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寫在前麵之一
克林頓沒去阿裏巴巴
馬雲和克林頓已經聊到午夜了。
馬雲心想,克林頓晚上9點來鍾剛到杭州,一路坐飛機很疲勞,怎麼還不累呢?
已經是午夜12點了,或者說9月10日的淩晨零點了。到12點零1分的時候,也就是9月10日的第1分鍾,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下榻的總統套房,突然燈滅了。
燈滅了?克林頓的房間燈滅了?!
然後,總統套房的門自己打開了。
一盒點了蠟燭、跳躍著燭光的蛋糕,由克林頓的助手們捧了進來。
克林頓站起來對馬雲說:生日快樂,傑克!
傑克是馬雲的英文名字。傑克·馬這才想起,10日是自己的生日。克林頓和助手們一起為傑克唱起了“生日快樂”。後來,馬雲對我說及與克林頓聊天的時候,克林頓的神情讓你感到,你是他現在最重要的人。對人的尊重,這是克林頓的一種魅力。
而我想,能夠感悟這種魅力的人,同樣是有魅力的。
克林頓對馬雲說:傑克,你到紐約一定要找我!
克林頓是被馬雲請來杭州作一次演講的。
克林頓演講的魅力和酬金,都是世界級新聞。9月12日的《經濟觀察報》有文章介紹拉斯維加斯的成功營銷,說:“它推銷的不是‘觀光’,不是‘賭博’,而是‘借口’”!
譬如召開五千人的大會,有一個能使眾人雲集的理由:可以請到克林頓來飯店演講。
後來,9月19日李敖開始12天的神州文化之旅,在台灣居住57年第一次回大陸,要在北大、清華、複旦作3次演講。臨行前談及自己的演講,又是聰明地搬
出克林頓演講作比較。
克林頓的演講,已經是世界名牌。
克林頓應邀到杭州,到馬雲主辦的互聯網世界的“西湖論劍”來演講,不收費。
這是2005年9月10日。我參加會議前習慣去次洗手間,會議期間就不用出來了。尤其這天有克林頓的演講!我去洗手間“來也匆匆,去也衝衝”後衝將出來。一下煞住了。因為,前邊,離我不過1米多的前邊,悠悠地走著比爾·克林頓。
前後左右有著七八個高大保鏢,而克林頓如此優雅地走著,好像那前後左右是無人之境,好像他隻是在紐約州西切斯特郡他家宅邸的草坪上散步。
都是走向“西湖論劍”的會場,我跟著走上西切斯特郡的草坪——我隻好也優雅起來。我又不能衝到他前邊去。
馬雲說:在達沃斯開世界領袖峰會時街上隨便走走一抬頭就是一個領袖。他多希望有一天杭州也像達沃斯。那麼,至少在9月10日的杭州,我
一抬頭就看見一個克林頓。馬雲上台介紹克林頓當總統時,正式提出信息高速公路建設計劃,推廣互聯網:這位為互聯網作出如此多貢獻的人,把世界所有的人連接到一起,他就是——比爾·克林頓!
克林頓講到互聯網使信息民主化,讓全世界的人走到一起,是互相合作的工具。海嘯襲擊東南亞的時候,美國有1/3的人捐款,一半是通過互聯網捐助的。講到世界上大多數問題,是沒有分享造成的。沒有分享信息,沒有分享教育,沒有分享醫療,沒有分享責任,沒有分享技術,沒有分享價值觀,沒有分享經濟增長的機會。
克林頓用很大的篇幅將環境和能源,說節能可以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說如果他是年輕的中國企業家,他一定從事太陽能行業。
在場的一些聽眾高高舉起克林頓的自傳。克林頓說如果沒有互聯網,他寫這本書要多花兩三個月。政府為互聯網提供一個法律的框架,互聯網就是企業家的樂園。
克林頓說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互聯網的使用,可以使中國更平衡地崛起,有一個更穩定的環境。他向舉起他自傳的聽眾們說,一會兒他給大家簽名。
克林頓在演講中,提到明天,是“9·11”。
第二天,9月11日,杭州各報都報道了克林頓的演講。但是我奇怪怎麼都漏了一句在我看來最關鍵的話:杭州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美麗的城市。
難道是我聽錯了?可是我的記錄上清清楚楚地寫著這句話。
克林頓演講的魅力,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尤其他不當總統後對愛滋病,對世界貧窮地區孩童的投入。不過我想,今日克林頓的魅力,或許在他還是一個小男孩的時候就注定了。那時,這個尋常百姓家的男孩就說:我要當美國總統。
沒有人會相信這種瘋話。
後來,他遇到了中國的一個叫馬雲的“瘋子”,一個自稱不I也不T的人居然要建互聯網站。這兩個人坐在台上對話的時候,一個好像天生的總統,一個是“無藥可救”的頑童。但是倆人能坐到一起,因為同樣地有“瘋子”的激情和創意,和觀照天下的魅力。克林頓坐在沙發裏,一條腿高高地擱在另一條腿上,這種瀟灑而不失優雅裏,有一份主宰的自信,好像那沙發是他家裏的,好像他一直就坐在這隻沙發裏。
馬雲把克林頓搬到杭州“西湖論劍”的這隻沙發上,台下的杭州人,用各自的眼睛從各自的角度,看到了很多。
克林頓給讀者一一簽名後,本來要去阿裏巴巴公司。公司總部在早上9點就把紅地毯鋪上了。總部所在的馬路也實行交通管製。但是克林頓沒有去。不是克林頓不去,是馬雲沒讓克林頓去,克林頓這是第一次來杭州。馬雲想,是杭州選擇了阿裏巴巴,阿裏巴巴也選擇了杭州。城市關照阿裏巴巴,阿裏巴巴也要關照城市。克林頓就這麼一點參觀的時間,是讓他看杭州,還是看阿裏巴巴?
杭州。
一個企業,如果有一位總統前來,這於企業,是怎樣的宣傳!
說得更白俗些,是怎樣的廣告。
但是,馬雲說沒有杭州就沒有阿裏巴巴。
馬雲帶克林頓走到湖濱路走向西湖邊。
克林頓說:這是不可思議的美麗!
他推開保鏢,走向熱情的杭州市民。
寫在前麵之二
因為杭州有你
“師傅!”我喊他。然後就覺得好像是孫悟空在喊唐僧。我一時心急不知道叫他什麼是好。他這個出機車司機怎麼講一口那麼夠味兒的英語?不像是在學校裏學的,這需要一個語境。或許現在的“海歸”也開起出租車了?中國發展之快,據說前幾年很希罕的”海歸”。有的已變成“海帶”(“海待”的諧音),就是從海外”歸來的待業者。
他正在接手機,是個國際長途。一位德國商人請他幫忙在杭州找一家液壓千斤頂廠。
“中德會談”一結束,他才能顧及坐在出租車後座上那個喊他“師傅”的人。
我想認識一下“師傅”,“師傅”說不行。後來嘛,答應我晚7點在飯店大堂見。善哉,善哉,OK,OK!
7點我一進大堂,糟了!哪一個是他呢?我隻見過他的後腦勺。我開始清點大堂裏每一個人。有一個人向我走來了,我不知道該不該向他笑,因為他到底是不是“師傅”呢?
他也沒怎麼與我招呼,因為他不知道我的名字,但他的眼神告訴我他認出我來了。
你怎麼認出了我呢?我弱智地問。
他說我在北山街攔車時他看一眼就記住了。他記英語就是這麼記的,幾乎講一遍就記住了。
我說及前幾天我剛看了杭州小孩用英文演唱《音樂之聲》的歌曲。他說巧了。下午他把我送到住地後,他在杭州國際大酒店門口看見一個老外手裏拿著一張紙,正不知所措。他停下車問這位“不知所措先生”:需要我幫忙嗎?當然,用他那嫻熟的英語。老外把紙遞給他看。他一看,那紙上寫的杭州大劇院的地址,把之江東路寫成了浙江東路。
他把老外送往大劇院,路上才知道這位是美國來杭州的《音樂之聲》演出方的經理。經理說太高興在杭州遇到英語這麼好的年輕人,下周一定要做他的車遊西湖。經理跟他要了張名片,中文名字“周震”兩字自然看不懂,那英文名字是一下記住了:JerryZhou。
又有老外朋友打手機:傑瑞(Jerry)!我的兩個美國朋友來了。她們是第一次來中國,又要請你帶她們去遊杭州。後天!我所以選擇了杭州,是因為杭州有你。
現在,這位“你”就坐在我的麵前。我覺得有點好笑,因為有“你”和我穿著同一款杭州的現代童話式的寬大的多口袋中褲。
他長著貨真價實的中國臉,但是講話半是中文半是英語,而且中轉英或英轉中,其間的切換自然得叫人感覺不出來。
我稱呼他也自然地從“師傅”切換到傑瑞。
傑瑞厚厚的名片夾,好像英文人名大字典,裏邊有不少是世界名牌的外方部門經理,或是這CEO、那CEO。
我想起2005年提前1年上任的西門子新CEO柯菲德,我對他一無所知,就知道他的—句名言:追求卓越,反對平庸,這是一個創新型社會的基礎。
建立這部“英文人名大字典”,開始傑瑞是“劃意去碰”。他在西湖邊上常常可以碰到一些老外,拿著杭州地圖。需要我幫助嗎?老外自然大喜。比老外還大喜的,是傑瑞自己。他付出服務,得到學口語的機會。
人生或許隻有兩種:創造機會還是等待機會。
傑瑞說他的偶像是阿裏巴巴的馬雲。馬雲當年為了學口語,老是到杭州的香格裏拉飯店門口去等候老外,為老外做導遊。傑瑞說他開出租帶老外,是收費的,而馬雲是免費的。但是,馬雲得到的一定比付出的多。沒有當年的免費導遊,馬雲的外語水平就不一定能使他快速了解世界,然後建起了阿裏巴巴。
傑瑞說杭州是一座升起的城市。對企業、對年輕人都充滿了機會。也是今天下午,他偶遇一位美國夫人。傑瑞送她一張名片,夫人一看,說她有傑瑞的名片,在電腦裏,說傑瑞是杭州最好的導遊!這位夫人是黃寶書公司總裁太太。有句話:革命時代人人手持紅寶書,信息時代人人手持黃寶書,也就是信息書。黃寶書是一家去年進入杭州的美方公司,總裁叫LyleWolf。Wolf是狼,Lyle,音同漢語的“來了”,所以他的中文名字就印著“狼來了”。意在告訴中國傳媒,這是真的狼來了。
我說傑瑞,你今天下午和我分手後就碰到這麼多事!
他說天天都這樣!老外找他的太多,他常常一下記不起來誰是誰,好像麵對靈隱寺裏的五百羅漢。
前不久他在平湖秋月,被一老外抱住,啪啪啪地直拍他的背。他被拍糊塗了,不明白這又是哪尊羅漢。老外說你忘啦?去年你帶我去靈隱寺!傑瑞開始用記憶碎片一點一點拚起完整的印象。哦,德國朋友!德國人說他今晨打的繞西湖一圈找他。沒找到。中午11點多又打的繞西湖找。還真找到了。
還是要傑端帶他們看杭州。
傑瑞說他其實就是把司機、導遊、翻譯三合一了。找他一個人就全解決了。另外他帶他們擊看杭州,不是光讓他們看,是不停地提問題讓他們參與。譬如帶他們去胡雪岩故居,指著那床問這是做什麼的。老外會回答睡覺,formakinglove。而他告訴他們:吸鴉片。
瑞典一本雜誌介紹傑瑞,題目叫:一個人的旅行社。
我說對呀,你完全可以自己辦一個旅行社。
他說不。因為他這塊海綿,還需要吸水。譬如他家洗手間裏永遠放著英語口語詞典.從頭翻到尾,從尾翻到頭,翻爛了,還要翻。都背。
我說這已經是興趣了。
他說不,是精神壓迫。
精衝壓迫?我又有點弱智地望著“師傅”。
他說是。他要把他這塊海綿吸水吸足了。
然後開旅行社?
不,然後就把這塊海綿扔了,換一塊大的海綿。我下一步要學外貿。我要為杭州樹一個品牌。
他說杭州是個風景旅遊城市,需要更多的年輕人把旅遊經濟做得更好,使杭州更有優勢。市裏提出要用更優良的服務和更好的環境讓大家“住在杭州、遊在杭州、學在杭州、創業在杭州”。他隻是響應。他不願意聽到有老外說:在杭州與人交流不方便。
傑瑞說:現在是地球村。我要當一名國際化的服務員。像馬雲那樣,打造杭州的國際化。
人類因為夢想而偉大,他說。
他的郵箱裏盡是有朋自遠方來的信息:老外們提前告知何時抵杭。他的信箱眶常有老外們寄來的各國明信片。他設身處地為異鄉他客著想,生怕日本朋友聽美式英語不方便,他就說日式英語,一字一頓重重的。
他說他不是導遊,是朋友。他與我談話,也是把我當作朋友,在我麵前釋放了他的精神壓力。他果然激揚起壓力釋放後的精氣神:劉翔說,世界有我,中國有我!我說,世界有中國,中國有杭州,杭州有我!
因為杭州有你!我想起剛才那位美國朋友給他的電話。
你寫杭州的書,書名有了嗎?他朋友般地關心起來。
還沒有。
那,就叫《夢西湖》。因為在杭州的,到杭州的人,都是懷著夢想來創業的,王國平就是!而西湖,就代表了杭州。
夢西湖?王蒙5月來杭州時,說杭州是他的夢中情人。我又想起好萊塢的造夢。杭州不用造夢,因為杭州本來就是夢。
因為,有很多的現代灰姑娘,或很多的中國傑瑞,會在杭州找到他們美麗的童話。
告別傑瑞,打開鳳凰台,看到布萊爾經過兩天緊張的中歐領導人會晤後,今天,9月6日,與北京的少年足球隊員切磋球技。這位英國首相穿著皮鞋係著領帶6次秀英倫足球的射門。然後穿上西服站到話筒前,講英中奧運合作,講2012年的奧運承辦國要從2008年的奧運承辦國手中接過奧運接力棒。
還有一則新聞,關於北京出租司機學英語迎奧運的。
地球村裏,皆是朋友。這是一個美麗的夢。
人類因為夢想而偉大。
第2天,9月7日,看到《錢江晚報》報道布萊爾6日下午走進了中央電視台,對話寧波諾丁漢大學學生。其中講到中國對外開放的程度越深,外界對中國的信心就越大。外界對中國的聯係、互動、認知越多,也就越理解中國。不理解就會害怕、恐懼,而越理解,人們對中國就越不會害怕。
要了解今日中國,或許可以去杭州西湖邊,去尋訪一個出租車司機。英文名字叫Jerry,傑瑞。
寫在前麵之三
西湖重
今年杭州的第一朵荷花開了。
這是杭州電視台都市報道的頭條新聞。
主持人建議市民到西泠橋邊,把荷花一天天長大的過程拍下來。
也就是這一天,2005年5月30日,杭州的《都市快報》有篇醒目的報道,叫做:《第一朵荷花開了》。
杭州的市花是桂花,並不是荷花。第一朵荷花引來的歡欣、熱鬧,叫我想起21世紀來臨前的千禧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