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先生的吩咐,柳三變也不怕母親的盯梢,放心跑出書房去。此時正是盛夏,地上豸蟲走獸,樹上蟬嘶鳥鳴,好不熱鬧。若是以前,柳三變肯定會跑到院後的小樹林裏逮些小蟲獸來玩。不過由於上一次跟六哥柳三接在捉蟬玩的時候,六哥說看到了什麼“人麵蟬”,驚恐之餘將柳三變推入水塘裏。柳三變雖然被及時救了起來,後來還是逃不過母親林氏一頓打。林氏認定是柳三變頑劣不聽教,竟瞞著大人去戲水,她可不信什麼“人麵蟬”之說,以為是三接想護著七弟而編造出來的籍口。
總之這事鬧得柳三變很不開心,最近他也不去找五哥六哥他們玩了,唯有去後院找丫鬟們嬉鬧。由於柳三變見人總“姐姐前姐姐後”的叫得甜,那些丫鬟對他喜歡得緊,也願意陪他玩,看到他總得開個玩笑:“七少爺,今天怎麼又來了?夫人剛剛還吩咐奴婢逮你來哩!”
柳三變和她們鬧多了也不怕,哈哈笑道:“姐姐又來騙我,我娘剛叫我來給姐姐送東西呢。”
“胡說,夫人怎麼可能讓你給奴婢送東西?”
柳三變從衣袋裏拿出一塊甜糕點,討好道:“瞧,這不是!”
每一次柳三變來玩時都要帶點小禮貌什麼的,有時是他省下來沒吃的點心,有時是他親手捉的響蟬,而那些丫鬟侍女許多都是年紀輕輕的丫頭少女而已,對他的這些小禮貌自然十分喜歡,更是對這六歲的孩童又親又咬,當成心肝寶貝兒來疼。
柳三變最喜歡去的是一個叫蓮英的丫鬟房裏,如果有空溜出來,他總要到蓮英那兒坐坐去。這一次也不例外,李老先生給他“解放”,他立刻就奔蓮英這來了。
這蓮英是個十七歲的少女,十六歲才進了柳府當下人,之前一直跟著老父親在江湖上說書賣藝,後來老父親故世了,她舉目無親才賣身當了丫鬟。她有一個本事就是“講故”,平常有空就在房裏開“講故大會”,她說的故事一般是民間口誦相傳的誌怪故事,書上都未必能讀得到,更別說那些沒讀過書的下人了。所以每次“講故大會”她的房間裏都會聚滿了一大群丫鬟侍女,大家都來聽那些神奇怪異的故事,而柳三變也是這些忠實聽觀之一。
這次柳三變趕到蓮英房裏時,發現裏麵嘻嘻鬧鬧的,貌似有不少人。柳三變心中一喜,知道這次是來對時間了!
推門進去,發現裏麵果然已聚集了七八個丫鬟,而大師蓮英正盤足坐在床上閉目養神。
眾丫鬟看到柳三變闖進來,上前又是抱又是捏玩弄了一陣,笑道:“喲,七少爺,你今天不是拜了先生了嗎,怎麼還有空來這裏閑混啊?若要讓夫人知道了,定要打爛你屁股的!”
柳三變笑著回了一句:“你們在這裏偷懶,我告訴娘,讓她將你們的屁股都打爛!”
眾丫鬟都笑了,個個啐罵:“要是你真敢說,以後再不理你!”嘴裏是罵著,不過仍是將他拉過來,順便帶上門。
柳三變三兩下手腳爬上床,搖了搖蓮英的手,甜甜叫了聲:“蓮英姐姐!”
蓮英睜開眼看了他一眼,微笑道:“七少爺來了,那好吧,我們開始講故事啦。”
柳三變眨著眼睛,興奮道:“好呀好呀,姐姐今天要講什麼故事?”
“是什麼故事待會聽了便知,不過你個小搗蛋先給我到旁邊坐好!”蓮英看到這孩童膩在自己身上沒有離開的意思,便聳了聳他。
“就這樣靠著罷。”柳三變撒嬌賴著她不肯走,頭枕在蓮英結實的大腿上,聞著她身上的味道兒,感覺非常舒服自在。
蓮英見他不肯走,也不太在意,畢竟對方隻是個小孩而已。她笑了笑,叮囑道:“那也行,不過你得給我安分點,不要像毛蟲一樣動來動去的惹人心煩。”
柳三變道:“我不動就是。”
蓮英看看周圍人都坐好了,正睜著眼睛等她開講。她理了理嗓子,舉起兩片硬木牌“梆梆梆”敲了三下,說道:“今天,小女子就給諸位客官講一個牛郎與織女的故事!人間之恩愛糾纏相信大家都聽得多了,卻不知道那人與仙之間的愛戀大家聽過沒有?”
牛郎織女的典故在詩文多有記載,流傳甚廣。隻是床前那些都是沒有讀過書並且是自小入府為婢的小丫頭,蓮英料想她們未必就聽過這故事。
她看了一眼旁人,果然見她們均有好奇之色,微微一笑道:“這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就是人與仙相戀的故事。說是從前有個村子,村裏有一名放牛的少年,他的名字就叫做牛郎。有一天,牛郎帶著他那頭老水牛來到一個小山丘放牧,他將牛綁在樹上,自己就蹺著腿躲在樹蔭裏呼呼睡了起來。等他一覺睡醒時發現天色已暗,牛郎就打算回去了,結束這一天的放牧。然而在他打算離開的時候,卻聽到不遠處有人的打鬧聲音,牛郎按捺不住好奇便偷偷跑過去看看,這一看卻將他驚傻了,你們猜他看到了什麼?”
眾丫鬟議論紛紛,卻都猜偏了,蓮英接著道:“他看到了一條小河,而在河裏麵,正有七位貌美絕倫、編纖嫋嫋的女子在洗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