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黨委副書記張昭宏說,“顧全大局”是我們場的好傳統,建場初期,我們八五○援建了一批“八”字頭的農場,要人給人要物給物。後來還派幹部支援新疆、內蒙、青海建設國營農場、建設農墾醫院。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我們的職工寧肯自己餓肚子,也完成國家的糧食征購任務。現在我們服從大局是要在世界糧食戰爭中戰無不勝。基辛格說過這樣的話:如果你控製了石油,你就控製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製了糧食,你就控製了所有的人。當今世界關於糧食的暗戰,也從來沒有停止過。習近平總書記說:“解決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為了保衛國家的糧食安全,北大荒人必須承擔更大的責任;同樣保證人民的食品安全,在發展中保證生態的安全,我們仍然責任重大。我們每一個八五○農場的幹部職工努力做保衛“三大安全”的戰士。
年青的副場長賈春水對我說,“軍墾第一場”的創業者那一個不是“無私奉獻”典範?老紅軍餘友清身先士卒以苦為樂,四川大學畢業生、建場六人小組成員之一的女技術員楊淑雲曆經磨難癡心不改,98歲的轉業老戰士郭德福不記名利六十年如一日獻身農場發展,他們永遠是我們這一代的人生榜樣。在生產和生活條件極大改善的今天,我們還有要發揚這種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精神,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我們的頭腦,先公後私、先人後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應該成為我們新一代農墾人的品格。
黨委書記張衛華還要更深的思考,他說我們繼承傳統,也要有所揚棄。軍墾出身的幹部職工隊伍覺悟高、組織紀律性強,一聲令下能打勝仗。這是我們創造曆史輝煌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市場觀念不強,難以擺脫國有體製的束縛,在經營體製轉型期動蕩徘徊也是事實。這就需要我們始終要把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改革創新當做中心工作。他還說,墾區也曾是極左路線的重災區,文化人在此經曆流放的苦難,生產糧食的福地也餓死過人,黑土地裏浸過血淚,還埋著先賢們的忠骨。我們不能回避這段悲劇曆史,不忘記過去,是為了不再發生。
在我離開八五○的那一天,下了一場喜人的春雨。樹葉由嫩綠變成了深綠,紫色的丁香花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已經播下種子和插上了秧苗的大地,升騰著盎然生機。
一個甲子六十年,正是一個人從嬰兒到少年青年老年的過程;一個農場六十年,從點火開荒刀耕火種到機械化現代化,是創業者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奮鬥,是後來者的前赴後繼、勇往直前的跟進。這是一支高舉紅旗追逐夢想的隊伍,前行者“一顆紅星頭上戴”,披荊斬棘,變荒原為糧倉,獻青春獻終身獻子孫;後來者心懷強國富民的壯誌,在先輩灑下鮮血和汗水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收獲輝煌。他們在紅星照耀的現代化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我多麼地愛你,這片紅星照耀的土地!
我多麼地愛你們,頭戴紅星和心懷紅星的人們!
臨別前,我向紅星城的建設者提了個建議,可以在星城公園裏安放兩塊巨石,在其上刻下聶紺弩的《北大荒歌》和郭小川的《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
因為,這兩首詩都是在八五○孕育或完成的。而且這兩首詩中洋溢的偉大的北大荒精神——
“是筆永恒的財產啊,而且是生活的指針!”
2014年12月——21015年5月 虎林——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