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好口才能點亮你的人生(2 / 3)

所以說,一個人是否有魅力,並不隻是表現在其外貌和內涵上,相貌再端莊、內涵再豐富,如果無法通過恰當的語言形式表現出來,其魅力值就必定會受到影響。而動人的談吐不僅僅體現了一個人的文化修養、道德修養,還體現了這個人機智靈活的頭腦。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可以不當政壇領袖,但是我們不能沒有好口才。因為口才在人際交往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隻要你參與交際,就勢必需要語言這個交流工具,一個不善言辭的人很難在人際交往中勝出,而一個有優點,並能夠通過語言表達讓人們從中看到這些優點所在的人,即使是想不被人敬佩,恐怕都沒那麼容易。

有了好口才,就會有成功的好機會

在人類社會日益發展的今天,科技與信息革命的浪潮充斥在我們周圍,語言的交流已經不僅僅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決定我們事業成敗的一個先決條件。語言表達的能力和技巧已經成了衡量一個人整體素質不可或缺的標準。從一個人每天所說的話,就可以判斷他每天的工作生活情況,可以看出他的喜怒哀樂,更重要的是可以體現出他的心態和內涵。所以,口才好、善於表達的人,往往會被委以重任,反之則容易被忽視。我們說,口才不是決定人成功與否的最根本因素,但是有能力又有好口才的人會如虎添翼,增加自己獲得成功的籌碼。

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返回後,中國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楊利偉一時間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各大新聞媒體爭相報道。

航天部門的領導們說,楊利偉之所以最終被選中,主要有三方麵的因素,其中很關鍵的一條就是他心理素質過硬,具有很強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說話有條理、有分寸,能夠在不同的場合應對自如。楊利偉總認為航天沒有小事可言,什麼都很重要,因此,無論做什麼事情,他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將其做好,甚至訓練的總結會、訓練的小結等這些在別人看來微乎其微的小事兒,他都全力以赴。

在最終確定有三人作為首飛候選人的時候,領導為難了,這三個人各方麵都很優秀,難分伯仲,最後考慮到我國第一個踏入太空的宇航員,勢必會受到全世界的矚目,要接受各大媒體的采訪,出席各種活動,進行巡回演講等,所以最後決定讓在口才上有明顯優勢的楊利偉進行首飛。一時間,楊利偉這個名字傳遍了中國的大街小巷,傳到了世界各地。

由此可見,成功有時候就是你在某一方麵超過別人的一小步。楊利偉就是在口才上走在了競爭者的前麵,因此他就脫穎而出了。

其實現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例子,辦公室裏那些領導眼中的紅人有幾個不是能言善辯、敢說敢言的?家庭生活中,有幾個逗得家人哈哈笑的人不是伶牙俐齒、幽默活潑的?交際場合中,有幾個眾人眼中的魅力人物不是談吐優雅、風趣機智的?不要以為多跟領導說話就是諂媚,不要以為多在家人跟前說話就是賣傻,不要以為多在交際場合表現語言魅力就是出風頭。其實這是兩碼事兒,如果你有實力又辦實事,又能洞悉老板的內心而適時說話,還用擔心自己沒有前途嗎?所以,不要輕視語言表達的效果,要高度重視起來,試著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運用好語言,就會讓你的所有的事情進展得很順利,這時,在追求成功的路上當然就會少了很多阻礙。

我們每個正常人都有運用語言的能力,但是運用語言的能力卻有高下之分,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培養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抓住一切可以表現自己的場合和時機來表現自己,培養自己能言善辯的能力,這樣才會抓住更多的機會,使自己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

說話打動人心,事業順風順水

當今社會是一個充滿激烈競爭與合作的信息化社會,說話不僅僅是人們日常生活之必需,同時也對個人事業成敗具有直接的影響。生意場上有“金口玉言,利益攸關”的說法;工作場合有“一言定乾坤”的說法;生活中也有“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說法。由此可見,在現代交際中,能說與否,會說與否,對一個人的成敗得失具有重大的影響。

人在社會交往中,要同他人進行思想和情感的溝通與交流,就需要不斷培養和打造良好的語言交流能力,積累廣泛的人脈關係,從而為自己的事業成功奠定基石。

1991年11月,中國電影“金雞獎”與“百花獎”在北京同時揭曉。李雪健因主演《焦裕祿》中的焦裕祿,最終將這兩項大獎的“最佳男主角”獎收入囊中。頒獎時,李雪健在台上致答謝詞道:“苦和累都讓一個好人——焦裕祿受了;名和利卻讓一個傻小子——李雪健得了……”他的話音一落,全場掌聲響起。

僅僅用這兩句話,李雪健既對焦裕祿為民奉獻的精神進行了讚美,又把自己受之有愧的心情表達了出來,讓觀眾看到了一個同樣懂得付出、支持付出的演員,也看到了一個懂得謙虛為人的演員,從而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對於一名演員來說,觀眾的擁護才是其演藝事業能否一路暢通的根本因素。這樣的話怎能不讓人對其產生好感?眾多的好感怎能不把他的演藝事業向前推進?

所以說,成功的事業離不開出類拔萃的口才。好口才會使你獲得別人的支持,會給你提供更多的與人合作的機會,會受到他人的讚賞。

中國人很早就了解到公關口才的作用。有俗語為證:“一句話使人跳,一句話使人笑。”這是我們中國人對口才重要性的感悟。中國曆史上,善辯之士數不勝數:晏子出使楚國,一番橘枳之辯,使楚國群英顏麵無光,既維護了國家尊嚴,又使自己名揚千秋;更有個中能手蘇秦,穿梭於六國之間,僅憑三寸巧舌,成為古今管六國相印之第一人,成就了自己一生之抱負;孔明機智,舌戰群儒;解縉巧對,傳為美談;周恩來、陳毅、魯迅、聞一多,更是現代能言善辯的口才泰鬥。在西方國家,也有很多能言善辯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