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員工責任意識淡漠,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2 / 2)

二是人在“神”不在,每天按照規定,把鍾敲響就行,把交給自己的任務草草完成,不去想質量如何、效果怎樣,任務之外的工作,更是看不見,懶得去動;

三是人在“心”也在,把鍾敲好,能喚醒沉迷的眾生,也就是想辦法把工作做到完美,達到“沒有最好,隻有更好”,或者“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程度,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用自己的愛心、用自己的智慧把從事的工作幹得很漂亮。

這三種表現裏,當然最希望第三種能成為主流,因為隻有這樣,企業才能發展,民族才能興旺,國家才能強盛起來的。

而要達到第三種境界,就需要人人都能心中有“鍾”!

盡管如今的競爭日趨激烈,但企業和組織機關裏仍會有這樣一些員工,他們對待自己的工作總是不能盡職盡責,而是抱著“混”的態度。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上一天班拿一天工資,這樣的打工仔心態,你真能“混”下去嗎?

試想,一個人抱著“混”態度,如果讓他去做一線工人,他一定得過且過、粗製濫造,做出的產品即使暫時合格,也不會是精品,這與企業的宏偉目標是格格不入、水火不容的;如果讓他去看大門,他一定萎靡不振,絕對不能代表企業形象。這樣的人麵臨的命運就是下崗。

美國通用電氣前掌門人傑克·韋爾奇以優勝劣汰的原則把通用電氣打造成著名的人才工廠,他曾經說,在一個卓越的企業裏,有20%的人是卓越的,有70%的人是合格的,還有10%的人是一定要淘汰的。傑克·韋爾奇這樣解釋道,如果這10%的人不拿掉,對那20%的卓越人員和70%的合格人員是不公平的。他說的這10%的人就是那些抱著“混”的心態而又碌碌無為的人。傑克·韋爾奇認為,讓一個抱著“混”的心態的人下崗,不僅對企業有百利無一害,而且對其本人也有一定的幫教作用。隻有讓他下崗或培訓改造,他才可能真正意識到人為什麼活著,人活著的真正意義是什麼,他才可能摒棄混日子的心態,提高自己的敬業精神。因此而奮發圖強、振作精神、務實謙學、追求進步、增長才華,做一個有用的人。

那些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人,固然對企業和老板是一種損害,但長此以往,無異於降低自己的價值,使自己的生命枯萎,將自己的希望斷送,使自己維持在一種低檔次的生活水平上,過著一種庸庸碌碌、牢騷不斷的生活,並因此而埋沒了自己的才能,湮沒了生命應該有的那種創造力。

因此,無論你從事什麼工作,都要從根本上去除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心態,以高度責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去熱愛自己的工作,紮實工作。這也是我們走向成功的關鍵一步。

劉成大學畢業後應聘到一個研究所工作,研究所裏有許多人是博士學位。然而,這些人都不太敬業,對本職工作不認真,不是玩樂,就是搞兼職,得過且過地在研究所裏混日子。劉成並沒有以他們為榜樣,而是紮紮實實地工作,苦幹業務。通過努力,一年後就成了所裏的“頂梁柱”。第二年,又被提拔為副所長。

一個踏踏實實工作的員工,站在一群得過且過的員工中間,自然鶴立雞群,自然會得到重視,受到老板的重用並得到提拔。

作為一名員工,要履行好自己的崗位職責,必須用自己的真心來做事,全身心投入工作,那種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想法是一個人缺乏責任心的突出表現,有這種想法的人,無論在什麼崗位,必將一事無成、碌碌無為、虛度一生。

老板發了火,我們應該怎麼做?

盡管當前競爭日趨激烈,但企業裏總會有這樣一些員工,他們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總是不能盡職盡責。盡管身邊許多同事都積極上進、努力工作,但他們卻“我行我素,超然物外”,一副得過且過的樣子。

如果員工不珍惜自己的崗位,對工作漫不經心、敷衍了事,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想法工作,是不會得到企業嘉獎和升職的,到頭來隻會一事無成。

因此,無論你從事什麼工作,都要從根本上去除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心態,以高度責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去熱愛自己的工作,紮實工作。這也是我們走向成功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