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李勤明
由10位中青年作家聯手創作的作品集《楓葉文叢》終於問世,真是令人高興振奮。專門為中青年作家出係列叢書,這在我市文學史上尚屬首次。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已把“日新月異”作為動詞來理解了。大連市,無論從微觀到宏觀,還是從個人到社會,都在切切實實地日新月異地變化著。這種變化,感動著作家,於是直抒胸臆,歌唱詠歎,湧現出頗具地方特色的大連作家群。其中,中青年是一批極具潛質的生力軍。他(她)們身上少有那種不幸年月的痕跡,而多以新的麵貌活躍在文壇。他(她)們是業餘作家,紮根在現實生活當中,戰鬥在第一線。火熱的生活引發著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假惡醜的討伐。他(她)們那種孜孜不倦,筆耕不輟,貼近現實,反映時代主旋律的進取精神,著實令人值得為之鼓與呼。
這10本書是:《海狼》(徐鐸)《輝煌》(劉汝達)《藍鳥》(孫甲仁)《龍頭舢板》(安端)《離婚》(王曉峰)《第二道風景》(崔梅)《鄉情賦》(修成囯)《大海角鬥士》(於貴華)《悠悠琴思》(杜敏)《寺兒溝的訴說》(李國勝)。
由於每個作者的經曆學識修養心理氣質以至愛好興趣的不同,所選擇的題材視角語言風格手法亦不同。如徐鐸劉汝達善於從生活裏提煉語言,表現勞動者和大自然相爭又相依的關係,親切而生動;如孫甲仁安端王曉峰表現生活故事時那種略帶現代意味的觀察敘述方法,就頗具特色;如崔梅直麵人生,發掘普通人身上閃光的佼佼事跡,表現了作家的責任感;如修成國,以樸實無華的語言,表達了對故鄉深情的懷戀;如於貴華的報告文學,尤其是.小說,表現了他對人物刻畫和描寫達到了相當的功力;如社敏以女性的觀察和體驗,表現了普通人的兒女情,家務事,細膩而有韻味;如李國勝,雖是剛剛邁進文學大門,但他對社會有廣泛的觀察和思考,又有豐富的人生閱曆。書中對他那段知青生活的回憶,正像書中那張黑白照片,給人以滄桑的感動。如果他能在文學手段上多下功夫,未來的寫作前途當會更燦爛
.不可否認,這些新人新作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稚嫩之處。這不可怕,因為成熟大都從稚嫩而來。新的戰士,經過磨煉,終將成為能征善戰的將軍。
為出好這套叢書,大連市作家協會作了大量的工作,值掙稱讚,尤其應該對大連出版社的支持和大連楓葉國際學校的讚助表示由衷的感謝!
10本書,10位作家還隻是一部分。大連地區本是個地靈人傑人才輩出的好地方。因此,希望能有第二套第三套……文叢再現。我們向10位作家表示祝賀!
我們期恃著文壇新人湧現!
我們期寺著更多更好的作品出世!
有感而發之言,謹以此為序。
199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