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開拓創新發明法(2 / 3)

這種采用不同思維方法,解決同一問題的發明,我們稱其為獨辟蹊徑的發明方法。

中國漢字的輸入方法在精英們的帶動下,紛紛獨辟蹊徑,現在已經發明了上百種的漢字輸入方法,有自然碼、區位碼、一元碼、漢字字型分類法……窗戶紙一捅就破,問題迎刃而解了,漢字輸入方法的困擾不但沒有成為中國科學技術的瓶頸,而且成為了中國的一大優勢,使中國的科技仿佛插上了豐滿的羽翼,展翅騰飛。

類似的例子簡直太多了,咱們僅就電腦的輸入法而言吧,現在科學家們又研究出了手寫輸入法,這種方法非常適用於文化水平低的人,無論你會不會五筆字型,無論你的發音是否準確,隻要你會寫字,你就能使用電腦;還有語音輸入法,隻要你會說話就可以,發音不準也無所謂,因為計算機會學習你的發聲,能將你的語音自動識別轉換為電腦裏的文字;對於圖片、照片,人們又發明了掃描輸入法,數碼像機輸入法,等等。所有這些不都是獨辟蹊徑發明法的實例嗎?

2004年6月26日據新華社北京電,王永民教授獨辟蹊徑,依托數字鍵盤又發明了一種新型的漢字輸入法。使手機的漢字輸入告別了“既繁且慢”的時代。

與五筆字型需要依托25個英文字母不同的是,數字漢字輸入法的編碼由0到9這10個數字組成,這就與手機、稅控機、收款機等設備的鍵盤特點吻合起來。在這個係統中,王教授一共開發出5種輸入方法,其中的“王碼9鍵”每分鍾最快可輸入100個漢字。而且這種方法擁有比五筆字型更簡便易學的優勢。其中的“高速五筆”可以在手機上快速輸入漢字和詞組,提高手機的漢字輸入效率,可想而知隨著“五筆高速”的普及,手機上網,手機聊天就會逐漸普及了。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太習慣使用一些常規方法,所以習慣使我們變得麻木了,所以我們要不斷地鍛煉自己的創意性思維,用獨辟蹊徑的方法思考問題,不能人雲亦雲。

我們過去使用的自動鉛筆在使用的時候容易炸鉛,而且寫幾個字之後就要按動筆的上端,放出筆鉛,這種鉛筆從我上學開始就是這樣的,一直沒有改進,然而台灣人研製出了一種彈道自動鉛筆,利用彈力推動筆芯自動向下移動,保證了書寫的流暢和速度,而且不炸鉛,一根鉛芯能抵得上過去的2.5根,非常方便。

再比如,人的腳部容易出汗,容易出汗的人還有腳臭,鞋裏麵老師濕漉漉的,很不舒服。人們常常想到的是治療汗腳,但是多少年來卻無計可施,效果不佳。沈陽的李鋒獨辟蹊徑,在鞋底的側麵開了許多孔,輕鬆解決了排汗問題,並獲得國家專利,他的奧特鞋遠銷世界各地。

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就是這樣,同樣是頭疼,但是原因有多種,可能是感冒,也可能是中風,還可能是高血壓,或者是睡眠不好,再或者可能是鼻炎導致大腦缺氧……所以學會發散性思維,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也許你就能有新的發現、新的發明、新的創造。

沒有最好,隻有更好,科學是沒有止境的,條條大道通羅馬。那麼就讓我們多開辟幾條大道吧;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那就讓我們多掌握幾把鑰匙吧。讓我們在科學的大道上奔馳吧,無數條寬闊的大道正在等待著我們。

三、打破陳規法——

奇怪的姆潘巴效應

姆潘巴是坦桑尼亞馬幹巴中學的學生。由於那裏地處赤道,所以很多學校為學生提供冰箱,學生可以在冰箱中自製冰激淩,用於消暑。一天,姆潘巴和另外一個學生同時製作冰激淩,姆潘巴的牛奶已經煮沸了,但是如果將煮沸的牛奶放涼要經過很長時間;而另外一個同學的牛奶還沒有來得及煮沸,兩個人都為了占有冰箱有限的空間,就分別將一杯涼牛奶和一杯熱牛奶一同放進了冰箱。一個半小時之後,他們一起打開冰箱,準備取出凍好的冰激淩美餐一頓。這時,姆潘巴驚喜地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悖常理的事情:自己煮沸的那杯牛奶已經全部凍成了冰激淩,而另一個沒有煮沸,溫度較低的牛奶卻仍然是稠稠的液體。

姆潘巴覺得很奇怪,怎麼會這樣呢?他將這個結果告訴給物理老師,期望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然而,物理教師想都沒想,直接回答道:“一定是你弄錯了,這樣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

為此姆潘巴回到家裏又進行了多次類似的實驗,結果都和在學校時的情形一樣,但是自己對此卻無法進行解釋。

後來,姆潘巴升入了高中,他拿這個令自己“大吃一驚”的怪問題再次請教高中的物理老師:“為什麼同樣重量的熱牛奶和冷牛奶同時放到冰箱中,熱牛奶會先結冰?”老師武斷地說:“我能給你的回答是,你一定弄錯了!”姆潘巴還想進一步解釋自己的問題,老師卻不耐煩地說:“你這是姆潘巴的物理!”

後來,一位從首都來的物理教授到姆潘巴所在的學校來講學,姆潘巴將冷牛奶和熱牛奶的問題以及自己後來進行的實驗,詳細地說給教授,並向教授請教。教授認真、詳細地聽取了姆潘巴的敘述。最後教授答應,保證回首都後親自做這個實驗,然後再告訴你結果。

這個消息傳開後,許多人都懷著好奇心做了這個實驗,結果和姆潘巴的實驗一樣,熱牛奶比冷牛奶先結冰,教授的實驗也毫無疑問地證實了這一點。這就是著名的“姆潘巴效應”,一個由中學生發現的,由中學生的名字命名的一個“效應”。

這個效應後來被列為當今世界97個物理難題之一。近年來一些科學家基於物理定律不能解釋這種奇異的現象,便開始從其他方麵下手尋找原因,科學家們已成功地分離出在較高溫度下形成冰晶的一種細菌,如果這個科學之謎被揭開的話,將會導致出現一種速凍的新技術。

這種不依賴於現有科學原理或現有科學技術,在科學技術上獲得新的突破或新的發明的方法,就是打破陳規發明法。科學發明和發現很多時候其實是一種敏銳的科學反應和科學習慣。姆潘巴在向教授提出這個問題之前已經問過初中和高中的物理老師,為什麼他們沒有經過大腦過濾就否定了姆潘巴呢?為什麼他們沒有認真地對待一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呢?因為他們缺乏科學的敏銳思考和科學的快速反應,因為他們沒有科學家的科學習慣。這就是一個老師和一個大師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