舉手投足間、隻言片語裏似乎都可以令周圍的空氣隨之鬆弛或緊張。
具備好口才的人會給人帶來一種愉悅感,從而受到他人的尊敬;好口才會讓原本就熟識彼此的人情意更濃,愛意更深;好口才會使陌生的人相互產生好感,產生深厚的友情;好口才可以使意見有分歧的雙方相互理解,消除矛盾;好口才可以令彼此怨恨的人化解敵意,友好相處。好口才會讓你的家庭更加美滿幸福,會讓你的工作更加出色順利,會讓你的社交更加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生活中會遇到很多難題,但隻要你會說話,會把話說得恰到好處,你就擁有了魔力無邊的魔法棒,所有的難題都會在你雄辯的口才麵前迎刃而解。
有沒有魅力跟會不會說話密切相關
當今社會,“說”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一個人的魅力不再僅僅通過其完美的外表和優雅的儀態來表現,好口才也成為一個人展示自我魅力的重要途徑。無論你是競爭職位,還是應聘麵試;無論是推銷產品,還是洽談業務;無論是外交談判,還是最平常的親人朋友之間的交流,敢於開口說話,並且能把話說得恰到好處,就會令自己魅力四射,得到別人的推崇、信任、認可和賞識。
周恩來總理是舉世公認的偉人,他具有超凡的氣度、才華和人格魅力,而他這種懾服人心的魅力不僅僅體現在他的堂堂儀表和內在修養上,還體現在他精湛嫻熟的說話技巧上。
周恩來總理的口才蜚聲海內外,他應變機敏、言辭犀利、柔中帶剛,就連他的談判對手在震懾畏葸之後,也情不自禁地露出讚歎之色。
建國初期,中國因受帝國主義的封鎖,而靠在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裏。赫魯曉夫上台後,大搞修正主義,向我國提出了一些不切實際、有損主權的無理要求,被我國嚴詞拒絕。然而,赫魯曉夫仍不肯作罷,1959年的國慶,他親自來我國進行談判。會談休息的時候,赫魯曉夫自作聰明地對周總理說:“我們兩個人有共同之處,那就是我倆都是國家總理。不過我們兩人也有不同之處,那就是我出身於工人家庭,而你卻出身於剝削階級家庭。這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周恩來笑笑,不假思索地說道:“還有一個共同點你沒有說,那就是我們兩人都背叛了自己的階級。”
還有一次,一個美國記者在采訪周恩來總理時,見周總理桌上放著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於是,他就以一種譏諷的口吻說:“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中國,怎麼還要用美國的鋼筆呢?”周總理淡淡一笑說:“這支派克鋼筆啊,真是說來話長了。這是一個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他將其作為禮物送給了我。我覺得無功不受祿,就推辭。可是朋友非要我留下做個紀念。我覺得也很有意義,於是就把貴國的這支派克鋼筆收下了。”
作為一個外交家,周恩來成功地維護了國家的尊嚴,同時也維護了自身的尊嚴。他的機智、幽默、不卑不亢、應對有方,不僅贏得了人民的擁護和愛戴,同時也贏得了對手的敬佩和尊重。
關於好口才,政壇上向來不乏這樣的領袖。這些偉大的人物之所以能夠得到萬眾矚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的出色才幹和人格魅力深深吸引著眾人,而他們的才幹和人格魅力並非單從他們的地位和外貌來體現的,很多時候,這些優勢是通過他們優雅幽默、機智巧妙的談吐體現出來的。周恩來總理被認為是那個時期最具魅力的男人之一,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個美男子,還跟他的健談分不開。各國政壇都有很多有魅力的領袖,他們並不一定都貌比潘安,但是他們一樣能夠在政壇叱吒風雲,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因素便是他們能在任何場合、任何狀況下說出一些讓人佩服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