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驚天之盜(2 / 3)

據說大禹當年鑄成九鼎後,挑選出資質極佳的神衛十二人,傳授絕世神功《禹王訣》,並讓他們專司護衛神鼎。時隔一千多年,當年的十二神衛早已作古,但憑借《禹王訣》名氣及誓死護衛九州神鼎的忠誠,一批批神衛後人以及一些資質極佳被選中傳承《禹王訣》的人,漸漸發展成了一個門派,就是司鼎門。

司鼎門等級森嚴,按頭上所戴發冠來劃分等級職位高低,分為鐵冠、銅冠、銀冠、金冠、玉冠五等。其中,鐵冠為入門弟子,銅冠為入室弟子,銀冠則是關門弟子,金冠為門派中頭領和職士所戴,而玉冠隻有掌門和三大長老方可佩戴。其中有一類是冠上鑲玉的特殊所在,那是資質出眾,入門便由長老嫡傳的弟子則為鐵冠鑲玉,修為提高後便是銅冠鑲玉、銀冠鑲玉等。

起初,司鼎門僅僅隻是負責守衛神鼎,鼎到哪裏他們就跟到哪裏,隻要神鼎不被破壞即可,雖也受食王朝供奉,卻並不插手朝中事務,哪怕改朝換代都與他們無關。漸漸的,由於守衛神鼎的特殊性,司鼎門也掌握了一些朝中特權,這些特權不斷增大,到了最後,司鼎門的掌門雖是閑職,但隻要有需要,也可以位列朝堂,享受國師太宰一般的待遇。

司鼎門如今的掌門名叫姬嘯天,醉心於修練,不太願意過問朝堂之事,傳言其《禹王訣》已修練至第八重,修為已達合體期境界,天下雖大,卻鮮有敵手,隻是其一味癡迷修練,長期閉關不出,門中事務全權交落到三大長老手中,漸至門中弟子對這個掌門都有些淡忘了。

【注:本書修為等級劃分:煉氣期、築基期、金丹期、元嬰期、化神期、合體期、渡劫期、大乘期。普通武者分為後天武者和先天武者,先天武者相當於修真的煉氣期。煉氣期一般分為十層,築基期、金丹期、元嬰期、化神期、合體期、渡劫期、大乘期都分為初期、中期、後期,有時後期之後還有個大圓滿的顛峰階段。】

如今是多事之秋,三大長老經過商議,將值守神鼎的弟子人數由原來的一班四名弟增加到現在的一班八名弟子,而且每班必須搭配一名金冠頭領。

夜已漸深,一輪玄月斜掛半空,突然,神廟正殿的房頂之上似吹過一絲輕風,一劃即過,隻帶起了兩片落在瓦麵之上的落葉。但就是那麼一絲輕微的異動,殿內的金冠頭領陡地睜開了雙眼四處打量,而其他銀冠弟子卻無一人警覺,功力高下已可見一斑。金冠頭領一般來說必須是《禹王訣》已修練至第五重,修為達到金丹期以上者方可擔任,銀冠則隻需修至第三重,修為達到築基後期即可。別小看這中間隻有一重之差,論起實力來那可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也許是那一絲絲異樣的風實在是太輕了,也許是千百年來九州神鼎都平安無恙,司鼎門的警惕也有了那麼一點點鬆懈。但往往就是那麼一點點鬆懈,導致的後果卻是極其可怕的。

就在那名金冠頭領重新合上眼後不久,一縷肉眼幾乎看不到的青煙從正殿瓦麵的縫隙中一點點,一點點地緩緩飄落,隻落下半尺那青煙就消散於空氣之中,無色無味,讓人毫無查覺。僅僅隻是那麼三、四縷青煙落下,其中一名銀冠弟子身子一歪“咚”地一聲仰麵倒下神台。金冠頭領反應何等之快,刷一下抽出了平放於膝蓋之上的寶劍,彈身而起,離地四、五尺高,一招“巡顧八荒”使出,劍光疾閃,寒光披身抹罩,正是司鼎門絕技《禹王三錯劍》的起手勢。別看隻是起手勢,整套劍法精要一多半都包含在這一勢當中。

傳說禹王當年忙於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一套劍法,正是源於此傳說,經幾十代司鼎門掌門人修悟而得,與敵搏殺之時,主張不入門,即是不與敵正麵相遇,敵攻上,我攻下;敵擊下,我搶上;左來右閃,右來左進緊記的就是兩個字“閃、錯”,閃開敵人進攻,錯身而進,可在電光火石之間,製敵於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