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是社會交往中的一種慣用手法,它可在你身處被動之時,發揮巨大威力。
幽默的人一般都心懷善意,他們想做得隻不過是要多給我增加一份快樂而已。但無論如何,幽默有傷人的可能,其界限是耐人尋味的,對開玩笑和詼諧,必須隨時記住會有傷人的危險性,而要小心翼翼不能踏錯一步,否則一步走錯全盤皆輸,真是得不償失。
如女人開男人的玩笑,最要注意的,也放是自尊心的問題。自尊心是不容人刺傷的,所以若是要開玩笑,應盡量開自己的玩笑!許多厲害的幽默,一定要指著自己來說!
萬一說了過分傷人的話,一定要誠心誠意的道歉,不能夠就此放任不管。
相反的,當自己被開了過分的玩笑時,一定要當做是開玩笑而已,開玩笑也不會傷到人。如此一來,對方也不好意思。遇到這種事時,千萬胸懷要寬大。
開玩笑是講究法則的。
玩笑應有利於身心健康,增進團結,摒棄低級趣味。
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正規場合一般不宜開玩笑。彼此不十分熟悉或生人熟人的同時在場,不宜開過深的玩笑。
也就是要因人而異。對性格開朗、喜歡說笑的人,開些“國際玩笑”也無妨;而對性格內向、少言寡語的人,一般不要過分地開玩笑。
俗話說,凡事有度,適度則益,過度則損。
忌諱是因風俗習慣或個人的生理缺陷等,對某些事或舉動有所忌諱。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自己的忌諱,所以,開玩笑時一定要小心避之。
當然,也有極少數人利用幽默的形式專講刻薄話,既傷人又傷己。他們專門打擊別人的自尊心,毫不在乎地講出對方所“耿耿於懷”的話。例如:有關別人的命運,他們所生長的社會環境,有關他們雙親在社會上的地位或者他們的職業等等。
這個世上本來就有很多不幸的人,一生下來之後,即背負了身體上不利的條件。而更值得同情的是:他們之所以會變得如此,並非自己心甘情願的。因而,凡是有憐憫之心的人,都不應該以他們身體上的缺陷為話題。事實上,這也是與人交往時,必須注意的一種禮節呢!
然而,還有人毫不介意地使用那種傷人的言詞。當著別人的麵說那種傷人的肺腑的話,這是非常不人道的。例如,有些人常常使用一些刻薄的言語:“貨底”、“嫁不出去的老處女”、“睜眼瞎子”、“拖油瓶”、“爛貨”、“雜種”、“後娘”、“拖累人的廢物”、精神薄弱兒“、”壞胚子“等的字眼。
假如你有心肝的話,將不難察覺到這些字眼是極為傷人的,乃是一些非常人道而酷的字眼。我們不妨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自己被如此稱呼時,心裏將有何種的感覺呢?這個問題實在有深思的必要。
妙用自嘲法
在生活、工作中,當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或受到不合理的評價時,自己感到不平,但又不便直接說出時,就可運用自嘲,以委婉暗示的方式,把內心的鬱悶、不快,吐露出來,以正神聽。正如,有位家庭生活拮據的大齡青年,相過好幾個對象都吹了。
當有人議論他眼界高,擇偶太挑剔時,他抱屈自嘲:“哇!你瞧瞧咱這德性,論人樣咱屬’三等殘廢‘,說家境咱屬於’第三世界‘,我還敢挑?!”顯然,這個青年在回答別人的誤會時,采用自嘲口吻,有意揭出自己的“塊陋”和“拮據”,借以巧妙地暗示出相親失敗的真正原因,從而達到了為自己“正名”的目的。這種說法,比直言不諱地表白自己,或直接了當的駁斥對方,顯得更委婉達意,巧妙得體。
在交際中,當對方有意無意地觸犯了你,把你置於尷尬的境地時,借助自嘲擺脫窘迫,是一種恰當的選擇。若令人難堪的事實已經發生,運用自嘲,能使你的自尊心通過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護,不至失去平衡,並且還能體現出說話者的大度胸懷,有助於在交際中的“得分”。
在與人交涉事務,尤其是談判時,由於對方要價太高,企望太大,而使談判麵臨擱淺時,運用自嘲,有時能收到以退為進的效果。
大凡是具有幽默感的自嘲,往往是對自己缺陷的誇張和形象化,不難表現自己的坦誠品格,易於得到對方的信賴和好感。
在社交中運用“自嘲”需注意以下原則:一是,審時度勢,相機而用,不能亂用。比如,對話答辨,座談討論等,就不宜使用自嘲,而應直抒胸臆。二是,避免采取玩世不恭的態度,否則會使自嘲失去積極意義,有害於交往,自嘲的運用適可而止,不能一味放縱,喋喋不休。
笑話也有技巧
一句笑話,可使氣氛調解到最佳時機,下麵就是笑話的技巧。
在適當的場合說笑話,能活躍一下氣氛,鬆馳一下神經,解除一下疲勞,無疑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但是,使用一個得體而又幽默、高雅的玩笑,使自己開心,他人愉快,笑得起來,笑由中來,卻並非易事。當然,有人一張口,就使人會心微笑,或者讓人捧腹大笑,這不能不令人佩服。但也有人,即使同樣說笑話,但卻使人索然無味,笑不出聲;或者猶如芒刺在背,極不舒服;更有甚者,不但不能帶來愉快,還增加了煩惱、憂愁。
為什麼同是說笑話,但效果截然不同呢?這一問題與笑料的俗雅、開玩笑者的口才功力,以及開玩笑的時間、場合等因素有直接的關係。對這一點,應該具體說明。
人,好象很簡單,但實際上很複雜,世界上最複雜的事物莫過於人了。人們說“識時務者為俊傑”,這種“時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複雜社會關係,而這種關係在很大程度上靠人們的語言來實現。這種語言不可能單打一,而是要多樣化。人們除了要有嚴肅的語言,而且要有靈活的語言,這種靈活的語言有一部分就是開玩笑。開玩笑並不是完全任意的,而是受對方相關聯的。個人之間性格多樣,而且每個人的感情又瞬息萬變,你要和人家說笑話,少不了對對方的性格和感情作一番研究。有人伶牙俐齒,思想敏捷,如果你膽敢同他開一句玩笑,人家早有十句、百句在那裏等著;有人雖然外表看去不動聲色,甚至似乎還有點迂納拙言,但卻能“抽冷子”給你兩句,打你個措手不及、瞠目結舌;有的人是“笑麵虎”,表麵上給你好感,實際上在整你並從中得到好處。這些對手之間,兵來將擋,堪稱“旗鼓相當”了。但有一種人,入世不深,單純幼稚,麵皮很薄,不苟玩笑,或者由於風俗習慣所致,不願意或不想就某個問題開玩笑,仿佛他的神經樞中,不易隨便撥弄。倘若有人敢越雷池一步,怒不客氣,立即臉紅脖子粗,甚至惱了起來。對這種人應該慎而又慎,不能因一句話影響了人際關係。
還有一種人在你開玩笑時,雖然算不上機敏,卻也不回避,願意、並能夠湊湊熱鬧來上幾句。他們往往用不上三、五個回合便敗下陣來,並立刻偃旗息鼓,采取回避態度。這種人,大多數都很隨和,即使你乘興再多開上幾句玩笑,也無甚不妥,但是,你千萬要“適可而止”。尤其不可大家圍著一個人沒完沒了地開玩笑,因為,即使是脾氣好的人,其忍耐程度也是有限的。當人家忍無可忍的時候,說不定也會鬧個不歡而散。
同一種笑話,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卻效果迥異。在某種場合,對方可以欣然接受,並和你配合默契,回敬幾句,但在另一場合卻讓你大為難堪;有的在此時可以接受你的玩笑,而在彼時卻“變臉了”,讓你下不了吧。為什麼?你千萬不要責怪對方變幻無常,翻臉不認人,因為其中必在原因。或者在這個場合中,人家有難言之隱;在彼時間內,人家心情有所變化,你都不曾察覺罷了。為此,切不可不分時間、場合而亂開玩笑,要避免給人不莊重的印象。
說笑話,範圍是廣泛的,但有一種笑話不應該說,即拿對方的父母、兄弟、姊妹、夫妻、兒女開心,特別是拿別的生理缺陷開心。開這樣的玩笑乾本身就缺少自尊,更缺少尊重他人的精神。欲話說,打人別打臉,說話莫揭短,就是這個道理。你可以設想,生身父母、親姊親妹,感情何等深厚?倘若對方反唇相譏,來個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你又作何感想。再者,人家或瘸或聾或瞎或啞,本身就已十分痛苦,而你卻拿人家的痛苦開心,就會使人痛上加痛。
在社交中,應該看到笑料的俗雅乃是開玩笑的人的思想、智慧、修養的寫照,因此,如果總開低級粗俗的玩笑,就無異於拿自己的身份開玩笑。因此說笑話不能隨隨便便,而應該使笑料高雅、風趣、幽默和詼諧。
開玩笑切忌半真半假、假戲真作,借開玩笑整人。生活和社交中不乏有這樣的事例發生,有人就喜歡在玩笑中將人與人之間的恩怨加以發泄,這是很不明智的。因為當你大放厥詞的時候,要相信對方決不是傻瓜。倘若人家大度為懷,不予理采,就算揀個便宜;倘若和你一般見識,反戈一擊,你是沒好果子可吃的。
向朋友傾訴苦惱
有人心直口快,有話就說,活得輕鬆自在;有的人遇事疑慮重重,話到嘴邊半句,活得費心勞力。適當地傾吐,訴說自己的難處,並不說明一個人能力差、心理承力低。相反,它說明一個人善於調整自己的心理天平,不讓某些問題長期地啃噬自己的心靈,並能及時擺脫情緒的騷擾。這恰恰是心理承受能力強的表現。
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朋友多,結交廣的人,成功的效率比那些朋友少、社交範圍狹窄的人要大得多。善於結交朋友的人,也是那些善於接受朋友幫助的人。而善於接受朋友幫助的人,一定善於把自己的苦惱、問題、需求告訴朋友們。經常向朋友求助的人,能得到朋友經常性的幫助。
有一個作家,他在遭受一連串嚴重的打擊之後,認為自己再也不能堅持寫作了。他把這一切告訴了他的一位朋友,並且加上一句“別對我說那些’以成敗論英雄‘的大道理或者什麼勸告,我作為一個作家已經徹底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