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建設與人事管理(2 / 3)

一、做好各類獎助學金的評選和發放工作

2009年.共評選和發放5項獎助學金,共有2402名學生獲得1762860元的資助。同時共發放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獎學金837人次。發放師範生補貼4780人次、生活物價補貼9521人次.共2227053, 5元。

為2009級貧困新生開設入學“綠色通道”,為447名貧困新生順利辦理緩交學費手續。

二、做好勤工助學的管理和助學金發放工作

組織開展2009年校內勤工助學活動,共設崗位79個,比上年增加了6個崗位。截止2009年12月底,實際上崗人數67人.共發放勤工助學補助45994元。

三、發放特殊困難補助和減免緩交學費

給133位家庭特別困難的學生發放36400元的特困補助。發放困難學生臨時夥食補貼1588人次.金額317600元。為19名到我區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就業的高校畢業同學辦理學費代償,學費代償金額4. 82萬元。此外,還為全院477名學生辦理學費緩交手續.緩交金額共計10& 76萬元。減免2位學生學費6400元。

四、做好國家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審核與管理工作

2009年,學院共有202名學生提交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申請,通過銀行審批202人,審批合同金額1093200元。 (李 輝)

畢業生就業指導

一、基本情況

2009年.全院畢業生2220人,其中成高畢業生1216人(專科起點本科畢業生999人、專科畢業生217人),普通本科畢業生91人,普通專科畢業生1004人,8人獲自治區級優秀畢業生稱號,53名優秀普通專科畢業生被推薦升人普通本科就讀。截至2009年9月25日.全院普通本專科畢業生就業人數為1003人,就業率為91. 6%。其中276人在教育係統(義務教育特設崗位、中小學、培訓機構等)工作. 占已就業人數的27. 5%. 712人在中小企業工作,占已就業人數的71. 0%. 16人在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占已就業人數的1. 6%.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把就業工作擺在學院全局工作突出位置

學院領導認真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學院黨委書記陳洛為組長、院黨委副書記衛榮凡為副組長的學院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同時不斷健全畢業生就業目標考核體係和激勵機製.把就業工作成效作為對各係“一把手”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從而把就業工作放在學院全局工作突出位置。

(二)實施院係兩級就業工作目標責任製,完善就業工作考評製度

學院製定了2009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實施方案,分別與各係簽訂2009屆畢業生就業工作目標管理責任製,要求各係和院屬職能部門掛鉤,齊心協力做好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各係把畢業生分成就業小組,把就業指標落實給每一位就業指導教師,並與年終專業技術人員考核掛鉤.規定完不成畢業生就業指標的教師年終考核不能評為優秀。同時充分整合與優化學院教職員工的社會資源,實行“全員促就業”的互動合作的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機製。

(三)健全和創新工作機製.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

一是學院將就業指導課作為必修課列人教學計劃,開設了創業指導選修課,同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全程貫通,分段實施;二是建立和健全學院畢業生就業信息網站;三是學院配置了有多媒體電腦的就業洽談室和網絡招聘室;四是專門成立了《就業指導課》教研室和心理谘詢室;五是實施畢業生就業“回訪調研、質量補救”措施,促使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雙滿意。

(四)深化以就業和市場為導向的課程教學改革

一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建立和完善就業與招生、培養、投人掛鉤製度;二是確立了“麵向市場、服務社會”的畢業生人才培養宗旨.提出了“夯實基礎、強化實踐、注重創新、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三是邀請用人單位和校友進校聽取學院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和措施,共同探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辦法。

(五)努力開拓畢業生就業渠道

提出了“求真務實、科學發展、未雨綢繆、對症下藥、主動出擊、拓寬市場”的就業工作思路.明確了“立足區內.拓展區外,建立穩固畢業生就業鏈和就業基地”的工作方案,積極尋求與越南等東盟國家的合作,積極開拓國外就業市場,如旅遊與環境學係的旅遊管理專業已有一定比例的畢業生前往越南實習或工作。

(六)開展個性化就業指導

針對2009屆畢業生對麵試知識缺乏的情況,從麵試禮儀、技巧、簡曆製作等方麵開展了一係列的個性化講座培訓或展板宣傳;聘請了校外各行業的嘉賓對學生進行模擬麵試,畢業生按照教師、公務員、公司文秘職員等工作角色參加麵試,從而強化了畢業生的就業適應能力.提高了就業競爭力。 (鄧運明)

心理健康教育

一、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基礎建設

一是調整了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學院黨委書記陳洛任組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衛榮凡任副組長;二是建立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隊伍,有專職和兼職輔導教師10人,其中正高職稱2人,副高職稱5人,中級職稱3人,1人有高級心理谘詢師資格,2人有二級心理谘詢師資格.1人有心理測量師資格;三是學院為心理中心撥出專用經費35萬元,完善心理中心的基礎建設。

二、成立三級網絡

一是成立了“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一係部心理健康工作站一班級心理委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級網絡,確定各級網絡工作人員118人;二是出台了《廣西教育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級網絡建設的實施方案》.明確了各級網絡人員職責;三是舉辦了2期班級心理委員培訓班.260人參加培訓。

三、廣泛普及宣傳心理健康知識

一是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和公選課,全院4000多名在校生選修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二是舉辦了“情緒管理與壓力緩解”、“心理健康讓你的生活更加美好”、“戀愛的智慧”、“我的理想―職業規劃展望”、“畢業生的焦慮心理調節”等20多場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和報告;三是共出版了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展板6塊,依托校園網,向大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在“心靈彩虹”BBS版區主持論壇討論與答疑.共發表12個主題.200多張帖。

四、開展心理健康谘詢

一是接待個別谘詢86人/次,團體谘詢18次,心理危機幹預8次;二是對2009級全日製專科學生、成人本專科學生有選擇地進行心理健康測試;三是建立健全學生心理檔案。

五、開展專題特色活動

一是開展了“5.25”心理健康教育係列活動月活動。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心理健康行為指導現場谘詢活動、“珍愛自我.感懷人生”主題心理征文比賽、“學會感恩,珍惜生命”主題教育班會、心理電影展播與賞析、“心語傳話筒”現場互動、心理委員培訓班、心理情景劇比賽等活動,提升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認識。二是開展了學院2009年“消除性別暴力,建立平等關係”的“16日行動”係列活動。主要活動形式包含:啟動“16日行動”簽字儀式;開設“消除性別暴力.建立平等關係”專題講座;舉辦預防艾滋病“白絲帶”宣傳活動;舉辦“消除性別暴力,建立平等關係”專題漫畫展覽;與兄弟院校舉辦“消除性別暴力.建立平等關係”的座談會。

(伍鍾玉)

群團與計生工作

教代會工作

教職工代表大會(以下簡稱“教代會”)是學校管理體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職工行使民主權利和民主管理學校的基本形式。

廣西教育學院建立教代會製度已經二十多年。第一屆教代會於1988年6月18日召開.同時也是學院第二屆工會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此後,廣西教育學院教代會和工代會同時舉行,代表的身份是雙重的,既是教代會代表,又是工代會代表。學院教代會在院黨委領導下,在學院行政和廣大教職工的支持下.全體代表共同努力.緊密圍繞學院中心任務,認真履行教代會聽取討論、審議通過、討論決定、民主評議四項職權.在推進學院民主政治建設、保證學院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調動教職工積極性、維護學院穩定、促進學院的改革與發展等方麵,做了大量工作,發揮了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管義懷)

工會工作

一、概述

廣西教育學院工會,全稱為廣西教育學院工會委員會,建立於1955年底。1982年1月16日召開學院第一次工會會員大會。2008年6月12-13日,廣西教育學院召開第六屆第一次工會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由11人組成的新一屆工會委員會.管義懷任主席.何斌任兼職副主席.黃偉新任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同年10月.學院工會第二屆職工委員會成立,黃曉、郭瓏分別任正副主任。

2009年,廣西教育學院工會有會員353人,其中在編在職和人事代理教職工會員312人。設有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和女教職工委員會。全院共有22個工會小組。

學院工會堅持全心全意為教學科研和教職工服務,緊密圍繞學院中心任務,認真履行工會維護、參與、建設、教育四項職能,積極開展各項活動,努力為教職工辦實事,在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和學院整體利益、促進學院民主管理、加強師德建設、推進“三育人”工作、開展文體活動,做好信訪、調解、幫扶等方麵做了許多工作,對學院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起到了黨聯係教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

二、開展工會各項工作

(一)組織建設方麵

1.堅持開展職工小家建設活動。通過開展以總結教學科研工作、文化宣傳、體育健身、聯誼、獻愛心、送溫暖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推進職工小家建設,達到團結教職工、凝聚力量、促進工作的目的。評選表彰了2006-2008年度先進職工小家和“工會積極分子”.中文係等6個工會小組被評為職工小家一等獎.圖書館等12個工會小組被評為職工小家二等獎;韋堅等95人被評為“工會積極分子”。

2.注重對文書檔案的管理。會員名冊完整.來文、重要來電、來訪以及發文等都有記錄、台賬;會議、重大活動以及俱樂部的使用、物品借還等有記錄;每學期整理文書檔案,相關文稿、圖片等資料齊全;年底完成全年大事記編撰;建立有電子台賬、電子檔案和各類文檔目錄。重要文書檔案移交學院檔案室保管。

(二)工會權益保障工作

1.堅持民主管理製度。通過召開教代會,繼續推進校務公開工作和民主管理工作。12月份召開教代會五屆三次會議,院長容本鎮作《關於貫徹落實學院第一次黨代會精神的幾個問題》專題報告,副廳級調研員羅勇岐作《廣西教育學院危舊房改住房改造工作》專題報告。教代會的召開確保了廣大教職工知院情、議院事.發揮主人翁精神,共同為學院的改革發展獻計獻策。

2.堅持開展幫困送溫暖活動。在元旦、春節、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等傳統節日期間,慰問了全院在職教職工,走訪慰問勞模以及離退休院領導、工會領導。堅持慰問因病住院和生小孩的教職工。組織教職工購買“愛心香蕉”約7. 5噸。協助6名教職工子弟辦理政府給予的低保手續。

3.做好教職工參加“廣西職工醫療互助保障計劃”續保工作。全院306人參保.其中續保275人.新保31人,共參保指定疾病351份,女職工安康150份。參保體現了學院教職工“團結友愛、互助互濟,多數職工幫少數職工、健康職工幫患病職工”的團結友愛精神。

4.推進教職工住房改善工作。 自治區人民政府2月底出台危舊房改住房改造政策.學院決定對本院北校區危舊房改住房進行改造後,工會及時在教職工中進行2次書麵調查.召開各相關樓棟住戶座談會9次,了解教職工對“危改”的願望、建議和意見,並將教職工的意見、建議整理後送到院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同時配合學院“危改”辦推選了各樓棟棟長、單元長,召開住戶大會,成立學院住戶代表委員會.選舉主任、副主任。

5.積極做好群眾來訪工作。特別是學院提出對危舊房改住房進行改造的重大舉措後,工會幹部認真接待教職工來訪、來電,從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維護學院和諧穩定大局出發.及時、耐心地予以答複、解釋和引導。

6.支持女工委開展工作。配合女工委引導女教職工積極投人到“三育人”活動中去;支持女工委組織女教職工在“三八”節期間開展郊遊聯誼活動;支持女工委組織首批共55位女教職工進行婦檢;堅持慰問初當父母的教職工;“六一”期間慰問教職工子弟70多人。

(三)工會經費收繳及經審工作

1.完成工會經費的收繳工作。全年上繳工會經費169296. 75元,完成年初自治區教育工會下達的目標任務。全年學院撥付給工會的工會經費為184869. 08元。

2.編製預決算方案。上半年編製預算初步方案,並召開工會委員會、經費審查委員會會議,對預算初步方案進行會議討論審定。經費使用基本按照預算執行。年終進行決算,並在工會委員擴大會議上通報。

(四)工會自身建設工作

1.開展豐富多彩活動。舉辦送溫暖活動、女教職工活動、氣排球比賽、“輝煌六十年、放歌新中國”朗誦比賽、合唱比賽;組織教職工代表隊參加區直駐豈高校氣排球、保齡球、撲克牌“拖拉機”等比賽,並獲得亞軍、第五名各1項。

2.堅持對工會幹部培訓。把工會幹部的教育培訓列人工會年度工作計劃。派出1位幹部出席廣西高校工會工作研討會第三屆年會,選派工會於部參加自治區教育工會舉辦的幹部培訓班、財務培訓班學習,累計達7人次。

3.堅持培養鍛煉學生幹事。本屆工會學生幹事一共10人.通過一年時間的鍛煉,提高了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

4.加大宣傳力度。共編輯出版了專題板報4版,係統介紹了院工會2009年所開展的主要工作。

5.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院黨委書記陳洛、院工會主席管義懷分別被自治區總工會授予“2005-2009年度全區工會財務工作榮譽積極分子”、 "2004-2008年度全區職工醫療互助保障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院工會、女工委分別獲得區直駐豈高校工會工作競賽二等獎、女教職工工作考核三等獎,獲區直駐豈高校工會財務工作競賽一等獎,經審工作競賽考核一等獎。

(五)配合學院開展有關工作

1.加強教職工隊伍建設,推進教職工素質提高。下半年開展院第四屆‘“三育人”先進工作者評選表彰工作,周本良等15位教職工受到了表彰;啟動了青年教師師德論壇工作。

2.校園安全文明建設。學院獲得2009年廣西高校安全文明進步獎。

(管義懷)

廣西教育學院召開第五屆教職工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

2009年12月29日.廣西教育學院第五屆教職工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廣西教育大廈多功能廳召開。學院黨委書記陳洛,黨委副書記、院長容本鎮,黨委副書記衛榮凡、羅家玲,副院長唐曉萍、潘慧、王興輝,副廳級調研員羅勇岐和全體正式代表出席了會議.學院原領導作為特邀代表參加了會議.學院非正式代表的處級幹部、正高職稱教工、工會委員列席了會議。大會由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衛榮凡主持。

院工會主席管義懷主持預備會,並就召開教代會五屆三次會議的主要議題及補選、增選代表以及本次會議主席團組成建議名單的情況進行了說明。預備會通過了大會主席團成員建議名單。

院黨委副書記羅家玲宣讀了學院《關於表彰廣西教育學院第四屆‘三育人’先進工作者的決定》,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的院領導為獲獎者頒發了榮譽證書和獎金。

院長容本鎮向大會作《關於貫徹落實學院第一次黨代會精神的幾個問題》的專題報告。容院長在報告中明確了學院的定位:“立足廣西,麵向泛珠三角和泛北部灣經濟區,以普通本科教育為主,適度發展高職高專教育,積極發展繼續教育,著力培養文化、教育、信息、商旅等現代服務業應用型人才,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具有鮮明區域性特色和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特色的教學型普通本科院校”;闡述了學院發展思路和今後的工作任務;號召和要求全院教職工“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學院第一次黨代會精神.認真理解和把握黨代會提出的學院的發展定位、發展思路、奮鬥目標和工作任務.要在學院黨委的領導下.統一思想,團結協作,致力改革創新.推動科學發展.為建設與時俱進特色明顯的廣西教育學院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