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家書(3 / 3)

“七魄隨肉身而生,隨肉身而滅。但是這三魂,隨著肉身消亡,天魂歸天,人魂入地,而這地魂,卻會徘徊在人世之間,等著輪回重聚。這個地魂,就是尋常所說的陰魂了。”

“可是有的人肉身還未死,或者某些機緣巧合和執念,這個天魂就會離開肉身,成為生魂。生魂雖然也是陰魂的一種,卻並無戾氣。”

“陰魂本身就是陰氣凝聚而成,亡者怨念和戾氣越重,這陰氣就越濃。那些所謂的厲鬼,就是比較強大的陰魂。魂魄既是陰氣,就可以互相吸附吞噬,那麼就有了千魂成梟,萬魂成煞的說法。”

“混小子,今天的事你也看到了,上千陰魂就讓我們這幫道士差點丟了命。若是出現千魂梟或者一隻煞,那會如何啊?”

我艱難的吞了口口水,他爺爺的,原來這個‘煞’那麼厲害,上萬魂魄凝聚而成的怪物啊,這要是遇上,那絕對死定了。

“好了,臭小子,跟你說的也不少了,我們去辦正事兒吧。”師傅和陳真人站起來,向著那口從湖中撈出的鐵箱走去。

一眾道人圍著鐵箱,都將符咒和武器握在手中以防萬一。當師傅身手摸到鐵箱的時候,箱子開始出現一陣陣晃動,仿佛裏麵有什麼活物在掙紮一樣。眾人麵色一緊,二師父卻麵色平淡的從懷中將附著著常遇春將軍生魂的甲片拿了出來,輕輕地放在箱子上。說來也怪,當甲片出現的時候,箱子的晃動停止了。

在鬼王的幫助下,我們打開了箱子,隻見裏麵慢慢的裝著無數生鏽的甲片,依稀能看見上麵刻著一個個名字和籍貫。還有一包用油紙緊包著的東西。想必這些東西,就是昔日陣亡將士的家書了。

我們打開油紙包,將染血的家書拿了出來,細細的閱讀著。

隨著一封封家書被拆開,我們一眾人的眼眶都不住的濕潤了。上麵記錄著昔日那些將士對家人的眷戀,對故土的思念,以及對家國的忠心。

有的隻是寥寥數字,有的更是聯名代筆,為的都是讓在遠方的家人安心,讓他們用生命守護的人不要因為他們的逝去而悲傷。

有的更是很淳樸的擔心來年的稻子收成如何,家裏的老母豬是否下崽兒了。那些都是一些純樸的士兵,他們除了軍人這個身份,更是他人的父兄、手足、兒孫,更是我大明王朝最最熱血的一幫男兒。

在這裏,我就不講家書一一道明,我隻將一封與眾位看官分享,以告慰將士們在天之靈。

這封信並非兵士寫於家中的家書,而是一封這位將士父親給他的來信,他用一麵滿是鮮血的軍旗包裹著。

“國難當頭,蠻夷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為父本欲從軍報國,奈何年老體衰。

幸吾有子,自覺請纓。

特贈軍旗一麵,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屍。

為父不忘你在我身前盡孝,隻願你在民族份上盡忠。”

而在這封信的下麵,有一行潦草的字跡寫著:

“爹,娘。我,沒給你們丟臉。”

緊握著那麵染滿鮮血的軍旗,我泣不成聲。想必這位將士已經用生命捍衛了軍人的職責,履行了對父親的承諾。

但是,我們卻已無法找回他的屍骨,隻能將這封信和軍旗,帶回他的家中。

其他翻閱家書的道人,也都紛紛掩麵而泣。這些閉門清修的道人,此刻也被這些為家國舍生忘死的兒郎們感動了。

陳真人苦澀的說道:“昔日家師不遠萬裏前往草原,隻為勸說成吉思汗休止殺戮,讓天下百姓休養生息。而在家國危難之事,吾等修道人又在何處?跟這些士卒相比,吾等修道又有何用?”

“呸!牛鼻子,你這話說得對。什麼修道,什麼念佛,家國危難,吾等就應做些力所能及之事。想當年,死在爺爺手裏的元蒙韃子不下萬人,好不痛快!”鬼王豪邁的調侃道。

“哈哈哈,說得好!當年小道士我也為救村民,親手屠了元軍的一個軍營。殺生又何妨,隻要為了天下蒼生,縱使下了十八層地獄,老子也問心無愧!”張天師也插口炫耀了一下他的豐功偉績。

聽了二人這一席話,周圍的道士無不慚愧低頭。而我師父,則靜靜地蹲在鐵箱旁邊,輕輕撫摸著常將軍的甲片,低聲說道:

“伯仁啊,老夥計。你的心願為兄幫你達成了。我這就帶你們回家,我要讓這些將士得到應有的榮耀,讓他們凱旋而歸!”

師傅話音剛落,遠處就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

放眼望去,漆黑的夜幕中,許裏之外一條長長的火龍正盤桓著向我們飛馳而來。

離近了才看清,那是上百騎鐵甲騎兵,手中舉著一隻隻的火把,飛揚的軍旗上,赫然寫著一個大大的“燕”字。

這是燕王的軍隊?難道是那個天師樓的狄魈回去叫人來了?

他爺爺的,就算叫人,也不至於叫來上百的騎兵吧,不帶這麼玩的!還有點江湖規矩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