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衣錦還鄉(2 / 3)

這期間師父對我的訓練更加嚴厲,從各種道術的知識,到咒法口訣,步行踏罡從未間斷。雖然我也是進步明顯,可師傅的麵容確實越來越沉重,雖然偶爾會因為我的一些突破露出些許笑意,可距離應天府越近,師傅的愁容就越濃。

而我的學習,也終於進展到了符咒的繪製,這東西算是道士斬妖除魔的必備技能,而我對他老人家的雷符,也是眼饞了許久。一方麵是覺得這東西超帥,另一方麵,則是終日被他老人家劈來劈去了,想著要是自己學會了,也可以趁他不注意,給他也來一擊雷符。想必,他老人家的身子骨,應該挺得住吧。

看著我一臉傻笑,師傅一記爆栗把我打醒,沒好氣的說:“臭小子,又在動什麼花花腸子呢?接下來說的東西,給道爺我牢牢記住了,這可是以後你保命護身的全部家當,千萬不能馬虎。”

“嘿嘿,便宜師傅,您老人家放心,我一定好好學。不過,怎麼說這就是我全部家當了呢?您老不是還有劍術可以教我麼?還有那些風水堪輿啊,奇門遁甲的。”

師傅臉色一變,低聲呢喃著:“師傅怕沒有時間了···”

“啥?啥叫沒有時間了?”

“咳咳,沒什麼。你個臭小子別想那麼多,貪多嚼不爛懂麼。這才一年不到,你給道爺我把基礎學好就可以了。其他的東西,以後自然有機會慢慢學。”

我一臉無奈,可看著師傅那有些苦澀的表情,似乎預感到了什麼不對,也就沒敢頂嘴。

“好了,接下來師傅就給你講講什麼是符咒。”

“符咒,源自於上古巫族一脈的祝由術。在黃帝內經等古籍上都有記錄。但隨著巫、道兩派的分歧和世代爭鬥,巫族一脈的咒法幾近失傳。或許隻有天機閣那樣的地方,還有些許記錄。”

“符咒古時又稱作符籙,可能是籙自太過繁瑣,後人就用咒字代替。我道門傳承自今,就區分出了丹鼎、符籙、陣圖三個派別。這符咒,使用時細分符、咒、印、鬥四項,缺一不可。”

說到這,師傅拿出一張符咒。

“這張就是符,配合口中的咒語,手上的結印,腳下踏的罡步,才能發揮出符咒最大的威力,切記切記。”

“再看這符咒上麵的圖形,又分為符頭、符膽、符腳三個部分,通過不同圖形和咒文的組合,繪製成不同效果的符咒。”

“而符咒的使用方法,則有焚化、佩戴、貼、吃、煮、擦、洗幾種。常見的就是焚化和佩戴,大多符咒本就是至陽之物,所以遇到陰氣的時候便會自然。”

“繪製符咒,會根據使用材料的不同,也影響了威力和效果。黃紙朱砂這些材料是最基礎的,效果自然也有限。如果能有赤硝混合雞血,那威力就會大大不同,隻不過這個赤硝堪比黃金,老道我實在是用不起啊。”

“與邪物交手之時,也可以血畫符,但一定要是左手無名指,人左手是陽脈,符咒隻有用陽氣重的血才有效。除非是一些經脈倒轉,或者天生玄陰之脈的奇人,否則道士都是用左手畫符,右手持劍。”

“那,師傅,如果左手被砍斷了呢?”

師傅被我這問題氣樂了。

“混小子,如果你的左手被砍斷了,就用噴出來的血畫符唄。”老道士打趣地說:“再不然,也可噴出舌尖血畫符。隻不過,想你小子也受不了那份疼。”

我不服氣的瞥了老爺子一眼。

“說到這個舌尖血,也是關鍵時候的好東西。如果身邊沒有雞血、狗血這些驅邪辟煞的東西,這口舌尖血可以出其不意的給陰穢之物一記重擊。如果中了幻術,咬破舌尖的痛感,也能是神誌清明,關鍵時候用來保命是不錯的。”

緊接著,師傅又手把手的教我各種道術的手印指法。什麼三清指、五雷指、金剛指、八卦指、老君指。差點把我手指頭掰折了。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我便開始學習畫符,同時配合著禹步、口訣、指印使用各種符咒道法。也不知是我天資有限還是怎地,雖然小有所成,可距離符咒撒手如流星,腳踏天罡這符咒懸空的境界,卻還差著十萬八千裏。

回來這一路,算是一帆風順。看來沿途州府都收到了皇命,對我們這一行人開通了各種便利。加上燕王鐵騎的護送,更是平平安安一路暢通。

不知不覺的,已經到了清明時節。進了南直隸地界,這氣溫已經回暖,有了春天的暖意。幾天的連綿細雨,大大阻礙了我們的行進速度。

當我們在徐州驛站休息的時候,一騎快馬,衝破雨霧,向著我們奔來。看裝扮是應天府的錦衣衛百戶,他匆匆下馬,將一封信件交給師傅和陳真人。

我在遠處看著,也不便靠近。隻見師傅和陳真人竊竊私語了許久,然後二人麵色陰沉的回到大堂,召集一眾道人商議之後的事宜。

按照現在的行程,明日午後,我們就可到達應天府。而皇長孫已經說服陛下攜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將士亡魂,在欽天監幾個供奉的幫助下,普通人也不會受到陰氣的影響,隻需要我們一行人,在距離應天府數裏的地方,將數千亡魂招引現世,並帶入城內即可。

可我們區區二十幾人,想要招引近萬的陰魂,還是有很大難度的,稍有不慎,這引魂大陣中的一行人,就會被萬鬼吞噬。縱使皇城內的龍氣已經被收斂了,但是這麼多陰魂進入城內,那些百姓若是被驚嚇到,恐怕也是一番禍事。

經過將近一個時辰的商議,最終還是決定按照原計劃行事。如出現意外,我們隻能隨機應變。而城內,師傅和陳真人卻似乎有著另一手安排。莫非那個白衣的吳心,早已在應天府接應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