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漫步在大壩上,聽庫水拍岸,望遠山蒼茫,心潮難平。創業維艱,偉業輝煌。當年的十萬轉業官兵和先期的數千名老鐵道兵,以及後來的支邊青年、城市知青,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奮鬥,獻給祖國的不僅是一個安穩天下的中華大糧倉,還有一種永世長存的北大荒精神,那是一個偉大民族不朽的靈魂!

在八五○采訪,我知道了王震將軍在這裏點燃開發北大荒的第一把荒火,這裏是一大批國營農場的“孵化器”。

1954年秋天,擔任鐵道兵司令員的王震來到黑龍江省湯原縣,看望在山野裏施工的戰士。他對隨行的人說:“民以食為天,種地打糧是第一位的工作。我主張把大批複員軍人留下來,在這裏辦農場,為國家多生產糧食!”

就在那一年,他親自帶隊踏查原野。赤腳涉河,風餐露宿,蚊蟲撲麵,野狼出沒,他等閑視之。紅旗揮舞處,神話般地聳起新中國最大的國營農場群落。

他委派自己的老戰友、鐵道兵副師長餘友清,以鐵道兵八五○五部隊的500多名複轉官兵為骨幹創建了八五○農場。接著,他又讓八五○農場“母雞下蛋”,以“八”字頭在完達山南北的密山、虎林、寶清、饒河縣地域組建了十多個大型農場。

在一次王震主持召開的場長會上,他說:“快過年了,我送大家一幅對聯。上聯是:密虎寶饒,千裏沃野變良田。下聯是:完達山下,英雄建國立家園。橫批是:艱苦創業。”

其實,那次在八五○采訪了許多軍墾老戰士,可惜還有許多故事沒能寫進那篇短文。當時覺得欠了這些老戰士一個情,現在終於可以還願了。

這次采訪,當地詩人、場武裝部長齊長春的詩句,成了我前進的鼓點:

走進這部

厚重的曆史

我的目光

像一把陳舊的拓荒犁

拉開曆久彌新的往事

翻開那一頁頁

塵封的記憶

泛起灼燙和嶄新的漣漪

沿著拓荒者的足跡

借著想象的翅膀

看到一幕幕動人心魄的大戲……

本來一年前八五○農場的張衛華書記就發出了邀請,他說到2015年八五○農場創建60年了,他們非常希望我能為老一代創業者寫一本書。也許我來的不是時候,多年少見的暴風雪跟隨著來到這片土地,那幾天虎林一帶連續降雪。接著“大煙炮”刮了起來,漫天昏暗,不見天日,風雪拍打賓館的窗戶,呼號之聲不絕於耳,我感慨萬千。

我想,也許這正是一個機會,這一回就可真實體驗當年的墾荒就是在怎樣惡劣的天氣條件下進入戰場的了。我采訪的老戰士說,當年我們進荒原搭帳篷時,也在這個季節,風雪比這大多了,這隻能算“小煙炮”!於是我振奮起來,窗外的風聲成了我聽老故事的最好伴奏。我也頂著風雪走近雲山水庫,走進農墾新村,推開久違的老戰士的房門,撲麵而來的是一股滲人心脾的熱浪!我來的正是時候。

雨果這樣說過:“曆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反映過去的倒影,曆史不應該成為記憶的負擔,而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一把萬能的鑰匙,應從曆史知識寶庫中得到智慧的啟迪,否則將重犯曆史性的錯誤。隻有把曆史印在腦海裏,吃在心裏,變為自己的,我們才能和曆史一起進入永恒。不然,我們就將成為曆史潮流的掉隊者,殘酷的現實已經雄辯地的告訴我們,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這次到八五○,我就是想寫這樣一部書。

我為這篇文章命題為:紅星閃閃傳萬代。

因為王震將軍曾命名這個農場叫“紅星”,因為這個農場的創業者的誓言是:

一顆紅星頭上戴,

革命紅旗掛兩邊。

紅旗指處冰雪化,

定叫大荒換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