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出現假唐僧,法淨竄到森林,究竟是怎麼回事?話要從頭說起。
觀音菩薩給孫悟空托夢完畢之後,因需要速速返至通天河,所以,不等孫悟空夢醒就離開了。
通天河裏,往日那獅子般的怒吼已經不存,而今的水麵,竟然顯得十分溫柔,宛若出水芙蓉的少女麵孔一樣羞羞滴滴。在這靜諡的水底之下,那曾經把唐僧取經而歸的經書掀翻在這裏的那個老烏龜,由始至今,知道自己犯下了彌天之罪,因而總是覺得惶惶不安,隻怕二次被傳,一旦這樣,定是小命難保。越想越覺千年修煉的目的已經徹底成為猶如泡影,這倒也不算什麼,而尤為擔心的是,隻怕天庭二次捉他問罪,為此而總是戰戰兢兢,也為此而兢兢業業。
如果以為此話矛盾?不妨從頭說起——
取經回歸,玉皇大帝聽及經書尚不曾流傳,就已經出現殘缺時,十分遺憾。當知道是通天河裏一個老烏龜在膽大包天地興風作浪所致之時,大為惱火,遂派天兵捉拿歸案,定斬不饒。
自老烏龜一時之怒,把唐僧的經書掀翻河裏之後,知道自己闖下了不可饒恕的大禍,因而坐臥不寧,惴惴不安,時時擔心著不測的到來。
曾有這樣一句言語:越是怕,狼來嚇。就在老烏**腦一片空白,不知何以才好的時候,天兵突然到來,把他捉庭歸案。
這烏龜對所犯之罪供認不諱,當聽到將他斬首之時,那早已嚇得丟魂失魄的身子,宛若一堆稀泥,任由天兵將他發落。
就在這時,觀音菩薩從西天返庭,見此情景,急忙說出了事情原委。原來是唐僧尚缺一難方可九九歸一,使其落難於通天河之因,就是考慮到老烏龜定會鼎力相助,雖然事與願違,但畢竟沒有鑄成大錯,鑒於此因,可網開一麵,留他一命。
玉皇大帝這才息怒,對此不再予以追究。就這樣,烏龜算是一命被保。由此,他豈不戰戰兢兢?可是,兢兢業業又是從何說起?在烏龜離開天庭之時,觀音菩薩叫他看管曬經石,否則,兩罪並罰。如是,怎不兢兢業業?
烏龜撿條小命之後,除了一絲不苟地看管曬經石之外,再也不敢有非非所想了。就在他為去死回聲而慶幸之時,突然聽到觀音菩薩喚他,便不敢待慢地從河裏急急出來,忙忙跪地。
觀音菩薩看他看管曬經石甚是負責,也就簡單地交待幾句之後,兀自返回南海去矣。
老烏龜忙忙稱是,同時頻頻謝恩。
事畢,觀音菩薩考慮到孫悟空的性子,擔心他不知是否去了峨眉山。因此,急忙離開南海,向峨眉山趕來。
峨眉山鎮妖的薑子牙,在歇息期間觀看天際的景象時大吃一驚。因為法淨成佛在即,由於不知道唐僧一行是否已經回來,所以,在這緊要關頭,他決定定要製止法淨成佛。
就在薑子牙考慮如何對付法淨成佛之時,觀音菩薩來及於此,將他二次上書飛庭完璧歸趙,並把托夢於孫悟空救妹之事說出,接著問他,孫悟空是否到來。
薑子牙聽畢更是一驚,因為峨眉鎮妖尚未結束,怎能給孫悟空托夢?看來,給玉皇之專函,怕是玉皇當時沒看。否則,觀音菩薩怎能托夢?
觀音菩薩看薑子牙吃驚之舉,問及原因。
薑子牙就把情況告訴了她:在他給玉皇的專函裏,專門提及到,在他鎮妖沒有結束之前,暫時不能給孫悟空托夢。
觀音菩薩聽畢,知道玉皇定是一時疏忽,沒有看到此函,致使她托夢已畢,致使悟空趕往森林救妹。
可惜,事情已經出現。
既然已經成為事實,隻有臨時決定,破壞法淨成佛。想到這裏,薑子牙當機立斷,在擾亂金山的同時,再抓緊一輪鎮妖,然後就親自趕往森林裏幫助悟空。
觀音菩薩在這非常時期之下,征求薑子牙,可否派天庭出兵,致力對付法淨。
薑子牙告訴她,現在不是時候,切莫輕舉妄動,否則,法淨狗急跳牆,混亂局麵更難收拾。
即然這樣,觀音菩薩不再多言,向薑子牙告別,然後回南海去了。
緊接著,薑子牙開始向金山施術。
正在金山最後一輪念佛,然後單等成佛的法淨,突然聽到外麵動靜。為了實現他的野心,由於時間已經有限,所以,不予理睬。不成想,卻傳來“阿彌陀佛!吾乃唐僧是也,今來於此,收拾敗類法淨是也。”的話來。不免大驚。他慌忙離禪,走出寺廟。
法淨:“你就是唐僧?焉何闖我金山?”
唐僧:“阿彌陀佛!你在平安村裏糊弄百姓,誹謗於我,是何道理?”
法淨:“你怎麼知道?”
唐僧:“阿彌陀佛!吾乃已成正果,焉何不知?”
法淨:“世間不容於你,知道嗎?”
唐僧:“休得胡言!待我收降於你!”
經過幾輪混戰,雙方勝負難分。
操練魚、鱉、蝦、蟹雜雜蟲已經結束,就要向法淨彙報結果的蟹鱉橫,剛要離開水底,忽然聽到金山之上一片混亂,料知金山有難,就急忙鑽出水麵。仔細一看,果真不出所料。遂將手指直直指向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