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周品正回來以後,不知道和婆婆說了什麼,她又沒事人一樣繼續出現了。雖然大家都當沒發生過什麼一樣照常過日子,但是楊小貝知道,各自心裏都有一根刺,一旦再出現問題就會爆發出來。
關於這一點,楊小貝深入地反思了一下——為什麼婆婆會形成這樣的性格呢?
她的前半生,自己無從參與,也無從得知她以前的脾氣秉性。但是有一點讓婆婆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變,那就是丈夫的早逝。公公正當壯年,五十左右的年齡就得了急病,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走了。
打擊來得如此突然,讓周家人好久都緩不過神來。特別是婆婆,她一輩子都依附於丈夫生活,基本上沒有操心過家裏大大小小的事情。突然之間丈夫走了,兩個女兒已經出嫁,隻有一個剛剛成年的兒子和自己相依為命。
但是周品正又叛逆不聽話,婆婆於是陷入了糾結、彷徨、責任、恐慌等等情緒交織之下。久而久之,都有一點神經質了,想掌控一切,偏偏什麼都掌控不了的人,又很容易變得偏執。
比如兒子的婚事,還有孫子的養育等。有時並不是不能理解子女的理由,但正是她的做法遭到了反對,出於“刷存在感”等等隱秘的心思,她就會因為反對而反對,到最後變成了不是反對,而是堅持要這麼做,不想被孩子顛覆她的想法。
這種表現,恰恰是一種沒有安全感的體現。自從退休以後,婆婆就大部分時間一個人生活。她的朋友不多,精神世界也不豐富,除了家長裏短,幾乎沒有值得關注的東西。子女們也不在需要她,有什麼事情,都是直接通知一聲,讓老人格外落寞。楊小貝想,也許婆婆需要的不是聽她的,而是尊重?
為了這個疑問,她還特地去找了大姐——小姐完全不靠譜,每次回來都開口要東西提要求,不添亂就行了。大姐這麼說,“媽媽年輕的時候很懦弱,在廠裏被欺負了都不敢出聲,還是老爸去找的單位領導。而父親去世後,也許是為母則強吧,她選擇強勢起來,隻是有些過了。”
大姐能夠理解母親的改變,但就連她也接受不了。如果說以前的老娘懦弱得讓人著急,現在的她則是強勢得不講道理。哪怕是作為子女,無論怎麼跟她說,她就是不聽。
老人年紀大了,總有一些小毛小病。周母有風濕,還是工作時留下的老毛病。發作起來痛苦不已,可以一旦好了,再讓她吃藥治療那是打死也不幹,每回都能把大姐氣得夠嗆。可是下回疼起來的時候,又要把大家全部折騰回去——一趟又一趟,周而複始。
也許她認為自己好了就不要麻煩孩子們,在他們麵前保持強勢的模樣。其實她不知道,平時大家可以利用休息天去帶她看專家、做理療,一旦犯了病,大夥兒隻好全部請假輪流照看著,哪個更麻煩?偏偏她現在說什麼都聽不進去,自己都已經絕望了。
大姐很通情達理,她對小貝說,“你現在和媽媽相處的時間長,她的性格就是這樣,你要多擔待些,不要把她的話往心裏去。你放心,哪怕你們鬧起來,我都會理解的!”話裏的意思是,多半還是老媽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