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初涉愛河的人,往往金口難開,墜入情網的人,往往言不達意。若是兩情相許,又何必遮遮掩掩?
成功的言情口才不在於你的話如何娓娓動聽,有時一句激起對方憤怒的話卻讓他(她)愛你一輩子。
如何進行初戀的第一談
怎樣掌握初戀這一“藝術”使情竇中的彼此相互接觸,並將豐富的思想、複雜的情懷、微妙的心聲,用妥貼的語言表達出來,因而點燃愛的火花。
交談是人與人之間傳遞思想、交流情感的最基本手段。如果人不善言辭,不會交談,很難想象能在社會這個廣闊的舞台上演好自己的角色。而初戀的第一次交談,卻需要配以藝術的感染力。
有許多青年男女往往一見鍾情。一見鍾情,顧名思義是戀愛雙方的直覺感官產生的,是由對方的形象、印象決定的,例如外貌、風度、言談等,使男女雙方的鍾情發生在一見之初。
大凡“一見鍾情”的戀人,當觸及“真愛”時,總是這樣表述:我好象被你深深在吸引住了;我或許愛上了你;你是我接觸的女性中唯一吸住了我的心的人;你真的很可愛,隻是這時間過得太快了,明天我……
青年男女是很容易“變”友情為戀情。對於這樣形式的戀人,不能去談他們“第一次交談”了,隻能說:在經曆了初識至普通朋友的漫長過程中,隨著時間,隨著年齡,隨著互相了解和感情的增厚,逐漸發展到戀情,並首次坦陳萌芽了的愛情,啟開對方的心扉時,才可以稱為“第一次”。列寧是在伏爾加河畔認識克魯普斯卡婭的,是在“吃第四張春餅時”愛上的。由於革命工作繁忙,列寧隻好把愛情深深在鎖在心靈深處。當列寧和克魯普斯卡婭被捕後,列寧還用化學藥水寫了一封信給她,第一次向她表白了自己的愛情。以後,當列寧流放到西伯利亞後,抑製不住相思之苦,才寫了一封求婚信,信的未尾是這樣寫的:請你做我的妻子吧。麵對列寧突然表白的求婚方式,克魯普斯卡婭勇敢地闖進了嚴寒的西伯利亞,投入了列寧的懷抱。
馬克思與燕妮是“青梅竹馬”之交。馬克思進入了青年時代,有一次,他說道:我已經愛上了一個人,決定向她求婚……此時,一直摯愛著馬克思的燕妮,聽到馬克思這麼說,心裏頓時急躁起來,愣了半天,便問馬克思:“你能告訴我你所選擇的姑娘是誰嗎?”馬克思回道:“可以呀。”邊說邊將一個小方盒遞給了燕妮,還說道:“在裏麵,打開它,你便會知道,不過,隻能當我離開以後……”等馬克思走後,燕妮的心裏七上八下地跳蕩,她終於啟開了盒蓋,裏麵隻有一麵鏡子,別無它物。燕妮恍然大悟,幸福地笑了,鏡子裏照出了她美麗的容顏,照出的正是被馬克思摯愛的燕妮自己。
有些男女屬於性格內向、忠厚老實且不善言語的人。在赴約相見的時候,無論男方或女方,都要克製忐忑不安的心境,用不著羞答答,“猶抱琵琶半遮麵”,更不應該木訥寡言,吞吞吐吐。而要落落大方,主動交談。可以談天氣、談周圍環境、談所見所聞,然後再言歸正轉,談年齡、談文化程度、談工作、談性格、談嗜好、談家庭情況、談社會關係等。對於是非性的話題,可以談清楚一些,有利於雙方的了解,以免將來產生誤會。對於心靈深處的流露、情感方麵的表白,可含蓄、委婉、曲折些——這畢竟是“第一次交談”,留點懸念或許下次交談時易於“暢談”。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交談的雙方,都必須注意以適宜對方理解,接受能力為基礎,不然你的“高攻”對方隻知半解,可能會造成誤解。
毋庸置疑,所謂第一次同戀人怎樣進行交談,並非有什麼模式。因為人的性情不同,文化修養不同,氣質不同,職業不同,愛好不同,追求不同,他們的表達方式、言談內容都會不盡相同。但是,根據人的共同規律,可以總體列出一個“大綱”:在理想上要談得遠大些,實際些;在感情上要豐富些,情真意切些;在情態上要表現出誠懇、穩重;在情愛的流露上要含蓄;在學識上要表述得淵博……當然,談戀愛是門高深的學問更是一門學無止境的藝術,戀愛本身又是多種因素的總和。
傾聽是人的生理機能。傾聽又是人獲知、感受、領悟的精神勞動,使傾聽者達到藝術的享受,是你交談成功的秘碼。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給予人適當的讚揚盡量使聆聽者在愉悅中快樂,是你說話的魅力所在。
她(他)愛聽什麼,就說什麼
在愛情交往中,說話的藝術是最吸引人的重要元素,什麼話是對方愛聽的呢?無疑是神秘的,神秘意味著其中充滿了未知的可能與探索的東西。神秘因此也就是激起人好奇心的催化劑。
初戀,是迷人的,也是朦朧的。怎樣獲得姑娘的愛戀,第一次談話十分重要。
要談她感興趣的話題,體現了你尊重她,關心她,這樣可以滿足她的自重感。女性的自尊心很強,你與她每次交談要千萬注意,盡量談她關心的、最有興趣的話題。為達到這個目的,在見麵前你應當盡可能地了解一些關於她的興趣、愛好等情況,使你對交談有所準備。另一種辦法就是在交談中了解對方的興趣和愛好。
初戀,第一次交談要以她感興趣的話題為支點,這也許是你戀愛成功的第一級階梯。
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卡爾·馬克思青年時代與燕妮熱戀時,曾寫過一首名為《和諧》的詩:你知否/有這樣一種魔力/它能使兩個人心心相印/能使這對人兒匹配成親?/他們在紅玫瑰花中煥發異彩/他們藏在柔軟的青苔如被單裹身。這裏所說的“魔力”,就是表達的方式。
表達愛情的含蓄
生活需要愛情,那麼戀人之間該如何表達愛情呢?當然,是靠語言來完善感情交流的,古人說的“談情”便是這層意思。但是“完善感情交流”的語言是有含蓄和狂熱之分的,戀人之間最好是含蓄地表達愛。
有些青年喜歡用狂熱的語言、露骨的方式白熱化地向戀人表達自己的愛情,它缺乏一種寧靜的含蓄之美,結果往往是引起對方的反感,弄得事與願違,戀人和他分手了。生活中曾有這樣一位姑娘:長相不錯,在選擇對象時總是以“高倉健”為參照係。青春幾何,一晃姑娘就是30開外的“大齡人”了,這年,姑娘終天和一個高個頭,風度翩翩的小夥子相識了,姑娘很是高興,唯恐失去自己的“意中人”,便很急於表達出自己對對方的愛慕之情:我們結婚吧!我愛你。“
結局是可以想象得出的,小夥子認定姑娘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隱私,小心翼翼地和她分了手。如果含蓄的表達,插柳而不讓春知,既文雅而知禮,也是讓人們易於接受的。大家知道,陳毅同誌和張茜是一對情愛甚篤的革命情侶,早在30年代戎馬生涯中,陳毅對張茜就生產了一種超常的感情,為了使這種感情能順利發展下去,結成沉甸甸的愛情之果,陳毅同誌苦心”經營“了一首《讚春蘭》送給了張茜(那時她的名字叫”春蘭“)。詩中這樣寫道:“小箭含胎初出崗,似是欲綻蕊露黃。嬌豔高雅世難覓,萬紫千紅妒幽香”。張茜從這首詩中領悟到了陳毅的深情,從此兩個人確定了戀愛關係,那首《讚春蘭》也就成了他們之間的“定情”之物“。
談戀愛的標準步伐
談戀愛就像一個人攀登石階那樣,要一級一級地往上爬。
初戀無疑是純真的羞澀的,經曆初戀的人要是沒有過臉紅耳熱心跳那就太奇怪了。從戀人們那斷斷續續的話語和嬌羞的神情中,似能觸摸到兩顆微微跳蕩的心,通過那些”稚拙的話語真誠的表露出來“。
對於愛情來說,它的幸福、快樂是與生理快感和精神愉悅感相結合的,它是身心交融無間的統一。蘇霍姆林斯基在《關於愛的思考》一書中,說:“一個人的真正幸福就是他有豐富的精神世界,擁有它,才能有深厚的,道德高尚的愛情。”
當男孩對女孩表露心跡時,女孩便對男孩產生一種戒備,男孩具有進攻、冒險和掠奪性,在他溫柔的情感中包含著一種“占有欲”,這種占有欲使女孩感到驚懼。有些女孩,很年輕的時候便有一大幫男孩子追在身後,使她們不得不學會鄭重和自我保護。明白了這一層,男孩子們便懂得在戀愛中不可急躁和盲動,“膽大與皮厚”並非上策,唯有以持久的溫情去打動,等到“水到渠成”之際,才可以大膽而放心地向自己的筐裏收拾果實。
無言的關愛。男孩是個足球迷。世界杯最後一場爭奪冠軍那天,他不巧上晚班,不能收看淩晨的電視直播。女孩睡到半夜爬起來,硬撐著眼皮一邊看比賽一邊尋像。一直等到男孩早晨下班,女孩便邊給他放錄像,邊迫不及待地告訴他比賽的結果。心跡已經袒露,戒備已然消除,以下便是進入一個真正快樂的戀愛階段,最明顯的標誌便是學會了關心對方。如果戀愛永遠停留在口頭的表達上,將無法進入實質性階段。戀人們很快就會發現一條進入戀愛的光明通道。那就是從行動上體現一種真切的關愛。男孩不怕辛苦地接女孩上下班,女孩熱情不衰地為男孩編織著一件又一件毛衣。在這之前戀人們還以自我為中心,現在都轉變了以戀人為中心,從而表現出一種奉獻精神。
他們心甘情願地做著這一切,毫無怨言,為了聽到對方的稱讚和看到對方臉上快樂的神情,其實他們是在默默在製造著一種愛的氛圍。不過要讓戀人很好地體驗這種愛的氛圍,最好是“細水長流”,有償地“一點點”地獻出,而不要“迫不及待”、“淺嚐輒止”。
“風雲”驟起。女孩將一本雜誌撕掉了,又要撕一張舊畫,男孩便生氣地說:“一張舊畫,又礙你什麼事了?”女孩便賭氣地向地下一砸:“一張舊畫,還當什麼寶貝!”男孩臉色遂“睛轉多雲”,大聲地說:“請你以後不要隨便地撕壞一些東西!”
幾乎每一個人每一場快樂的戀愛都不可避免地產生一些衝突。婚姻最終能否締結將取決於戀人們是否珍惜他們的情緣。這種珍惜是多方麵的,它包含了對方的過去,今天以至未來,決定於雙方的價值觀、文化、事業、家庭、情操、修養有多少相融,這一切便體現為對人格的尊重。衝突,是戀愛中的一次聚焦,戀人們可以就此看清對方身上的亮點和灰黯,從而決定是舍棄還是包容,是將他(她)帶進你的生活中是拒之門外。而在這種相互衝突中學會彌補和修正,學會包涵和寬容,也可以使愛情更貼近真實,在這個意義上說,“戀愛是一所學校”。
愛情含有人類本能地排遣孤獨和需要獲得認同的因素,兩個人,為的就是有個依靠。女孩不必說了,男孩也需要女孩的關懷和安慰——因為沒有比安慰擁有更恬靜的品質了。許多過來人都會真誠地告誡後來者,婚姻是否幸福將取決於兩個人有無勇氣麵對生活中出現的風風雨雨。因此當戀愛趨於成熟,男孩決定向女孩求婚時,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便是他們有沒有足夠的智慧和心力來承擔愛情中的責任?愛情的浪漫隻是一個短暫的過程,此生麵臨的將是生活的平實和瑣碎,是希望和失望共同交織的漫漫長途。
在一切嚴肅的愛情中,他們已在上帝的麵前立下了誓言,然後他們便可以把自己放心地托給對方。以經曆了純真的表達、相互的戒備,經曆了快樂和衝突相交錯的階段,經曆了求婚的慎重考慮後,終於達到了一個頂峰——男孩與女孩自豪而幸福地邁向了婚姻的紅地毯。
打開戀愛話語的閘門
愛慕的話語,有時對一般的人來說,是非常深奧難懂的。那麼如果使愛的話題,順利而又恰當地說出來呢?
當你在公園裏散步時,忽然,一位你似曾見過的風姿綽約的女孩從前麵走來時,這時你也許會想到:如果與她交個朋友多好埃可你又不知怎樣與她套近乎,來表達你的心境。她走近時,你心裏也忐忑不安起來。可是,人世間便是由許多偶然的機遇組成的,錯過了也許就覺得遺憾一生了。
下麵的這段對話,對你是否有幫助。
一位漂亮的小姐目光一閃,一眼看到了她正在尋找的那本書在那個男子的手中時,便“哎呀”一聲。
“你想找這本書嗎?想讀的話送給你吧。”男子邊說邊欣賞著她嬌巧的身材。
“可是,你也想讀呀!”
“不,你讀吧!我還有其它的書讀。”
“不過,這真不合適呀!”
“哦,沒什麼,和你在一起,如果把心用在讀書或其它的事情上,那就太失禮了。”
“呀!”
女孩漂亮的臉上微泛出紅潤,露出了一絲難以覺察的笑容。
無論怎樣的女孩,聽到這樣動聽的話,不會感到不愉快。男子卻用這輕音樂般的讚美,使對方再向她靠近一步。至少沒有敵意,隻要男子再勇敢一些,也許相互之間就有了進一步的溝通了——
那男子大膽地向她靠近了。
“你好象喜歡推理小說?”
“嗯,殺人的淒慘場麵描寫,我不喜歡,但推理性的解謎遊戲,我喜歡。特別是這個作者的作品,推理性很強,我更是愛不釋手。”
“噢,這位大作家的書我包裏還有幾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