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 / 3)

好在他是語文教師出身,咬文嚼字多少還有一套。又幹過幾年秘書,對公文的套路十分熟悉。不過這個報告還是叫他為難了。縣長口頭指示“兩個回避”他越想越正確。年輕縣長倒底是研究生出身的,有水平。部裏下發的文件相當於石頭。管理區的報告等於是雞蛋。這是一個拿雞蛋去砸石頭,既要把石頭砸破,又要保證雞蛋不損。這工藝難度你說有多高?用雞蛋砸破石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那得先把雞蛋孵成雞,把雞的嘴和爪子練利後細細地去啄,要得功夫深,鐵柞磨成針。磨筆頭磨嘴皮去吧!他攤開紙.抽過筆,抽了半包香煙,琢磨著報告該用個什麼文題:《關於砍伐白雲山老竹的報告》,使不得,這不是明明白白拿著雞蛋往石頭上去碰嗎?“砍”字尤其不能用。雞蛋上要加個保護罩。《關於為了更好地保護白雲山楠竹,務必伐去林間老竹的報告》;稍微好一點,也不盡完善,後一句還是太顯山露水了。再加一個前綴修飾詞,《關於維護白雲山楠竹特有種群的生態平衡更好地保護竹林原始風貌必須伐去部分老竹的報告》;雖然又完善了一些,“生態”的“態”字打眼,忌諱,有班門弄斧之嫌。改成“生長”為宜。再加上“部分”一詞,淡化了氣氛,千萬別去觸動敏感神經。“竹林原始風貌”是部長喜歡的字眼。恰到好處。“務必伐去”還是欠妥。改為“減少或者降低竹林密度”,“減少”或“降低”的方式不也就是砍去老竹挖去筍嗎?行!於是乎一個長長的文題出現在第八張稿紙上:《關於維護白雲山楠竹特有種群的生長平衡更好地保護竹林原始風貌采取必要措施減少竹林密度的報告》。他讀了十遍,拿起筆將“必要”二字刪去。部長沒你聰明?他又讀了十遍,捆了自己一耳光,這是啥意思?明顯地缺了啥意思?不就差個“砍”或“伐”嗎?彎來繞去,連自家也弄糊塗了。哪有兩行也寫不下的文題?如果是學生命出這種長題來,不給他‘10”分才怪哩。他扔下筆,抽著煙,踱著步,直到半夜十二點,紙上還是那個長長的報告題目;連自己也莫衷一是。

他怨起何司長來。何司長啊何司長!您的大恩大德白雲山不能忘,既然部長同意增加三十萬經費,何須弄出個“禁伐通知”來。真是多此一舉哇。部長喜歡那竹林,也就是“竹景生情”的感歎而已。再說,部長口裏說出保護‘一草一木,一竹一筍”的話語,也隻是隨口蕩蕩的官話。在場的官員們一致同意,也就是尊重領導。並不是“人大”在通過法律文件按表決器表決啊!天底下哪有真能作到不損一草一木的事呢?這話細想起來也不符合自然規律二有損才有榮嘛。新陳代謝,生生死死。別說是草木,連人也一樣。唉!如今的被領導者太善於揣摩領導了。官場中心理土壤太肥沃,隻要大人物放出一點音,露出一點心跡,哪怕是無意識的,也會被聰明的下級捕捉到,節外生枝,枝繁葉茂,製造出許多文件,甚至是一場運動,一種理論來,讓下麵的人圍著轉,忙得不可開交。難道部長在那竹林裏的幾句感慨也算作重要講話?也太把領導神化了吧?

他又捆了自己一耳光,你他媽的想到哪裏去了?靈魂深處鑽出鬼來,這烏紗帽嫌時間戴長了。政府公務員的自覺性與立場到哪裏去了?

他畢竟是老手,熬了一夜,終於把那份報告寫成了。題目雖然長了一點,文字並不長,整個報告也就一頁紙。還算簡捷明了。既把住了“兩個回避”,幾經淡化處理,仍說出了要砍竹子的企圖。連標點符號也沒犯大忌。平實,通俗,也沒有班門弄斧之嫌。通篇沒有一個“砍”字,也找不到一個“伐”字。好像根本沒有見到過部裏剛下發的《禁伐通知》。繞開了與《通知》文字的直接碰撞。《報告》的作用有多大,他一向懷疑。報告寫得再好,運作方式不佳,也是一紙空文。弄不好石沉大海。如今辦事,關鍵在於運作。他瞥了那反複斟詞酌句一夜熬出來的成果,輕蔑地笑了。他賴得叫打字員去打,免得《報告》流失民間。自己打開電腦,反正一頁紙,二十分鍾也就敲出來了。敲著,還可以再潤色一番。他把報告打印好,蓋了章,舒了口氣,推開窗,放出屋子裏的煙霧。看到山坡上在春風春雨中拔節有聲、茁壯成長的新筍,一夜之間又冒出了許多。窗前的那兩支,居然在他寫這份報告時,長高了許多,比他的思緒還要快。一眼望去,竹林裏一支支黑色的新筍無枝無葉,如幽靈般地晃動在翠竹叢中。不砍去老竹是萬萬不行的。他揉了下雙眼,想,自己也還算得上是個敬業的十部了。

他叫司機備車,稍稍休息了一會。吃過早餐,連忙到縣裏來,向齊縣長呈現上報告。縣長看了看說:“老吳,是你親手炮製的吧?做文章你還真有一手啊!”

吳達升笑笑:“合乎要求吧!”

縣長在《報告》後簽了“情況屬實,請上級主管部門批複。”這個燙手的球他得快點扔出去,“拿去蓋章吧。”

吳達升心裏清楚,縣長沒權批伐自然保護區內的竹子。因為部長視察那天他在場。明知故犯的事傻瓜才幹哩。

他馬不停蹄地趕到省廳。先找到主管自然保護區的處長。處長看了報告後笑道:“砍竹子還要用報告嗎?你們哪天不是在砍。老吳啊!你是不是清閑得沒事可做了。”

“羅處長,你沒看到部裏剛下發的那份《禁伐通知》?”

“禁伐通知?”

老吳連忙從公文包裏拿出018號文件來,遞過去:“這個,你沒看到?”

處長一看也傻了眼,連忙到文書檔案室去查。018號部發文件屬於非急件,雖已拆封,堆放在那裏還來不及呈廳長簽閱。他自然沒有看到。他簽了個暫時借閱,把文件取了來。一對照,才確認吳達升手裏的那份部發文件不是偽造出來的二吳達升的報告不是無事找事,事出有因。部長視察的那天他也陪同去了。部長追問那兩個竹莞子時,他本來想說是砍伐老竹留下的正常現象。話到嘴邊,卻說成了“白雲山楠竹是特有種群,聯合國來考察時也確認了的。一定要確保。”輪不到他來給部長.上科普課。

“老吳啊!這——這——這個文件廳長還沒看到。怎麼會出這樣的事呢?當時你不是說護林人員不夠,防不勝防,有偷伐現象,還當著部長作檢討似的。”

“羅處長,你叫我怎麼說呢?輪得到我來說嗎?我作檢討的意圖你難道不清楚。”

處長笑道:“檢討為的是討錢啊!三十萬還真讓你討到了。”

“可這禁伐通知一下,我那山上的成竹……”創收三十萬向上保密。

“你們不是有個伐竹隊嗎?一年收益也有好多萬吧?”處長是管這項工作的,不是瞎子也不是聾子。裝聾作啞而已。你能管竹子賣多少錢?賣給誰?更管不了發民工工資的事。那是管理區管的事。

“昨天他們上山砍竹,被我阻止了。”

“這就對了。令行禁止嘛。部裏發文顯示了對保護區工作的重視。”

“但老竹子不砍不行哪!”

“你的報告沒有提到一個‘砍’字,也沒有一個‘伐’呀!”

“我能跟部發文件對著幹嗎?拿雞蛋去碰石頭。拿腦袋去撞南牆。”

“好好好,我理解。情況也屬實。縣長也簽了字。”

“那你就把報告拿去讓廳長簽簽,批準我們減少竹林密度的作法吧。”

“嘿嘿嘿!廳長可以輕易地否定部長剛親自簽發的文件?你也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了吧。你怎麼不叫縣長簽個‘同意砍伐’,何必把報告送到省裏來呢?”

“縣長管不了這事。”

“廳長也難下筆簽一個‘砍’字呀!這已經不是一個砍竹子的問題了。”

“怕砍斷了別的什麼?”

處長拍拍老吳的肩膀,“你是老同誌,比我年紀大。既然事已至此,發點牢騷,多跑跑腿,多磨點嘴皮,事情終歸是要解決的嘛。”

“那煩你給我把報告快點交廳長。”

“那當然哆。不過,你這個報告也太簡單了些吧。看得出你下過功夫,有意回避了018號文件精神。文字上圓滑得無可挑剔,卻忘記了這是一個專題報告,要有科學性。‘減少竹林密度’的科學根據是什麼,造成密度增加的原因,密度過盛的危害,什麼樣的密度為宜,光照,土壤養分的承受能力,與共生植物種群的生態關係,以及具體措施等等等等,就不用我教你了。這兩年你在自然保護區也成了行家。世界上好幾個自然保護區你都跑過了:比我走的地方多,見的世麵大。這個報告從字麵上看,簡直有點像中學生作文似的,哪裏是給廳級領導看的,更不用說讓部長看,專題報告不是哄小孩的。”

“本來就是山裏小孩也懂的道理嘛:”

“對對。那你為什麼還要寫報告呢?同誌,你把領導看得太沒有水平了吧!我直接把這份報告呈報給廳長。你沒有忘記吧,那天廳長陪部長視察時怎麼說的?這兩份東西同時放在他麵前會是什麼效果?”

“那你說怎麼辦?山上的竹子不等人。一天就長高一米多哩。”

“我也在幫你出主意呀!專題報告要有專業性,科學性。搞得填密一些。最好回去再寫一份。這份是絕對通不過的:說得嚴重一點,有玩弄領導之嫌:”

昊達升被處長說得目瞪日呆。沒有駁詞。人家到底是處長:他確實也認識到了這份報告顧此失彼,有玩弄領導之嫌了。幸好廳長沒看,幸好沒有送到部裏去,不然壞了大事。

“我現在就把018號文件送廳長簽閱,你趕快回去重寫吧。關於你手頭的這份報告,我就不在廳長麵前提及了二隻當沒那回事。”

“謝謝你了。”

吳達升夾著那份用心良苦的報告退出了處長辦公室。處長送他到電梯口,握緊他的手說:“抓緊!”

他也抓緊處長的手:“謝謝指點,謝謝指點。”

電梯合上門。他一個人密閉在裏麵。明晃晃的不鏽鋼板裏又照出他尖臉猴腮一副勞碌相。他情不自禁地又揮起巴掌“啪!啪!”捆了自己兩耳光。罵道:真他媽不如當時多一句嘴。自討苦吃:一夜的工夫白費了。差點誤入歧途。險哪!幸虧處長指出。他把報告撕了。出電梯後藏在口袋裏。上車時,當廢紙扔進了街道旁的垃圾桶。對司機說:“回去!”

他不敢怠慢,連夜起草新的帶有科學性的專題報告。

想了半夜,終於想出個科學命題《關於白雲山楠竹生長密度過盛的報告》。

看了文題,他自己也滿意地笑起來。媽媽的,文字這玩藝真好玩,也還是砍竹子的事,居然說出個“生長密度”的報告來。看.r去跟018號文件八竿子也搭不上邊的事了。即使部長看了,也想不起《禁伐通知》來。高,實在是高。下文怎麼寫? 自己給自己出了個難題。按一般公文套,顯然不是科學性的套路。三言兩語地理論完了導言,下邊寫什麼?什麼樣的密度為宜了這可是從來沒人研究過的。山體的坡度,土壤肥力,光照,共生植物情況等等等等。他不得不把技術人員找來,向他亮了底牌。技術員向他提供的數據也隻有關於共生植物的情況。關於“密度”從來就沒有人研究過。一畝山地,什麼樣的坡度可生長多少棵竹子?這得去實地調查。

第二天,他帶著技術員上山去數竹子。為了避開山民與職工笑話,行動保密:技術員當然聽他的,他是主任嘛。領導要幹的事自然有領導的道理。他不敢多嘴。吳達升畢竟五十多歲了,抽樣性地數了幾片竹林,已經滿頭大汗。為了報告的科學性,流一身汗也值。隻是覺得認真地爬山上山坡數竹子,簡直像小孩子玩遊戲機,有點荒唐。但畢竟得到了可靠數據。

他與技術員密切合作,花了三天時間,終於將《報告》完成。報告再次給齊縣長過目時,齊縣長用手指擊著桌子說:“妙妙!這份報告比那份更有力。”

“處長指導有方哩。不然我們說不定又捅出個婁子來。”

縣長重新簽r字:“拿去蓋章吧!老吳,還得你去跑啊!”

《關於白雲山楠竹生長密度過盛的報告》呈到廳長麵前。

廳長看了說:“老吳啊!你怎麼想出這個報告來?沒事找事,閑得有些慌了嗎?還當成急件,親自跑來麵交。”

處長此時進來(預先導演過的),把部發<2002年部發018號>文件呈送到廳長麵前:“廳長,部裏剛下發了個新文件,你看看。”

廳長一看,沉吟半晌,沒有作聲。吳達升和處長坐在一邊。廳長反複地又把部發文件與報告對照看了兩遍。終於露出一絲笑意。

“老吳啊!你拿那兩棵竹莞子做成三十萬的正文章,又拿‘密度’來做反文章。做得都不錯。可在時間上得有個回旋餘地。部發通知才下達幾天。”

“廳長,竹子長起來可不等時間呀!”

“你想砍?”

“不。是伐。”

“伐不也就是砍?”

“不。是處理過盛,減輕山體負荷。處理處理。”

“哈哈哈……你是當語言老師出身的吧?”

“曾經當過幾年中學語文老師。”

“如果那天你當場把這話說出來,就不用寫今天這份報告了。”

“那天——那天——”

“別再提那天了。那天是那天的事。那天有那天的成果。今天是今天的事,也爭取今天的成果嘛。這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

處長和老昊同時站起來:“對!對!兩碼事,千萬不能混為一談。”

“報告先送到司裏。等何司長收到報告後,我在適當的時候再打個電話。千萬不要急。性急是吃不了滾粥的。當心燙。”

廳長也簽了報告。

從廳長辦公室出來,吳達升感慨地說:“廳長到底是廳長。一句話,說到點子上。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

“不然,怎麼能做廳長呢?我們廳長和部長關係不錯哩。”

吳達升回到自然保護區。歇了一夜,第二天,就到省城坐飛機上京城。

吳達升找個賓館住下後,當夜就到何司長家拜訪。送上了白雲山特產和一點小意思,表示了對白雲山保護區的關照和感謝。然後才不好意思地遞上了報告。

何司長當即沒看。也沒問什麼事。

吳達升也不好說。也許人家回避在家裏談公事吧。

吳達升走後,何司長把報告看了三遍。第二天上班時才打電話給他。讓他到部裏來麵談。

吳達升以為很順利。高興地來到部裏。見了何司長。

司長問:“老吳,我看了好幾遍,你們的那份報告是什麼意思?”

昊達升愣住了。司長是真不懂,還是裝做不懂?

“今年的竹子長勢特別旺,竹林密度過盛。”

“通知下達後,執行情況怎麼樣?”

“何司長,通知已經貫徹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