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麼?你認識家父?”
女人似乎覺得說漏了嘴,馬上掩飾:“順口一說,怎麼可能。”
幹晴每天到項梁住的地方打探一番,始終沒見異常情況,說:“也許那縣令沒有惡意。”
“你不了解這人,他先前在天柱山做土匪,最後一次搶劫民女被官府抓去要殺頭。恰巧我父親打仗路過那兒,軍中急需用人,因此把他留了下來,到隊伍裏做了一名先鋒。楚軍滅亡,他沒有跟著我父親一塊死,而是逃了回來,繼續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秦國把全國劃分成三十六個郡縣,需要惡人統治,他搖身一變,成了薪縣的縣令。這等歹人,不要指望他有善心和正義感,很難想他不是把我騙去,向秦狗邀功。”
那天和項梁、曹氏打個照麵就走的方士,因記掛著此地可能出了一個了不起的少年,辦完自己的事後,又回到棟陽。他輾轉摸到項梁門口,恰見一個少年正在上房掏鳥窩,遂喊了一聲:“小孩,下來,我有話問你。”
項梁避了幾天風頭,見並沒有人來捉他去立功,大著膽子回家。剛到門口,卻遇見那天邂逅的方士正和侄子攀談,悟其是有道之人,遂上去打招呼:“幸會先生,這小子就是你前些日子稱奇的小孩,你相相他的頭麵骨骼,果真有些造化嗎?”
方士定睛瞅了少年一會兒,又仔細看了一眼項梁,卻說:“我是陰陽家.隻相時,不相人,於骨相上說不準。但這小兒長相有點不大像你。”
“從哪兒看出來?”項梁問。
方士說:“此小兒每個眼中,有兩個瞳孔,而你卻不是。”
“他是我哥的孩子。”
“難怪,此小兒大有來曆。古書上講,凡有這種眼睛的人,都不是凡人,要麼成就大事業,要麼成為高人名流。相傳上古帝王中,大禹是兩個瞳孔,如今的聖上也是二目重瞳。為助此子一臂之力,我願做他的業師。”
“敢問大姓,家居何方?”項梁早想給項羽找個啟蒙老師,以對他有所約束。今見有人主動上門,不免來了興趣。
“魏姓,道號日損,取老子語‘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之意,中原人氏。”
雖然相處多日,項梁從沒把侄子的情況向幹晴提起過。但聽方士把侄子說得這麼離奇,便當作新鮮事對她說了。沒料到幹晴大感意外:“你侄子是重瞳?我在楚王家曾聽說有個孩子是重瞳,是不是楚王的,不知道。過去從沒聽別人說過有這樣的人,誰料我能遇到兩個。”
幹晴的話讓項梁一愣:“你是王宮出來的?”幹晴笑笑:“你看像嗎?”
項梁剛要說什麼,突然外邊傳來嘈雜的叫喊和敲門聲,警覺道:“不好,我讓人盯上了。”
不容二人去開門,官兵已進入院內,先把項梁綁了,待要綁女人時,為首的說:“慢,我看這人麵熟,想起來了,你是從楚宮逃出來的?”
“你胡說八道。”幹晴沒有認出眼前這人,但這人已認出她。此人原是楚宮裏衛尉,名叫周原。楚王自殺後,他率先投靠秦軍,是以得到秦軍信任,讓他帶著查收楚宮的寶物。
周原一揮手:“統統綁上帶走,另外搜搜這裏還有什麼東西。”
棟陽縣城的民間活動,過去多由長老會會長刁長低操持。整個縣城有幾萬人,每年籌集善款、集資做公益、管理市場街道等事接連不斷;還有各家的婚喪嫁娶,都要由會長召集發動,或者幫助拿主意。積年下來,會長的作用似乎比縣令還要大些,他也因此發了不少財。自從項梁來到此地,凡是會長不樂意幹或看不上眼的事,再者窮人請不動會長的家庭瑣事,都由項梁承擔起來。特別是項梁手裏有錢,為人辦事不圖報酬,有時還自掏腰包,這讓找他辦事的人越來越多。發展到後來,本來該找長老會定奪的事,也要先到項梁那裏議一議,過後或給跟長打個招呼,或幹脆連氣也不通,直接就辦了。經過這些事情,項梁也了解到城內一些人的特長能力,有事就把這些人叫來,按能力分派他們工作,漸漸形成了固定的圈子。這些人有些成了項梁的朋友,有些跟他幹活圖個熱鬧。衙門的人看項梁不僅人緣好,有些公事交給他辦,他也認真對待,對他多有好感。
刁長低眼看自己失去勢力,極力想挽回,無奈因他過去有了好處不能讓大家均沾,也不能按照各人的能力分派活計,所以沒有人再樂意理他。他找項梁理論,讓項梁不要插手本地的事,項梁說:“民間的事,原是大家商量著辦,他們‘既不和你商量,我有什麼辦法。”
“你是外地人,不要過問本地的事,否則休怪我不客氣!”
魏方士收下項羽為徒,為在棟陽能立住腳,又收了別的幾個孩子一同教習。無非是識些字,講一些立誌做人的道理,還有先人的智慧故事。起初項羽還感興趣,過了不到三個月,便開始搗蛋起來。
同學中有個叫童山的孩子,學習比較認真,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項羽本身不學習,卻也容不得別人超過他。有一天下了學,他和幾個小同學一嘰咕,說要做遊戲,玩瞎摸,規則是先通過剪刀石頭布確定最後一名,然後用一塊黑布把他的眼睛蒙上,其餘的小朋友轉著去摸他。他抓住了誰,下一個就把誰的眼睛蒙上。時值初冬,他們又在河邊不遠的地方,本來是小朋友在一起耍鬧,誰也沒提防誰。輪到童山被蒙上眼後沒一會兒,項羽一下把他推到了河裏。好在水不深,沒有淹死,但棉褲棉襖濕了個透。
童山哭著回家,家長一問,知是被別的孩子欺負,第二天便告到老師那裏。方士板著臉問他們:“是誰幹的?”
大家都說:“是他自己滑下去的。””方士知道小孩最怕餓,說:“不說也可以,中午都不準回家吃飯。”
項羽在這些孩子中最有力氣,其他的人都怕他,他向大家一擠眼,誰再餓也不敢說。
眼看日頭偏西,有的家長找到學堂,老師和家長們一分析,一致認為,這樣的事隻有姓項的小子能做出來。方士拿起戒尺往桌上一拍,大聲喝道:“項籍,是不是你幹的?”
項羽念不會老師教的課程,就被罰抱著石臼在院子裏轉圈。
項羽抗辯:“大家都參加了,怎麼單說我?”
方士固知項羽頑劣,也不再問他,抓起小手用戒尺“啪、啪、啪”連著打了十幾下,當時手便紅腫起來。
項羽也不叫喊,一雙大眼睛裏憤怒地流出了眼淚。傍晚放學,待老師一離開,他抱起童山習字的石板狠狠地向桌上砸去,石板摔得粉碎,桌麵上被砸出幾個坑。其他同學見狀都嚇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