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話”要用“心”說,“心”要把“話”表(2 / 3)

蔣經國一直無意提升蔣緯國,於是蔣緯國就想了一個辦法。

宋美齡在辦完蔣介石的喪事以後準備去美國。臨行前,兩兄弟前來送行。一般在家庭聚會時,他們都穿西服,而這次,蔣緯國特意著一套軍服提前到達,一進門還向宋美齡行軍禮。宋美齡先是一愣,然後說:“你穿軍裝顯得很精神啊。不過,今天這樣的場合穿軍裝倒顯得有些古怪。”

蔣緯國一本正經地說:“再過不久,我就沒資格再穿這套軍裝了,所以,在媽媽臨行前,特意穿來讓媽媽看看我穿軍裝的模樣。”

宋美齡奇怪地問為什麼。蔣緯國便把軍中的製度簡單說了一下,然後補充道:“今年我就到了中將限製退役的年齡了,我已經申請退役了。等過段時間媽媽從美國回來,就看不到我穿軍裝的樣子了。”

宋美齡從不過問軍中之事,還是第一次聽說“限齡退役”的說法。她又問道:“那何應欽為何可以繼續穿?”

蔣緯國答道:“他是上將,上將是終身製。”

宋美齡明白了,緩緩點頭。

這時,蔣經國到了。蔣緯國一見他,馬上行了個軍禮。

蔣經國奇怪,說道:“在家裏怎麼還來這一套啊?”

宋美齡插話道:“你看緯國做軍人還可以吧!”

蔣經國隨口答道:“他本來就是個出色的軍人!”

宋美齡接著說:“既然他做軍人很出色,怎麼要申請退役呢?”

蔣經國一下就明白了。無奈之下應答道:“緯國中將期齡將滿,不過我正準備提升他做上將呢。”

這樣,蔣緯國便順利升為上將。

蔣緯國在出席家庭聚會時穿軍裝,運用這樣不合情境的著裝巧妙暗示,再加上宋美齡的語言暗示,讓蔣經國隻好就範,同意提升其為上將。這樣,蔣緯國避免了正麵提及提升之事可能會引發的衝突和遭到拒絕的難堪,順利達到自己的目的。

求人辦事,很多時候需要開動腦筋,適時地采用一些招數,才能讓對方明白你的真實意圖又無力抗拒,隻能乖乖從命。

蛇打七寸,切中要害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講求禮尚往來。倘若你隻知索取而不付出,這樣是難以立足的。即使是求人辦事,也要換個角度,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一想,你提出的要求將會給對方造成哪些壓力,對方給予你幫助時可能存在哪些困難。人都是趨利避害的,你在求人辦事時把這些難處先說出來,這樣可能比由對方說出來要好得多。比如你可以說:“這件事可能會給您添許多麻煩,但我也是走投無路了,隻能拜托您。”這樣比較容易使對方答應你的請求。

求助於他人時,如果許以互利的承諾,這樣會讓對方覺得他的付出是值得的。因此求人辦事時,別忘了表達對對方提供幫助的感激之情,還應許諾願意給對方某種回報,就算不能立即回報對方,也一定會在對方需要時鼎力相助。不必擔心這樣的許諾會成為空頭支票,沒關係,大膽地說出來,因為並不是所有的求人之事都真的有回報,也並不是所有的被求之人都真的圖回報。而一旦求人者有回報對方的這種意識,就會給被求者多一份好感,並增加成功的幾率。

求人辦事時,並不是你說的話越多就越能獲得成功,關鍵是話要說到點子上,所謂“蛇打七寸”就是要一針見血,惟有如此才能讓對方口服心服,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某廠近期資金周轉不靈,老板李先生多方籌措資金未果,便想到了以吝嗇著稱的錢老板。雖然他深知向錢老板借錢絕非易事,但仍然決定試一試。

經過一番思考和設計,李老板撥通錢老板的電話約其見麵。

到約定那天,李老板很早便搭車前往,在距離約定地點還有一段距離時,他便下車,頂著烈日開始全速奔跑。

見到錢老板時,李老板滿身是汗,錢老板用詫異的眼光看著他,問道:“你這是怎麼搞的?”

“我怕晚了,就一路跑過來。”

“怎麼沒開車呀?”

“坐公交車的,路上出點事故,就晚了。”

“您也會坐公交車?”

“公交車便宜又方便,自己開車多貴啊!碰到趕時間的時候,跑幾步就行啦,不用花錢,還能強身健體。像我這種吝嗇的人可不能跟您這樣的大老板比啊。”

“我也很小氣啊!很少開私家車的。”

“您是節儉,不節儉一點怎麼能創業啊,就更不能像您這樣把生意做大了,錢可不能隨便浪費,要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李老板的話使錢老板倍感親切,甚至產生了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當然,李老板也就順利地達到了自己的求人目的。

可見,求人辦事,說話一定要有針對性,要切中對方的要害,善於挖掘自己同對方的共同點,言之有理,使對方產生共鳴感,這樣才能使自己的道路越走越寬。

婉言相勸,曲徑通幽

求人辦事,需要有自信,但是措辭不能太以自我為中心,好像對方幫你是理所應當的。語氣應該盡量柔和,切忌理直氣壯,直來直去。對別人用委婉的語言加以勸導,才能達到求人的目的。委婉的語言需要親切的語氣、柔和的語調、含蓄的措辭和禮貌的表達。這樣才能讓對方感到親切和愉悅,所談之言也易於入耳生效,起到以柔克剛的作用。

伽利略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據說他當時就是用委婉的語言去請求父親同意他從事科學研究的。

伽利略從小便立下雄心壯誌,要終生致力於科學研究,要在科學界中有所成就。因此,他希望得到父親的讚成和幫助。

於是有一天,他問父親:“我想問您一件事,當時是什麼促使您做出與母親結婚的決定的呢?”

“很簡單,我喜歡她!”

伽利略又問:“那您有沒有喜歡過別的女人?”

“沒有,孩子,蒼天為證。當時家裏人讓我娶一位有錢人家的女孩,可我對你的母親情有獨鍾,曾經瘋狂地追求她,要知道,你母親當時可是位令人心動的姑娘。”

伽利略說:“是啊,我母親現在風韻猶存,您也一直深愛著她。您知道嗎?我現在也麵臨著跟您相同的處境,我對科學情有獨鍾,除了科學,我不會選擇別的職業。財富、榮譽等這些科學以外的東西對我毫無價值,科學是我唯一的需要,我對它的鍾愛就像您對母親的傾慕一樣。”

父親說:“像傾慕一位女子,真的是這樣嗎?”

伽利略說:“是的。我現在18歲了,我的很多同學都已經開始籌劃自己的婚事了,可我從來沒往那上麵去想。當人們提及婚姻時,我就覺得害羞。我想我是不會與人相愛的,我隻願與科學為伴。”

父親沒有發表任何意見,繼續聽著。

伽利略接著說:“親愛的父親,您有才學卻沒有愛好,而我兼而有之,所以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我會成為一名傑出的學者,獲得教授身份並以此為生,這樣我才會比別人生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