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亞伯拉罕為上帝燒死兒子(1 / 2)

顧城毅站在比爾主教麵前,目光自信地凝視比爾主教,嚴肅地說:“我不否認這世界上有很多善良的神職人員和教徒。但是作為泛亞的公民,我很遺憾地表示,教會無法在泛亞生存下來。”

“哦?”比爾顯得很好奇,這小子口氣也是那麼大,不知道有何憑依。

顧城毅繼續說:“你剛才的意思是上帝全知全能全善,而且他創造了一切。那麼,惡呢?惡念也是他創造的嗎?惡的出現也是秉承了他的意誌,對吧?”

比爾沉穩地回答道:“不是的。上帝最初造人的時候,聖經上有說:“神看著是好的”,彼時,世界上並沒有罪惡出現。後來,由於夏娃受到了撒旦的引誘,違背了上帝的命令,偷吃了禁果。此時,罪惡在世界上出現。也就是說:罪惡是來源於撒旦,而不是來源於上帝。上帝賦予人自由意誌,這不是預定的。

一個人,他人選擇信什麼,是願意相信上帝的命令,還是願意相信撒旦的引誘,這是自由意誌決定的。上帝給你杯子,並不承諾也幫你斟上紅酒;上帝給你方向向著幸福,並不承諾代你走那段路;上帝給你人生,要由你自己注入幸福的內容;自由意誌承諾你選擇,並不承諾你幸福。正如法國酒商承諾你紅酒質量,卻不承諾你飲的快樂。人們對於惡的選擇也是如此。”

顧城毅聳聳肩:“經你這麼一說,就可以輕輕鬆鬆把責任撇幹淨了?然而說到底,如果上帝是萬能的,那麼撒旦也是他創造的。就算不是他創造的撒旦,那麼萬能他也應該是能抹殺惡魔吧,但是他並沒有這麼做。如果最初的人如亞當夏娃者,都是純淨的,那麼是上帝的無所作為,導致他們被罪惡汙染,最終導致被驅逐出伊甸園。然後罪惡伴隨著人類的繁衍擴散開來。

所以罪惡的源頭是撒旦,但是罪惡的擴撒的推手卻是上帝。他一方麵任憑罪惡擴散,任憑魔鬼蠱惑世人,另一方麵充當救世主的身份,這行為是何其陰暗?

就像毒藥不是你製作的,但是你往公共水域投毒,一邊又在那裏兜售治療藥品來博一個善人的名聲。他的動機是何其惡毒?

又譬如一個偷偷製造網絡病毒,又出麵發布解決方案,收取政府獎金的黑客,這樣的行為是何其惡心?

而且,上帝會創造一個惡源來和自己爭奪信徒?這也是他的本意?他可真是一個自相矛盾的神。

這事兒也就放在兩千過年前還能說得通,要是放在如今的時代,聖經就是一本三流都不算的神怪小說,而且主角的腦子明顯有點問題,既要充當救世主,又要創造出罪惡的根源,這種充滿硬傷大綱任憑哪個讀者都覺得這是瞎扯淡。”

在座的人全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微笑之餘,他們也在思考顧城毅所說的東西。聖經成書花了整整上千年的時間,不同時代的人對上帝有不同的臆測,而且彼此間的邏輯又串聯不起來,導致聖經處處漏洞,本應完美的上帝也有了各種性格上的缺陷。

但是既偷偷助惡,又站出來說要抵製罪惡,那就是他最大的缺陷之一了。

比爾頓了頓,然後指著天上說:“神自有旨意。就像我們本身是善良的,但是無法保證我們的子女也能和父母一般善良。何況我們凡人無法窺見神的想法。我們每個人都在承受上帝的恩惠。上帝就是我們的父母,即使你不愛你的父母,不願意相信他們是你的父母,但是他們始終是你的父母。

在我小時候,我的父親為了教會我‘家裏的錢我是可以取用的,但是必須征求父母的同意’這個道理,經常往我接觸的到的地方,留下一些財物,我經常抵製不住金錢的誘惑,自作主張地取用了,然後被父親一頓棍棒教育。

這個故事告訴我,父母為了教會孩子真正重要的道理,他們不惜先讓孩子去犯錯。隻有犯錯了,才會改正錯誤。在我看來,上帝旨在讓我們在這個汙濁的世界裏,找到自己的救贖,完善自己的靈魂,不惜引下不好的東西,來讓我們有條件變成光明。畢竟隻有在黑暗的環境裏,我們才會無限向往光明。

上帝就是我們的父母,他高高在上,卻不善言,我們應該去思考他的深意。”

顧城毅被比爾主教的一通搶白給語塞了,遠處的張馨焦慮的抖起了腿,在室外觀看直播的人們也都是一片質疑的聲音。就在眾人以為顧城毅也要虎頭蛇尾的時候,坐在顧城毅身邊的謝雨緋不動聲色遞過來一張小紙條。

顧城毅低頭一看,上邊用清秀的字跡寫著:“把握主動,不攻擊教義,直接和他論耶穌的品質。”他深吸了一口氣,重新調整思路。

“砰!”顧城毅隻見砸一下桌子,嚇了在座的人一跳。他激動地說,“既然是變辯論那就好好辯,別扯到我父母好嗎?你什麼時候見過辯論時刻,一方指著某樣東西說這是你爸你媽?以您的身份,連基本的素質都不具備嗎?上帝沒有教您該怎麼謙和有禮地和別人辯論?還有,我成長至今都是父母的恩惠,和你口裏的上帝沒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