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悄悄潛伏(1 / 3)

觀音菩薩給孫悟空托夢之後,在孫悟空起身前往森林之時,玉皇大帝也已經開始為唐僧一行取經圓滿結束而擺設宴席,予以慶功。

消息傳出,天*下一片歡騰和忙碌:有備酒備菜的,也有擦洗桌凳的,還有向各路神仙傳達消息的。這雖然甚是忙碌,卻也井然有序,調理不亂。

八戒聽說玉皇大帝為他們師徒接風,更顯得意,自保奮勇,要親自對廚房督陣。

玉皇大帝看了看八戒,接著便對他說:“你護師傅取經,已經夠辛苦了,還是好好休息一下才是,不必操勞此事了。”怎奈,八戒執意不肯。由此,玉皇大帝明白了八戒之意,便看了一眼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知道八戒是為了吃喝所致,也就點頭同意了。

八戒急忙應了一聲,匆忙而去。

轉眼之間,時間已經到來。各位神仙陸續而來,侃侃而談,相互祝賀,更使堂而皇之的宮殿越顯蔚為壯觀。

時辰已到,玉皇大帝用手一揮,示意慶功宴現在開始。

諸位神將落落就坐,歡聚一堂,飲酒互敬,品味美酒佳肴,個個嘖嘖稱讚;仙女翩翩起舞,婀娜舞姿。一時的宮廷,熱鬧連連,氣氛非凡,可謂歡樂無窮。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雅座上席,目睹眾神那談笑風生之表情,心神曠怡;又望那滿庭輝煌浩蕩之氣派,沁人心脾;再看這一團和氣、八麵臨風之宮廷,更感天庭之威武。由此,玉皇頻頻點頭,娘娘點頭頻頻。真可謂:不談天上人間事,盡管暢歡悠悠哉!

歌舞升平,天之嬌色,朗朗乾坤,蓬壁生輝。如今,唐僧一行已歸,又為天庭增加虎將,更顯天庭之恢弘,更震天庭之巍巍。

玉皇大帝望著諸位談笑風生的情景,心花怒放。餘餘,脫口而出:“想當年,大鬧天宮,一片大亂……而如今,靜坐大堂,舉杯賀賀,足顯我天庭恩恩,與日俱增,與月同輝,妙哉妙哉!”

由於玉皇大帝過度興奮,竟然情不自禁的叫起鬥戰勝佛來。

玉皇大帝這無意間的叫聲落去,卻遲遲不見悟空應聲,眾神心裏也是一直發愣,似覺沒有看見悟空。於是,就仔細查找仔細看,確實不見悟空麵,不過都沒把話言,唯恐玉皇大帝心不安。

眾目睽睽下,淨壇使者豬八戒,狼吞虎咽正吃喝,竟對玉皇大帝輕喚沒聽見。嘴中食物尚未盡,憋得兩腮鼓鼓圓,忽看都用眼掃瞄,以為是把他小看。於是乎,急忙用手遮著臉,把頭躲在師傅背後邊,大半天也羞得無法露臉麵。一會兒,食物“咕咕咚咚”入肚中,因沒嚐出啥滋味,於是露出兩隻眼。露出兩隻眼,直勾勾望著盤中餐,雖然沒有把話言,心裏嘀咕不間斷。勿用說,一則嘀咕沒吃飽,二則嘀咕諸位傻,一桌佳肴隻能瞧。因貪吃而嘀咕,就這無意間的一嘀咕,竟然是他突然悟:原來猴哥不在此,可惡!再想想,眾神既然尋悟空,與他吃喝無牽連,不如還吃盤中餐。於是露出臉來伸出手,不是喝酒就吃肉,由於殿堂悄悄靜,八戒吃食聲音響亮亮。

悟空之不在,唐僧起初便知曉,苦於不知啥原因,欲尋已沒時間找。因怕驚動諸位神,諸神掃興則不好,鑒於此,一直沒吭聲。而如今,玉皇大帝提名掛姓呼喚他,心裏開始急躁躁,不知如何才是好。因擔心悟空惹禍端,於是忙忙閉雙眼,默念阿彌不間斷,期盼悟空早早還。此時殿堂甚冷靜,八戒吃食聲音清,沙和尚扛扛他的肩,唐僧無奈無法言。

本是,歡天喜地來慶賀。因為,缺少鬥戰勝佛受耽擱。

王母娘娘聽得玉皇大帝喚悟空,半天無應聲,心知肚已明,為不使玉皇大帝失顏又掃興,忙忙使個眼神給金星。

這當兒,玉皇大帝不見悟空應,細查細找一遍整,方知悟空無蹤影。

足智多謀的老金星,捧場搭圓稟玉皇:可能是悟空取經太勞累,一時熟睡夢未醒,或是他忘記被邀請,不如現在……

豬八戒急忙打斷話,“填油加醋”話出聲:鬥戰勝佛他勞累,我淨壇使者可累否?因為缺個他,使得宴席被耽誤。日後必須懲罰他,要不然,天庭規矩成空文,一紙空文咋能行。老金星,你說說,俺老豬說的可對否?若對就按規矩行,

眾神將,聽此言,欲笑又不敢,無奈將臉背一邊。

唐僧急忙扛八戒,示意莫要胡亂言。

八戒可能沒吃好,定是饑餓腸子叫,所以如是說,無非是叫宴席趕快開。卻不料,發現一切不對勁,便覺自己討沒趣兒,臉兒緋紅不再吭。

這時候,太白金星繼續說:不妨派員將,前去催叫就是了。

玉皇大帝當然知,悟空甚難惹,便依他之意,派遣二郎神。臨行囑咐再而三,千萬不要惹麻煩。

二郎神遵命離天庭,急急尋找孫悟空,可惜沒找到,頓覺心不寧。不由猶豫在思忖,不知去哪兒能找到。想了老半天,覺得返天庭,稟報玉皇大帝看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