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老 鱉 灣
老鱉灣是從前的地名,如今人們都管這裏叫鼇灘。因為人們總是把鱉和王八連係在一起,聽起來不自在。從前的老鱉灣,深得不見底,水性最好的海碰子紮猛子也沒能紮到海底。這裏是老鱉的天下,海裏生活著無數個大大小小的鱉,可以說老鱉灣就是老鱉的天下。那時生活在這裏的出海打漁的人,也很少有動一動老鱉們的心思。因為在大夥的心裏,老鱉這種活物能活一千歲一萬歲,盡管人們都叫它王八,它也不是一般的海物。於是,老鱉裏的老鱉多少年來都是自由自在的生活著,沒有人打擾它們。
這地方有一個名叫葛三的二流子,他從小就偷雞摸狗的不務正業,長大了也是好吃懶做,不想出力掙錢。別人都出海打漁,他怕風裏來雨裏去的吃不了那個苦,就想找一個即能賺錢,又不出力的好營生。想了半天,天底下實在沒有這樣的好營生。有一天,葛三兒路過老鱉灣,看見了一隻從水裏爬上岸來尋食吃的老鱉,他心裏突發奇想來了靈感,人們都說吃鱉肉,喝鱉湯,剩下的鱉蓋裏說不定還有千年的珍珠呢。老鱉灣裏那麼多的老鱉,為什麼不在它們身上作點文章呢?葛三兒這人腦子一點也不笨,就是不往正道上使。他想,老鱉這東西身上馱了個硬硬實實的蓋,隻要它把頭縮進了鱉蓋裏,你拿它也沒有辦法。要有個好辦法讓它把頭從鱉蓋裏麵伸出來,要騙它伸出脖子來吃食。隻要它把頭一伸出來,用鱉叉子就可以叉住它的脖子。想到這兒,葛三可樂了,他先是找鐵匠打了一支帶倒槍剌的鱉叉子,吃晚飯的時候,又讓老娘給多蒸了一鍋玉米麵餅子。一切都準備好了,葛三兒先睡了一覺,睡過半夜,夜深人靜的時候,葛三兒帶著餅子扛著鱉叉子一個人來到了老鱉灣。葛三兒把玉米麵子在海灘上放好,然後他躲在一塊礁石的後麵,等著獵物上鉤。
過了不大的功夫,一隻老鱉從海裏爬了上來,它慢騰騰地朝著焦黃噴香的玉米麵餅子爬了過去,伸出了脖子,張開了大嘴吃起了餅子。葛三兒看得一清二楚,可是他沒有下手,因為這隻鱉有好幾百斤重,就是叉死了這隻鱉,他也扛不動這家夥。正想著的時候,一連串又爬上來好幾隻小鱉,也就是幾十斤重的樣子。這才是他下手的對象,正當小鱉們伸出脖子要吃餅子的時候,葛三兒竄出來,亮出鱉叉子,照著小鱉們的脖子一剌,毫不費力地就剌死了幾隻小鱉。剛一出手,就大獲全勝,葛三兒樂壞了,他把幾隻鱉連夜拿到了城裏,沒費勁就賣了個好價錢。手裏有了錢,先是象模象樣地當他一回大爺,到館子裏吃他一頓喝他一回。再買一身好衣服,體體麵麵地也好象個人樣。從小到大,還真的沒有這樣揚眉吐氣過。
回到家裏,葛三兒讓老娘再給蒸一鍋的餅子。老娘有些不放心,三兒啊,你要這麼多的餅子做什麼用?你手裏的錢是從哪裏弄來的?你可不能背著娘去幹壞事呀。
讓你做,你就做唄。你是不是合不得那點破玉米麵呀?我告訴你,從今天開始,咱們家的玉米麵專門喂老鱉的。往後,我可再也不吃玉米麵了,我要吃大米白麵,我要吃山珍海味。娘啊,我告訴你,我手裏的錢不是偷來的,也不是搶來的,是我叉老鱉掙來的。
娘聽了嚇了一跳,你可真是膽大包天,那老鱉是海裏的神,你怎麼敢去碰它,你可真是吃了狼心虎膽了。
娘,你可別嚇我了,那玩藝兒比豬還笨,城裏的酒館賣鱉肉鱉湯更掙錢,它才不是什麼神物,城裏越是有錢的人越吃鱉肉喝鱉湯。人家一個生得肥頭大耳的,那沒聽說哪一個受到了什麼報應。
三兒呀,娘覺得這總不是個正把經的行當,你還是不要幹這殺生的事了。
葛三兒不高興了,殺隻王八是殺生,那麼那些出海打漁的打了那麼多的魚蝦,他們不也是殺生嗎。
老娘見說服不了葛三兒,也隻好由他去吧。
葛三兒這一次照樣叉得了幾隻幾十斤重的鱉。
一連死了好幾隻鱉,這事驚動了鱉王。它把大鱉小鱉召集到一塊兒,一再告誡大家,不要經不起誘惑,不要再去吃那個叉鱉人的餅子。果然,大鱉小鱉們都聽從了鱉王的話,誰也沒有去碰葛三兒的餅子,
一連幾次,葛三兒的陰謀都沒有得逞。葛三兒納起悶來,難道那黃澄澄的玉米麵餅子已經失去了釣餌的功能?他的腦子一轉,想出了一個辦法,讓娘把玉米麵餅子放進油鍋裏炸一下,這一下,玉米麵餅子更香更脆更有誘惑力,這一招果然又奏效了,那些個貪吃的小鱉們經不得這樣的誘惑,又上了葛三兒的當,遭到了他的毒手,又是那樣無奈地成了那些食客們的盤中餐。
葛三兒在很短的時間裏成了這一帶的暴發戶,讓很多人羨慕,平時,很多人是看不起葛三兒的。可現在葛三兒已經是人五人六的成了上等人,不管人家是怎樣發財的,這年頭,能掙到錢就是本事,手裏有錢,別人就要高看你一眼。於是,村子裏有很多人向葛三兒學習,拿起了鱉叉子到老鱉灣叉起了鱉。陸地上的人總比海裏的老鱉多,人比起老鱉們不知要智慧多少倍,那麼多的人也比葛三兒有辦法。海裏的老鱉們一天比一天少。尤其是那些未成年的小鱉們,它們正長身體也比較貪吃,想著想著有人要用鱉叉子叉它們的時候,可不知不覺地又上了當。再這樣下去,老鱉灣裏的老鱉就要絕種。小鱉們哭著對鱉王說,我們不能在這裏生活下去了,再這樣下去,我們就要絕種了。鱉王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小鱉們成群結隊的開始向別的海灣遷移了。
鱉王看著它的子孫離開了這裏,心裏又急又痛,它狠了狠心,決定要懲罰一下那個帶頭叉鱉的葛三兒。它把一些個在自己身邊生活了多年的大鱉們悄悄地叫到了自己的身邊,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主意告訴了大家。大家也異口同聲地讚成,是應該懲罰一下葛三兒這小子,也讓他知道我們也不是好惹的。
這一天正好是陰曆十五,大潮汛。好多天也不上海叉鱉的葛三兒頂著大月亮地到老鱉灣來了。與往常一樣,他把一些好吃的誘餌在海邊上放好,然後自己躲藏進了礁石的後麵,等著老鱉們爬出水來。等了好半天,也不見海裏有什麼動靜。葛三兒納起悶來,今天是怎麼回事,難道老鱉們肚子不餓嗎?
正想的時候,海裏有了動靜,呼呼隆隆地爬上來一大群老鱉,大的有碾盤那麼大,小的也有鍋蓋那麼大,平時那些個小鱉卻一隻也不到。這是怎麼回事?葛三兒正捉磨著這是怎麼樣一回事的時候,他突然發現這些隻大鱉們根本不為他的那些誘餌所動,徑直向著他躲藏的礁石後麵爬了過來。葛三兒這才覺察出事情的不妙,扔下了手裏的鱉叉,撒野地朝著家裏跑。他心想,老鱉一步挪動不了多遠,是不會追上他的。豈不知,老鱉們根本不同他賽跑,而是把腿一縮,把個身子一豎,象個車輪子一樣在地上滾了起來,沒用多大光景,就追上了葛三兒。葛三兒知道,老鱉們咬人是不鬆口的,他知道自己算是完蛋了,扯開嗓子大叫救命。村裏人倒是聽見了葛三兒的叫聲,一想平時葛三兒的為人和德行,也沒人願意救他。一直到第二天天亮時,人們在村外看見葛三兒,他讓老鱉們給咬了個半死,隻剩下了一口氣。誰都知道,鱉咬人是不鬆口的,這麼多大個的老鱉要咬死個葛三兒,那可是太容易了。為什麼不咬死他,以他為榜樣,給那些個叉過老鱉的人一個教訓,要他們不要再幹這樣殺生的事情,如果再幹,那葛三兒就是他們的榜樣。
叉鱉的人再也不敢做這營生了,可是老鱉灣裏的小鱉們走了,老鱉們也越來越老了,眼看著老鱉們在這裏就要斷種了,從來不現身的鱉王也隻好浮出海麵,招喚那些已經離開了老鱉灣的小鱉們,你們回來吧,回來吧,沒有人會再傷害你們了,回來吧!
小鱉們遲疑著,始終不敢往回走,隻是在遠處向著這兒看著望著。
老鱉王說,難道你們連我的話也不相信嗎?
小鱉們知道有人還在吃鱉肉喝鱉湯。它們實在不敢靠近這裏。
如今的老鱉灣裏,沒有一隻鱉。就是在這個地方,那隻老鱉化作了一座山,那隻小鱉變成了一塊巨大的礁石。它們就是今天人們能看到那隻向著遠方企盼的大鱉,在離它不遠的地方,還有一隻孤孤
單單的小鱉,人們管它們叫“神龜尋子”。來這裏的遊客都知道這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故事。
神 蒿 草
在金石灘門子溝那個地方,溝的兩側是十分險峻的山崖。在山頂上,有一座不大的小廟,叫神蒿廟。1985年金石灘剛剛搞開發建設的時候,那座小小的神蒿廟的遺址還在。如今,山上山下綠樹蔥蔥綠草茵茵,現代文明已經將過去的曆史遮掩得無蹤無影。還是在職時的1 985年,我和金縣文化館的於耐寒老師受當時的縣委書記薄熙來之命,到金石灘專門收集這裏的民間故事。在廟上村,我們聽到了有關這座小廟的故事。先後聽了幾個人講這個故事,於是,根據他們的口述,我整理出了這個故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這裏就生活著出海打漁人。那時,男女的分工也很明確,男人們出海打漁,女人們在家裏照看孩子,侍候老人,做飯做家務。那些年,風調雨順的,海裏的魚蝦也多的是,家家戶戶的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舒心極了。也說不準是哪一年,老天爺好象翻了臉,地裏的莊稼欠收,海裏的魚蝦也打不著了。男人們心裏著急呀,看來也隻有出遠海到老洋子裏才能打到魚。女人們心裏不樂意讓男人們出遠海,可是要過日子,也沒有辦法,抹著眼淚,把男人們送上了船。
男人們駕著大船,走了很遠的水路,一路撒網,也沒見打到多少魚蝦。他們隻好再往遠地方走。那一一年,也不知誰把龍王爺給得罪了,龍王爺就是不肯給麵子,那麼多人眼盼盼地等著看著,出了那麼多的力,燒了那麼多的香火,也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複返。也不能老在外麵靠下去,家裏還有等著他們的老人和女人。就在要往回走的時候,龍王爺又變了臉,刮起了大風,那大浪,足有好幾丈高。船上的人又是燒香又是祈求,一點作用也沒有。龍王爺毫不客氣在把大船給刮翻了,船上的男人們全部喪身大海喂了魚鱉蝦蟹。龍王爺也真的狠心,連那幾個跟著出海在船上當香童的半大男孩子也跟著一塊葬身魚腹。
家裏的女人們望啊盼的,多少天過去了,連個船影人影也看不到。女人們知道,她們的男人們永遠也回不來了,她們抱在一起失聲地痛哭起來。哭得天昏地暗,哭得老天爺也跟著掉眼淚。總哭也不是辦法,她們總不能跟著男人們一塊去死吧,她們還要活下去吧。活下去倒能活下去,全是女人,能活下去,卻無法生存下去。正在麵麵相覷時,一個年輕的媳婦站了出來,天無絕人之路,她正懷著幾個月的身孕。大家一陣欣喜,又是一陣擔憂,如果懷的不是個男孩兒是個女孩子怎麼辦?大家立下了一個誓言,如果是個男孩,這就是天意,她們就能生存下去;如果是個女孩子,那大家就一塊投海自盡,到陰間去找自己的丈夫。
從那天起,村裏的女人們都在默默在為這個未出生的孩子祈禱。
孩子出生那天,屋子外麵聚滿了人,大家都在盼著。老天爺沒有辜負大家的心願,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孩兒出生了,女人們一陣歡呼,這個來到人世的男孩兒給她們帶來了無限的希望和光明。這個唯一的小男子漢成了她們的掌上明珠,捧在手裏怕碎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平時男孩兒跟前總要有人,生怕他有一丁點的閃失。在女人們的精心嗬護下,男孩兒一天天地長大了。男孩兒生性調皮好動,就是有人專門看著他,也有走眼的時候。男孩兒長到八歲那年,他就跑到了門子溝的那個山頂上去玩耍。玩得高興,腳底下一滑,孩子滾下了山崖。來找孩子的女人們看到了這驚心動魄的這一幕,她們都捂上了眼睛。可是就在這時,奇跡發生了,孩子並沒有滾下山崖摔得粉身碎骨。她們睜開眼睛一看,都驚呆了,孩子懸在半空裏,扯住孩沒有摔下山崖
的,僅僅是一棵生長在石縫裏的蒿草。她們這才醒過神來,急忙救下孩子,同時也小心翼翼地把扯住孩子的那根救命的蒿草也一起拔了下來。
男孩兒經過了這一道劫難,好象過了一道鬼門關,從此以後,他一帆風順地成長,再也沒有碰到什麼讓人提心吊膽的事情。他長大成人以後,開始了生兒育女。多少年以後,這裏又是一派人丁興旺。人丁興旺起來,日子也就越過越紅火。當年的男孩兒也由一個青壯年變成了老人。他在這一帶有著很高的威望,他一直也沒有忘記當年拯救他生命的,就是一根普普通通的蒿草。為了能讓他永遠記住這根蒿草,女人們一直精心地保存著它。人們的日子一天天地富裕起來,大夥商量著湊錢財要建一座廟。廟建好了,神位上供的不是龍王爺,也不是海伸娘娘,就是那根當年救了男孩兒命的蒿草。
如今小小的廟宇已經毀掉了,在當年小廟的遺址那個地方,現在已經建起了象征著現代文明的高爾夫球埸,再也找不到神蒿廟的一點痕跡。幸運的是,神蒿草的故事卻流傳了下來。
鬼眼香童
香童沒有大名,人人都有管他叫鬼眼。據說是他還在娘的肚子裏的時候就能看清爹媽長的什麼模特。人人都說鬼眼香童是個命最硬克星,娘生他的時候難產,娘死了,用一條大命換來了他的這條小命。出世後不久,爹就死在了風浪裏。鬼眼香童懂事的時候,一五一十地向人們講述起爹媽的模樣,說得一點兒也不差,大夥都驚呆了,都說這孩子生了一雙鬼眼。因為沒有了爹媽,東家吃一口,西家餐一頓的,長到十歲那年,船老大說,就讓他上船跟著出海吧,在船上當個香童,給他一口飯吃,咱們大夥還能眼睜睜地看著他餓死不成嗎。
從前,出海的大船上都有專門給海神娘娘燒香的小男孩兒,又叫香童。香童渾身上下穿著紅褲紅褂,是出海爺們當中最出眼的一個。別看香童隻有十歲,人還是挺機靈的,沒事的時候,就幫著大夥幹活。船上的人沒有不喜歡他的。
有一年夏天,香童他們的大船到老洋子裏去打漁。也不知走了多遠的路,也沒能打到多少魚。那天晚上,海麵上一點風浪也沒有,隻覺得潮氣很重。累了一天的打漁人都倒頭睡著了。半夜時分,海麵上湧起了大霧。那霧氣有多重,站在麵對麵的人,連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出了一輩子海的船老大也辨別不清方向。在海上分不出東南西北,是千萬不能開船的。船上的人都焦急地等待著起風。隻要老天爺一起風,霧就會散去。可也怪,一連好幾天也沒有起風。因為在老洋子裏,船頭的大鐵錨也夠不到海底,船隻能隨著流子漂,也不知如今已經漂出去多遠了。船上的水也沒有了,吃的也沒有了,用不了多久,船上的人就會渴死餓死。大夥已經絕望了。可就在這時,小香童突然叫了起來,快看,快看,前麵有兩盞紅紅的大燈籠。大夥揉揉眼皮,紅燈籠在哪裏?你個小東西胡說八道。小香童急得直叫,我沒有胡說八道,真的有紅燈籠。大夥氣得要動手打小香童,在海上是不能胡說八道的。這時船老大說話了,誰也不準碰他,你們別忘了,他可是個地地道道的小童子,我們看不見的東西,他能看得見,大家快起來,架上大櫓,朝著他指的那個方向搖吧。搖啊搖啊,也不知搖了多長時間。這時小香童叫了起來,快看,太陽出來了!前麵就是我們的家了!大夥抬頭一看,太陽真的出來了,海邊上擠滿了老老少少撙人們,他們在盼著出海歸來的親人們。親人們死裏逃生,大家抱作一團,情不自禁地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