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人就提倡說話要“立片言以居要”,即說話要簡明扼要,突出重點,切忌廢話連篇。
有一次馬克·吐溫去聽一位牧師傳教,開始時他對牧師的演講很有好感,準備把身上所有的錢都捐獻出去。可是一小時過去了,牧師還沒有講完,馬克·吐溫感到有些厭煩了。他決定留下身上的整錢,隻把零錢捐出去。又過了半小時,牧師還在沒完沒了地講,馬克·吐溫決定分文不掏。等到牧師講完了,他不僅不給錢,還從捐款的盤子中拿出兩元錢作為浪費自己時間的補償。
這位牧師本來要靠傳教募捐的,卻因長篇大論,惹得馬克·吐溫不滿,最終沒有募到馬克·吐溫的錢,還被馬克·吐溫拿走了兩元錢。
由此可見,話並非說得多就有好的效果,而是要說得精,要做到有的放矢,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語言簡潔,是指語言表達要簡潔明了,言簡意賅,即簡中求準,惜字如金。
丘吉爾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能在政壇叱吒風雲的丘吉爾,不僅是因他有卓越的政治才能,還因他具有非凡的演講才能。
在一次劍橋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整個大禮堂裏坐著上萬名學生,他們正在靜靜地等候著丘吉爾的到來。在隨從的陪同下,丘吉爾準時到達了。他走上講台,把脫下的大衣交給隨從,接著摘下帽子,默默地注視著所有的聽眾。
一分鍾後,丘吉爾緩緩地說:“永不放棄!”說完丘吉爾穿上大衣,帶上帽子離開了會場。整個會場鴉雀無聲,一分鍾後,掌聲雷動,現場的每一個人都在高喊:“永不放棄!永不放棄!永不放棄!”
這是丘吉爾一生中最後的一次演講,也是他最精彩的演講之一。丘吉爾的演講隻有四個字,卻博得了滿堂彩,因為他的演講沒有一句廢話。
在演講中,如果想讓聽眾完全理解自己的想法,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方麵就是要言簡意賅、一語中的。這樣便於聽眾理解領會你的意思,從而為你的演講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沉著自信,才能使聽眾信服你的觀點
演講中的姿態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那麼在演講的過程中保持好姿態究竟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呢?
首先,在演講開始之前,請不要麵對聽眾坐著。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到達會場,不比聽眾眼中的老形象更好一些嗎?
假如你需要先坐下來,那麼就應十分注意你的坐姿。一個懂得坐姿藝術的人,通常會先用腳跟碰一下椅子,接著從頭部到臀部都輕鬆地維持著直立的姿勢,再慢慢坐下。
這裏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擺弄你的衣服或首飾,因為這會分散聽眾對你的注意力。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這樣會使人認為你缺乏自我控製的能力。任何一個動作如果不能增加你演講的分量則會分散聽眾的注意力。因此,你必須是以靜止的狀態站立,並控製住你的身體,這樣才能讓聽眾感覺到你的心理控製力和泰然自若。
當你準備站起來演講的時候,請不要急著開口講話,這恰恰是業餘演講者的通病。深深地吸一口氣,然後看你的聽眾大約一分鍾,這時如果聽眾中有嘈雜聲或是騷動,你要停下,直到他們安靜下來為止。
其次,要挺起胸膛。並不是直到需要麵對聽眾時才準備這樣。為什麼不能照這樣每天練習呢?這樣即使當你站在聽眾的麵前,也會很自然地挺起你的胸膛。
路瑟·古利克在他所作的《有效率的生活》一書中曾經說過:“在十個人中間,也無法找到一個能使自己保持最佳姿態的人……你一定要讓脖子緊緊地貼住衣領。”他建議大家每天都這樣練習:“緩緩地吸氣,但一定用盡全力。同時,要讓頸部緊緊貼住衣領。即使這是一種很誇張的動作,但是它對人不會有害處。這樣做不但能直接使兩肩之間的背部挺直,而且也會使你挺起胸膛。”
那麼,身體站直以後應該怎樣放置雙手呢?最好把它們忘掉。如果它們能自然地垂在身體兩側的話,當然最理想了。如果你感覺它們像一大串香蕉,就別妄想別人不會注意到它們,或者認為人們不會對它們產生興趣。隻有讓它們隨意地下垂在你身體的兩旁,這樣才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即使這種姿勢被最吹毛求疵的人見到,也不會遭到批評。當然,在必要的時候,還要它們能自然地做出各種強調的手勢。
最後,當你麵對聽眾進行演講時,應盡量使用那些自然生發的姿態。在你練習的時候,就需要強迫自己做出姿態。這樣過不了多久,你良好的姿態自然而然就流露出來了。
假如你把如何保持良好的姿態忘記了,而你又將要麵對聽眾開始演講時,就記住這一點吧:如果一個人很專注地思考著他的演講題目,並急於想表達出他的意見,以至於忘記了自身的存在,那麼他的談話、舉止都會很自然,並且他的姿態以及表達方式也不會受到任何批評。自然、有活力是姿態最好的表現形式。
演講精妙的開場白抓緊人心
一場演講的成功與否,關鍵在於開場白能不能吸引聽眾。一般來講,你一定要保證在開始說第一句話時就講得趣味盎然,不要等到第二句,更不要等到第三句。第一句話是至關重要的。開場的第一句話到底應該說什麼,怎麼說,需要你通過觀察你的聽眾,結合演講的題材和當時具體的情境自行做出決定。如果你的第一句話說得不好,接下來想要緊緊抓住聽眾的注意力就很難了。所以,開場白至關重要,一定要巧妙設計,從一開始就抓住聽眾的心。
1883年,恩格斯在倫敦參加了馬克思的葬禮,他在馬克思的墓前說:“3月14日下午2點3刻,當代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永遠地睡著了。”
恩格斯不說“逝世”而是用“停止思想”,用“睡著了”這樣委婉的語言,表達了他對偉大革命導師去世的巨大悲痛,更加有力地渲染了悼念的氣氛。
對於任何一個演講者來說,精妙的開場白都能夠引起聽眾的興趣,從而贏得他們的好感,也能更加順利地切入演講的正題。不然,將很難與聽眾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係。
演講的開始是聽眾聽到的第一句話,也是給聽眾的第一印象。它肩負著靜場、鎮台的使命,也需要營造出一種可以抓住聽眾以讓他們全神貫注傾聽講話的氣氛,所以應該下一番力氣來做好你的開場白。假如將一席演講比喻為一場百米賽跑的話,那麼,開場白就相當於起跑,是決定勝負的重要環節。因此,精心設計一個引人入勝的開場白對於演講者來說特別重要,它的好壞往往會直接影響到演講的整個進程和效果。
演講的開頭又是多種多樣、不拘一格的,比較常見的有下麵幾種:
1.直入式
即開門見山,演講一開始就直截了當地進入演講正題。或敘述題目,或闡述主題,或講述緣由,或擺出具體的事實,或提出精彩的問題,或出題要求聽眾來參與。
2.導入式
即在演講本題之前可以首先使用一個楔子,以一段與演講正題相關的話語來調動聽眾的感情和思想,引起他們的興趣和關心之後再進一步闡述正題。它既可以是一個小小的幽默故事、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一則小笑話、一首小詩,也可以是一個比喻、一段格言,還可以作出某種承諾,提出某個問題等,諸如此類的一切能抓住聽眾注意力的東西。
3.即興式
即就地取材,臨場發揮。具體來說這種方法非常多,你可以從當時的情景、當日的天氣開始說起,或是談自己的感受,又或者可以把前麵一位講話人的話茬兒接過來往下講。
總之,不論你如何開頭,主旨思想應該都是不變的,那就是要抓住聽眾的心,接著才容易打開局麵。千萬不要故弄玄虛,或是東拉西扯,不著邊際。
演講的開頭還是要切合主題,簡明扼要。有了引人入勝的開場白,很快就能夠引起聽眾對你的興趣和好感。打響第一炮之後,便應把握住有利時機,及時轉入正題,乘勝追擊,從而取得成功。
演講者要在有限的時間裏恰當“煽情”
演講的目的在於宣傳育人,但要想觸動別人的思想,必須先挑起他的感情,即人們通常所說的“通情才能達理”。而對於一個演講者來說,更應懷著強烈且有爆發力的情感,不但是有話要說,還要不吐不快,非說不可,這樣才可能做好演講。有了激情,思想和語言往往才會“浩蕩其沛然矣”。
那麼,作為一個演講者究竟應該怎樣表達出自己內心充沛的感情呢?
首先,可以通過語意傳情。演講者想抒發的情感,一定飽含在演講內容中。一篇演講從命題到觀點,從敘述到議論,乃至其中的直抒胸臆,處處都浸透著演講者的感情,隻不過表達的方式不同罷了,有的直接,有的間接。
語意傳情中最直接的就是直抒胸臆,可任意傾瀉激情。很多感情濃烈、激進的演講到高潮的時候,演講者一般就會使用比較獨立的語句,比如排比、反問、感歎、重疊等語言技巧,直抒胸臆,從而讓壓抑在心中的情感像潮水般傾瀉而出、痛快淋漓、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