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孫悟空,保護唐僧取經,現已功成名就,受封鬥戰勝佛。今日孫悟空,
鬥戰勝佛封,
往昔調皮雖有變,
好勝之心卻無減。
念及小的們急切切,
悄然駕臨花果山,
看見猴子就欲落,
忽覺如是難臨去。
於是隱身隻觀看,
猴子們遊玩樂翻天,
還有水簾洞,
輪流坐石凳。
孫悟空不由心衝動,
欲現身欲到水簾洞,
突然受封腦際竄,
遂即搖頭莫衝動。
覺得以後仍能來,
何須一定要現在?
想及於此心態安,
悄然離開花果山。
隱遁守規上天庭,
閉眼小憩如夢朧,
朦朦朧朧把夢做:
觀音菩薩翩然至。
悟空一時心疑竇:
她來於此要作甚?
正果已修成,
難道還要那個緊箍咒?
想到此,
悟空忙忙把身起,
問聲菩薩於此可幹甚?
緊箍咒被取是有原因的。
觀音菩薩無應聲,
悟空恐慌抬頭觀,
卻見菩薩笑微微,
把個前事說分明。
菩薩所以把夢托,
是因時機已經到:
如來佛祖有交代,
薑子牙二次上書飛庭說的清。
菩薩問他可記否?
大森林中有其妹,
被困樹身身,
快快挑起救妹之重任。
救妹采取啥行動,
先到峨眉詢子牙,
無需魯莽胡亂行,
壞了計劃可不行。
悟空欲開口,
菩薩已經走,
納悶餘餘天雞鳴,
自此一夢被驚醒。
細想確確有其事,
後悔如今心才明,
無需再多想,
救妹現在就行動。
好石猴,
手持如意金箍棒,
隻想救妹妹,
竟然沒有去峨眉。
也許他認為,
救妹是首先,
目前正果已修成,
不應再有啥困難。
於是乎,
眨眨眼,
徑直來到森林間,
靜觀細瞧確定難。
當時標記已不存,
哪顆樹中困妹妹?
難道不是這森林?
難道當時沒標記?
該咋辦?該咋辦?
悶聲自問幾多遍,
忽然一計心中生,
喚聲妹妹應應聲。
小青昏迷迷,
似覺有叫聲,
隻聽那前聲未落後聲揚,
聲聲把她催清醒。
雖然催醒眼難睜,
隻有用耳細細聽,
越聽越覺好熟悉,
經辨乃是哥哥聲。
於是小青甚激動,
喜出望外把口應,
力量倍增向前迎,
哥妹相見訴衷情。
可惜寸步不能挪,
極力掙脫也無用,
傷心再次把淚落,
恰使心口碟著血。
時隔多少年,大樹大變樣,往昔痕跡皆已去,滯留無語空為談。悟空為此心慨然,似乎覺得不夜天,心煩甚急躁,唯恐走背道。心急欲攻火,悟空把頭撓,妹妹被困多少年,焉何今時方知曉?而今尋妹不知錯,何以把妹救?難道妹妹已不存?還是妹妹在別處?想及於此淚欲紛,痛恨自己太無能,不由雙手緊抱頭,煩惱一並湧心口。此時若問幾多愁,恰似黃河滾滾轉彎流,倘若河流彎轉盡,可否能澆愁?
孫悟空正在猶豫是否找錯了地方,突然聽到微微的回應之聲,遂即料知妹妹被困於此無疑,不由得心裏高興萬分。此時此刻,悟空無需再去多想,他攥緊大棒,順著發出聲音的方向,狠力地奔了過去,幾經努力尋找,總算找到了那顆參天大樹。
“妹妹!我是悟空,你的哥哥!”
小青能夠發出微弱之聲,已經是盡了最大的努力了,當看到悟空似乎沒有聽到她的呼喚而兀自傷心的情況之時,心裏是那麼的淒涼和悲哀。就在她深感無望的時候,突然發現悟空向她奔來,心裏又是那樣的興奮和激動。
兄妹相見就在眼前,難能可貴。為此,誰不歡欣?為此,悟空又怎能不疾步匆匆?且看去:
悟空邊跑邊叫妹,
奮不顧身急急臨,
待到伸開雙臂時,
方知一切依然空。
悟空不能與妹相見,這才想到了被困樹身的道理,雖然想到了觀音菩薩托夢所言,怎奈救妹心切,所以,他牙一咬,心一橫,腳一跺,執意救妹。
隻見他:雙手高舉如意棒,橫掃枝幹忙又忙。頓時間,樹葉飄零落,樹枝倏然離樹身。悟空見狀心歡暢,正欲二棒再劈去,卻見到:掉落枝葉緩緩升,又與樹身緊緊連,就這一瞬間,竟然複了原。
此時孫悟空,雖覺愕然倒是小,而性情,急躁直衝雲宵間,不由心中烈火燒,“呀!”的一棒再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