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伯仔細閱讀,發現“陰化陽”的方法似乎很簡單,那就是將神光集中在兩腎之間,也就是所謂的“眾妙之門”,口中默念道德經第一篇“道可道,非常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默念之後,還要觀想“先天自然河圖”。
銅碑題字的下方正好有一幅無比玄妙的圖案,乃是雙龍纏繞的“伏羲女媧交尾圖”,又名“水火匡廓圖”或“三五至精圖”,也就是後世所謂的“陰陽魚”。
山伯定定的看著圖案,初一打眼,就覺得眼前白茫茫一片,迷失在無盡的虛空裏。虛空之中渺渺茫茫,無窮無盡,無邊無際,既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先是虛空中現出一個淡淡的圓。繼而圓周變濃了一些,其內出現了兩條龍,一黑一白,首位相接,各居一半。白龍的眼睛呈現黑色,黑龍的眼睛卻顯為白色。再接著,這兩條蛟龍開始旋轉起來。旋轉有停有止,方向不定,時左時右。
左轉九圈,圓內變得越來越複雜,到最後竟然成為一個胚胎的樣子;右轉八圈,圓內變得越來越簡單,後來幾乎連蛟龍都看不見了,隻剩下一個孤零零的圓,到最後甚至連圓都看不清。
時光流逝了不知多少世紀,又仿佛根本沒有動。
山伯的耳邊隱隱聽見中年女子輕柔和緩的聲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無極化太極,太極分陰陽,陰陽互根互化。先天圖右行者,逆生氣以變時也;左行者,順布氣以生物也。天地之道,逆境所以自生,可以成仙成佛;順境所以生人,可以繁衍後代。觀想此圖,左轉陽化為陰,右轉陰化為陽,此其為二化……”
山伯心中漸漸明了,真是說不出的歡喜:“不枉我深入幽冥,尋找陰陽轉化之道,經過這麼多的磨難,終於讓我找到了!”
他從蝶衣裏取出一個蒲團,盤膝坐倒在碑前地上,將意念集中於兩腎之間,也就是道家所謂的下丹田。漸漸的,他感到五髒六腑的陽和之氣不斷的聚攏過來,丹田逐漸發熱,越來越燙,仿佛化成圓形的火爐,又像銅碑上的陰陽魚圖。
他心想:“這就是傳說中的築基成功了。這火爐就是仙基。”
他試著用意念推動火爐,火爐竟能隨著意念旋轉。
開始時有些滯澀,慢慢的,轉動越來越快!
右轉八圈之後,他覺得身上的陰氣明顯減少,陽氣則相應增加了很多!陰陽轉化的速度幾乎是碎魂筒的千倍以上!
“不愧是大神留下的法子!果然十分有效!”
又過了一陣子,身上的陰氣全部轉化完了,又有濃鬱的陰氣從門外流進來,源源不絕的變成了陽氣,被他儲存在丹田裏。
山伯心喜不已:“同樣是積累陽氣,這可比許仙兄弟服食五石散強多了!不但速度快,而且平和自然,絲毫沒有凶險。機會難得,既然殿內停滯了時光流逝,我不妨在這裏多修煉一陣子,看看究竟能煉到何等地步。”
於是,他不停的推動丹田運轉,也不知道轉了多少圈,直到最後丹田內充滿了陽氣,嚴嚴實實,雲氣蒸騰,不停的翻滾,就是不能再增加一分。這時候,耳邊傳來蝴蝶“翩翩”清脆的提示音:“恭喜主人,您的陽氣累積到了極限,您已經抵達十八重真人境的巔峰境界,呼吸真氣,把握陰陽,若有肉身的話,您的壽數可已達到八百歲。”
“我沒有肉身,身在冥界,自然沒有壽數的限製。”雖然如此,山伯還是很高興:“再進一步,就要跨入小仙境界了!這才是第一殿呢!若是走完了三殿,說不定就趕上英台的修行。”
既然無法繼續修煉,他便從地上起身,繞過銅碑,推開大殿的後門。
放眼一瞧,就見殿後空地上生長了不少的花草。或許此地陰氣濃鬱,又或者因為有金光普照的緣故,花草長勢喜人,看著生機勃勃。
山伯走過去細看,發現竟然有不少的花草從未見過,而且相當珍貴,於是心裏更加高興,喚道:“翩翩,接下來看你的了。盡量多采些珍惜的花卉,拿回去交給英台。”
蝴蝶翩翩清脆的答應著:“好的,請主人放心,我保證盡數收取,不會漏下一株珍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