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黨在新的曆史時期能夠為群眾辦事,辦好事,防止“無籽西瓜的鬧劇”再度重演,我們必須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必須緊密結合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緊密結合維護和發展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緊密結合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來進行。不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我們就難以更好地為廣大人民謀利益;不把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我們就很難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能否真正地,踏踏實實地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是檢驗一個幹部的試金石。
“寫得太好了。寫得太好了。“李芒看著這篇評論,讚不絕口。他佩服鄭京生的為人,佩服他的學識,現在,更佩服他的文筆。他竟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這篇文章送到省報頭版頭條發表,還加了編者按,配發了評論,可見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李芒把省報收好,想著這張報紙,會在清田市,東都市,乃至全省,引起多麼大的波瀾……
下午,李芒接到通知,讓他四點鍾準時參加在東都市委禮堂召開的東都市領導幹部大會,會議的內容沒有告訴。三點鍾,他乘車從清田市政府出發,到了東都市委禮堂,是三點五十七分。門前已經停了百十輛各縣市、各部門領導幹部的小汽車。進會場門口,需要簽到。他掏出筆來在清田市出席會議人員名字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剛要轉身,崔廣大快步地走了過來,他衝李芒說道:“你把我的名字也簽上吧。”
李芒看崔廣大,他臉上近來常見到的那種高傲的、不可一世的神情已經蕩然無存。他的臉有些發黃,精神頭不足,像似昨夜沒睡好覺似的。李芒沒有多想,在自己的名字後麵寫下了崔廣大三個字,然後收起筆,快步進了禮堂。
市委禮堂是六十年代的建築,不是很大。東都市的縣級幹部一千多人,已經把禮堂坐得滿滿的。李芒來得較晚,隻好在後排找了個空座坐下。他往左右看看,崔廣大也在他的西側找了個空位坐下。他們倆離得並不遠,中間隔了四個人。會議還沒有開始,滿禮堂都是煙霧。手機、呼機響個不停,年前的幹部們聚在一起,也是議論紛紛。有消息靈通的人傳出了會議的主題:省委交流了市委書記,今天新書記到任。
四點鍾會議準時開始。與以往的會議有所不同,這次會議沒有橫額,也沒設領導席位,主席台上隻擺了一個長條的桌子,還有三把椅子,放了三個話筒。市委秘書長開會前先告訴大家關掉手機、呼機,保持會場的紀律。他說完,所有人的目光都一齊射向主席台側麵的那個休息室。從裏麵走出了三個人。走在前麵的那個人大家都認識,他是東都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海東,後麵的兩個人都很年輕,大家都不認得。但李芒認出中間的一位,那就是張京生。雖然離得較遠,他還是清清楚楚地認出來了。他的心裏不由得一陣緊張,鄭京生來幹什麼呢?莫非他……
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海生主持會議:“請同誌們坐好,現在開始開會。今天我們召開東都市領導幹部大會,會議的主題是公布省委對東都市委主要領導同誌調整決定。下麵請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王向東同誌代表省委公布決定。”
坐在東側的那個有四十多歲的年輕幹部站了起來,向大家點點頭,做了一下示意,然後坐下,拿也一份文件,大聲地念了起來:“省委決定:任命鄭京生同誌為東都市委委員、常委、書記。決定免去金海波同誌的東都市委委員、常委、書記職務,異地交流,另有任用。”
說到這,年輕的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停了下來,看看下麵的會場,會場很靜很靜,一千多人坐在那裏,靜得沒有一點聲音,這也是多年來少見的。他從公文包裏拿出一張打印好的稿子,繼續說道:“下麵,我代表省委,向大家介紹一下鄭京生同誌簡曆。鄭京生,男,一九五六年生,北京市人。一九七四年中學畢業後上山下鄉,一九七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七七年參加高考,考入北京B大學中文係,任班級黨支部書記,係學生會主席。一九八二年大學畢業後獲文學學士學位。並作為年輕後備幹部,進入中央黨校學習。後任公社黨委副書記、書記,縣委副書記、書記。一九八六年考入清華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班。一九八九年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任副市長,常務副市長、市委副書記。一九九五年被國家外派,赴美國加州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一九九八年在美國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並出版個人專著。同年回國後,在中央某部掛職鍛煉一年。後任省委政策研究室常務副主任(正廳級)。省委認為:鄭京生同誌具有較高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水平,政治立場堅定,又紅又專。他不僅年輕,高學曆,且有多方麵的基層工作經驗。他為人正派,清正廉潔,是東都市委書記的合適人選。省委希望東都市廣大幹部,緊密團結在市委周圍,上下努力,苦幹實幹,為東都市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王副部長講完話,會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李芒十分高興地鼓著掌。他用目光向西側看去,隻見崔廣大臉色蒼白,汗珠子順著鬢角流了下來,他竟是全然不知,呆呆地坐在那裏,麵無表情,兩眼直勾勾地射向主席台。
主持會議的張市長大聲說道:“下麵請新任市委書記鄭京生同誌講話,大家鼓掌歡迎。”
台下又是一片熱烈的掌聲。
鄭京生站了起來。他穿著深藍色的西裝,白襯衣,紅領帶,他向大家深深地敬了個禮,他沒有拿稿,對著話筒講了起來:“同誌們,首先,我感謝省委對我的任命。也感謝大家對我的歡迎。能到東都市來,和大家一道工作,這是一件十分難得的事情。我知道:我們東都市是一座有著悠久曆史的文化古城。這裏人傑地靈,曾出過許多重要人物。東都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經濟發展潛力巨大。改革開放以來,東都市三百萬人民,在黨中央和省委的正確領導下,齊心協力,艱苦奮鬥,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今天,我能和東都市委班子成員在一起共事,為東都未來的發展做出新貢獻,感到十分的高興。我也清楚地知道:我們的前途雖然光明,我們的目標雖然宏偉,但我們麵前仍然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困難。我們要深化改革,促進經濟更快發展,要保持東都地區社會的穩定,要使東都市三百萬人民的日子越過越好,任重而道遠。我深信:隻要我們緊密團結在以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認真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緊緊依靠東都市廣大幹部群眾,堅定信心,克服困難,少說空話,多幹實事,廉潔自律,勤政為民,我們就一定能夠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把東都建設得更加美好!”
鄭京生的講話,贏得了一陣長時間的熱烈掌聲。李芒把雙手拍得有些發疼,他又用目光看看西側,崔廣大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離開了會場,他的座位空空的。
散會了。當李芒走出市委禮堂的時候,天已經是全黑了。半彎新月,不知是什麼時候已經爬到了東方的天際,把柔和的月色,撒滿了這座古城。華燈初放,滿月潔白。高樓、樹木、道路、草坪都被厚厚的白雪所覆蓋。在滿街燈火的照耀下,雪是那樣的潔白,給人一種無比純潔的感覺。然而,隻要你認真地細看,就會發現,經過一天來城市的喧鬧,皚皚的白雪上麵,已經落滿了細小的,一眼就能看得到的斑斑塵埃……
這小年的鞭炮聲響起來,一陣接著一陣,震耳欲聾。各色各樣的禮花、煙火騰空而起,五顏六色,把東都市的夜空裝扮得絢麗多彩。遠遠望去,東都市的那座千年古塔,在月色白雪的映襯下,顯得更加莊重與雄偉。
2001.4.1----2001.6.7
寫於遼陽家中
2001.9.1----2001.9.20
修改於遼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