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猴盜 第三章
是的,它是一隻猴盜。
三年前,黃山腳下一個集市上,來了一個禿頂胖老頭,―根辮了一隻有老鼠甩巴長,他眼皮浮腫,酒糟鼻,左足有些跛,腰帶上歪七斜八地掛著幾個大小葫蘆,走幾步,就拿起一個葫蘆,仰喝上幾口,不用說,那葫蘆裏裝的是酒。
當他轉到街拐角處,站住了,那兒一溜擺了七八隻木籠子,籠子裏裝的全是剛從山上捉到的猴子。那些大猴子全都垂頭喪氣地蜷縮成一困,瑟瑟發抖,那些小猴子則渾然不知好歹,依然在打鬧耍玩,不亦樂乎。那賣猴的漢子看到這跛老頭:
“老板,您買猴?”
“唔。”老頭的眼睛在—隻隻籠子裏瞅著,賣猴的問您是用的,還是玩的?”
所謂用,就是買回去就殺,猴身上有兩樣寶:一為猴腦,活殺生吃,富貴人家把它當一呋山珍佳肴,據說大補;二是猴棗,其實是猴腸胃中的一種結石,要大一些的猴子才有,是珍貴的中藥。所謂玩,那就是買回去加以調養,教一些簡單的把戲,戴上插花領的帽子,套上有胡須的麵具,騎著披彩衣的山羊,隨著鑼鼓咚咚,舞一陣大刀,拿個大頂,走一段繩橋,這就叫猴戲,可以給主人掙幾個銅錢,當然,也可以馴養好了,賣給官宦人家的子弟消遣取樂。
“玩。”老頭頭也不抬地說。
“那,您瞧這些小猴,隻隻靈巧精乖哪!”
老頭不吱聲,從腰帶上取下一隻小葫蘆就往那裝著小猴的籠子裏一塞,隻見那些小猴全都撲上去了。一嗅,啊,噴香,一舔,還挺甜,一動彈,還聽到裏麵“咕嚕咕嚕”的聲音,於是立即搶開了。一隻小猴子搶到手,張嘴就啃,哪裏咬得動,沒提防又被另一隻小猴搶去,這一隻小猴比剛才的要聰明多了,一眼瞥見那萌蘆嘴上有個塞子,使勁去拔,可是卻拔不下來。正在忙碌,又被第三隻小猴子搶去了。就這樣,這些小猴搶呀,啃呀,拔呀,忙了半天,也沒把那小葫蘆打開。老頭搖搖頭,把那根原先就扣在小葫蘆腰裏的絛繩一拉,把小葫蘆收回來,手一背就走了。臨走時,還扔給那賣猴的漢子一把銅錢。
接連幾天,這個胖老頭,每天早上都到賣猴的地方來,都是用這同一種方法,讓那些小猴子搶一通小葫蘆。賣猴的人都感到很驚異,這老頭到底要幹什麼,難道是閑得發慌來逗小猴子玩的?不過,反正他每次都拿出一把銅錢來,所以,他要玩就讓他玩吧。
這一天,胖老頭又來了,他站在一個新來的猴籠子跟前,依然跟往常一樣,把那個小葫蘆往裏麵一扔,可是這一回,他的眼睛卻一下子瞪得老大,因為他看到,當這籠子裏的小猴子都在搶著這小葫蘆時,卻有一隻瘦得跟隻小貓差不多的小猴,蹲在旁邊一動也不動。不過,它並不是對此不感興趣,而是兩眼骨碌碌地盯著同伴們徒勞地拔那小葫蘆的塞子的情景,仿佛是在琢磨著什麼。果然隻見它縱身—跳,冷不防就從同伴手裏搶過了那小葫蘆,然後竟然就把那小葫蘆往那木籠子外麵一扔,旁邊的小猴全都嚇子跳,以為它準是瘋了,誰知它並沒把那小葫蘆扔掉,隻是把手爪伸到籠子外麵,小葫蘆還在它手裏,不過這麼一來,別的小猴子待到要去搶時,卻不容易搶到了,而它則用另一隻手爪伸出去擰那塞子,果然,沒幾下,塞子被擰掉了。原來那葫蘆塞子是刻了螺紋抒上去的,那小猴就著那葫蘆嘴就咕咚咕咚喝起來了。
就在這時,那胖老頭一把抓住了它那細胳臂,大聲地喊道:“快,打開籠子,我就要它,十五兩銀子,我買了!”這可是比平常一隻小猴子多十倍的價錢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