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事實:工作不到位,等於沒做工作!從表麵上看,這件事情的前期工作做得很不錯。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由於沒有到位,不僅“煮熟的鴨子”飛了,還給報社的形象和聲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劉彪的升職夢也化為了泡影。
很多人之所以工作不到位,原因往往在於自認為工作已經完成了99%,就算差不多完成了,心理上一放鬆,便忽略了最後的1%。但是,這最後的1%卻是至關重要的。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隻有做好了最後的1%成果才會顯現出來,少做一點兒都不行。往往就是因為少做了這一點,許多人與成功失之交臂。做任何事情,越到最後越關鍵,就像打鑼一樣,俗話說“一錘定音”,就是指銅匠打下的最後一錘是最關鍵的。
有一個專打銅鑼的鋪子裏的工匠師傅已近70歲了,還每天堅持掌錘。每到了鑼心的時候,老工匠就會使足力氣打下最後一錘。
原來,鑼心的一錘與周邊的錘法都不一樣,鑼心以外的每一錘都隻是準備,最後的一錘才是定音的,鑼聲或清脆悠揚,或雄渾洪亮,都因這一錘而定。最後一錘,要打得不輕不重,恰到好處。這一錘打好了,就是好鑼,否則,這隻鑼就報廢了。無論多麼優質的銅材,無論剪裁的尺寸多麼合適,也不論一開始打了多少錘,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恰到好處的最後一錘,這才是一隻鑼製造成功的關鍵。
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終,因為即使前麵做得再好,也可能因為最後放鬆要求而功虧一簣,前功盡棄。
任何一個員工都應該記住,工作了不等於工作做到位了。工作不到位,不僅會前功盡棄,甚至會造成加倍的損失。因為一個員工因一件小事做不到位,影響了企業的形象,別人不會去細究這是因企業的製度不健全還是個別人做事不到位而導致的,在別人看來,員工就代表企業,員工沒做到位,就是整個企業沒做到位。
任何公司都需要工作做到位的人,希望我們每個人能做到,安排的工作一定去做,做了就一定要做到位。要不斷的對自己強調:工作沒有做到位,就等於沒做工作!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我們都咬著“工作沒有做到位,就等於沒做工作”的心態,這樣才能有效保證工作做對做到位。
老板發了火,我們應該怎麼做?
在很多公司中,令老板最頭疼的就是員工對布置的工作不肯努力、認真、按質按量地去完成。這些員工不重視日常事務,基礎工作不踏實、不完善,審核前實行突擊戰略,隻做表麵文章,應付了事,對於這種工作作風,實際效果可想而知。
工作做到位與不到位,其結果是完全不同的,隻有工作做到位的員工,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才能成為老板心目中的優秀員工。
其實,把工作做對做到位並不難,隻需要我們端正工作態度,比別人多做一點點,多想一點點,多些對工作的熱愛,多些責任和主動。事實證明,決心將工作做對做到位的人,不但能為自己贏來無數成功的機會,而且還會擁有燦爛豐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