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積極尋求攻心的方法(3 / 3)

2.補償安慰拒絕法

當在價格上無法接受顧客提出的要求時,若斷然予以否定,定會破壞推銷的氣氛,減弱顧客的購買欲,甚至可能會惹惱顧客,從而導致交易的失敗。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推銷員在拒絕顧客的時候,應在其可以承受的利益範圍內,予以適當的利益補償,並以此來滿足顧客想買到便宜貨品的心理。例如:

“價格不能再降了,這樣吧,價格上您做一些讓步,我給您再配上一副電池,怎麼樣?”

“抱歉,這已經是全市的最低價了,要不這樣,我負責給您送貨,並且調試好,如何?”

在商品本身以外,附加給予一定的利益,來拒絕顧客減價的要求,使交易不至於因為遭到否定而中斷。

3.寓否定於肯定

顧客的要求,假使你滿足不了,你的拒絕中並沒有包含任何一個否定的詞語,而顧客卻能聽出你話語中的弦外之音。這種方法,讓你的否定含義隱含在肯定句中,顧客一聽就可以明白,而沒必要直接說出來。這既可以避免顧客的難堪,也不會使人覺得你的拒絕很唐突。比如:

(笑著說)“周經理,光天化日之下您這是要搶劫啊!”

“您開出的價格有點那個,您看是不是……”

在肯定句中包含有否定的意思,指出顧客的要求有欠妥當之處,像這樣軟弱的否定,一般不會輕易傷害顧客的自尊心,並比較容易被顧客所接受,從而也能使交易順利地進行下去。

對於那些不論產品質量如何,看到價格就先“砍一半價”的消費者,推銷員應該不卑不亢,學會拒絕。

消費者:“這東西是很好,不過價格太貴了,便宜點吧!”

推銷員:“不好意思。這是公司製訂的價格,我們是不能隨意改動的,公司有規定既不允許我們故意抬高價格來欺騙顧客,也不準我們隨便打折。說實在的,我們公司的產品從來不在品質上打折扣,因此在價格上也從不打折。”

這樣既可以表明產品在質量上的可靠性,說明它物有所值,同時也向顧客說明了產品的價格是很合理的,也是比較便宜的,所以不可能再降了。

對於那些比較善“纏”的顧客則可以使用“重複”的說服方法,堅守“不”的立場,把握住“好貨不便宜”的心理,你越是不降低價錢,就越能證明你的商品好,不愁沒人要。當然用這種方法要慎重,態度不能過於強硬而把顧客嚇跑了。

顧客:“做生意靈活些嘛,你做些讓步,我給你再加點錢,咱們不就成交了嘛!”

多數時候這是顧客希望推銷員能夠降價的最後嚐試了,這時推銷員一定要更加耐心,誠懇地對待你的準客戶。

推銷員:“實在很抱歉,我們的售價就是這樣了,質量上乘的產品豈有價格不貴的道理?如果價格低,但是產品不好,不是欺騙消費者嗎?”

這種妙用重複說“不”的方式,能夠加深顧客認為你推銷的商品質量好的印象,相信這樣一來他一定不會再在價格上為難你了,隻要是好東西,即使多花一點錢,消費者從心理上來講也是可以接受的,並且會有踏實的感覺。學會說“不”並善於利用“不”,你就一定不會再讓價格成為你推銷的障礙了。

必要時要表現出強硬的一麵

如今已經是某家保險公司股東之一的趙麗在回憶她的成功經曆時說,她賣出的數額最大的一張保險單並不是在她具備了豐富的經驗以後,也不是在杯盤交錯中談成的,而是在她第一次出去做推銷的時候。

晨光電子是一家很大的電子合資企業,麵對這樣的企業趙麗有些敬畏,不太敢進去,畢竟這是她的第一次推銷。

猶豫良久,她還是進去了,當時整個樓層隻有一個外方經理在。

“你找誰?”他的聲音非常冷漠。

“是這樣的,我是保險公司的一名業務員,這是我的名片。”趙麗把名片雙手遞給對方,心裏著實有些發虛。在學校的時候她跟老外打過很多交道,可麵前這個老外是個洋老板,並且還是位年輕的老板,感覺就有些不同了。

“推銷保險嗎?今天你是第三個了,謝謝你,也許我會考慮一下,不過我現在很忙。”老外的聲音直得像線一樣,聽不出任何感情色彩。

趙麗本來也沒有指望能在那天把保險賣出去,因此她說了聲“sorry”就毫不猶豫地離開了。若不是走到樓梯拐角處時她下意識地回頭看了一眼,也許她就這樣走了,後來也不會有什麼事發生。

趙麗回頭看了一下,發現那個老外把她的名片一撕隨即就扔到了廢紙簍裏,她感覺十分生氣。

於是她轉過身來,對那個老外用英語說:“先生,對不起,如果現在你並不打算考慮購買保險的話,請問我可以拿回我的名片嗎?”

老外的眼中閃過一絲驚奇,但他很快平靜下來,聳聳肩問她:“why?”

“沒有什麼很特別的理由,那上麵印著我的名字和職業,所以我想要回來。”

“不好意思,小姐,我不小心把你的名片灑上了墨水,所以不適合還給你。”

“就算真的是灑上了墨水,也請你把它還給我好嗎?”趙麗看了一眼廢紙簍說。

片刻之後,老外似乎有了個好主意:“OK,那就這樣吧。請問你們印一張名片需要花費多少成本?”

“5角錢,你問這個幹什麼呢?”趙麗感覺有點奇怪。

“OK,OK”他掏出錢包,在裏麵找了一會兒,然後拿出來一張1元的硬幣說:“小姐,真的很抱歉,我現在沒有5角的零錢,這1元錢算是我賠償你的名片,這樣行嗎?”

趙麗非常想告訴那位老外她一點也不稀罕他的破錢,告訴他盡管她推銷保險,也是有人格尊嚴的,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她十分有禮貌地接過了那枚1元的硬幣,接著又從包裏拿出一張名片給他:“先生,很抱歉,我也沒有5角的零錢,這張名片就當做是我找給你的錢,請您看清楚我的職業和我的名字。這不是一個應該進廢紙簍的職業,也並不是一個適合進廢紙簍的名字。”

講完這些話,她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令人沒想到的是,就在第二天,趙麗接到了那個外方經理打來的電話,邀約她到他的公司去。

趙麗幾乎是趾高氣揚地去了,計劃再和他好好理論一番。但他告訴趙麗說,他打算在她這裏為全體職工購買保險。

麵對你的客戶,有時候應該表現出自己強硬的一麵,對方也許正是因為你的正直才會對你產生好感,從而為你推銷產品奠定基礎。

巧用比喻,攻破最後一道防線

一位很有名的棒球運動員,他不論是在運動場上,還是在保險公司的推銷員眼中,都是一個無法攻破的堡壘,因為他對於保險、投保這一類事情,絲毫不感興趣。

原一平卻最終打破了這個堡壘,他沒喊那些惹人討厭的老調子,也沒有大肆宣傳保險的好處,而是對棒球運動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原一平洗耳恭聽對方大談特談棒球。他專注地傾聽,適當地插話,提出的問題以及簡短的議論,都給這位職業棒球手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一個適當的時機,原一平向球手提出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您怎麼評價貴隊的另一位投手川田?”

“川田,正因為有了他,我才可以放手投球的,他是我堅強的後盾和依靠,如果我的競技狀態不好的話,他還可以幫我壓住陣腳呢。”

“請您允許我做個比喻,您想過嗎?假如把您的家庭比做一個球隊,您的家裏也應該有個川田。”

“川田?是誰呢?”

“就是您。”原一平話鋒一轉,“您想想看,您的太太和兩個孩子之所以能‘放手投球’,也就是說,可以無憂無慮地幸福生活,正是因為有了您,您是他們的堅強後盾和依靠,同時又是他們幸福的保障,因此您就好比是他們的川田。”

“那您的意思是……”

“請您諒解我的直率,我的意思是人有旦夕禍福,一旦您發生了不測,我們就能幫助您,也能幫助您的太太和孩子。這樣一來,您就可以更加放心地在球場馳騁,而沒有後顧之憂。所以,在這種意義上講,我們也是您的川田。”

直到現在,這位棒球運動員才想起原一平的身份來,但是他已經被深深地觸動了,原一平貼切形象的比喻讓他深刻地體會到了他參加人身保險與家庭幸福之間的關係,生意便當場成交。

使用生動而又貼合客戶心理的比喻,然後用對方比較容易理解的話來說服客戶,要比搬一通客戶不願聽並且聽不懂的長篇大論來得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