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一波未平(1 / 2)

到了第三天上午,梁健還是沒有接到徐建國的電話。下午,有個電話打進來,梁健盼望是徐建國的,結果卻是胡小英的電話。胡小英問:“最近在忙什麼?”梁健想,如果自己什麼也不說,就等於是沒心沒肺地等日子,在胡小英眼中,自己就太沒誌向了!

梁健就把上次發現那輛嫌疑麵包車的事情,跟胡小英說了。胡小英說:“徐局長已經向我報告了,說你還拍了照片。這件事情,就交給徐局長去處理吧。關於你自己,有沒做些什麼,可以拿到台麵上說說,為你恢複分管幹部工作增加點砝碼的?”梁健說:“我考慮了‘解鈴還須係鈴人’這句話的含義,並且去找了車小霞,可惜車小霞目前精神狀況不穩定,正在第二醫院治療,我去了醫院,她病情很嚴重,這個鈴雖然是她係的,但恐怕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去解這個結了!”

胡小英那邊頓了頓說:“明天區委常委會,我會提出來讓你重新分管幹部工作,隻是對其他幾個常委,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梁健也覺得沒有多少信心:“我自己也覺得,沒有太好的理由。”胡小英說:“不過,也管不了這麼多了,時間上的確等不起了,這事必須提出來。如果實在通不過,那就隻好再另行安排!”

胡小英放下電話,心裏還是有種莫名的不安,到長湖區以來,每次上常委會之前,她還是心裏有底的,唯獨這次,這種惴惴不安的感覺卻一直縈繞心頭。

在省委黨建研究室內,馮豐手捧著一本《黨建研究》,心裏的激動簡直難以形容,自己這段時間的辛苦終於有了回報。

這段時間為了寫好以長湖區為原型的幹部隊伍建設文章,他廢寢忘食、沒日沒夜、絞盡腦汁,終於寫出了《打造梯次互補、奮發有為幹部隊伍--以長湖區幹部隊伍建設為例》的調研報告,並在《黨建研究》上作為重點推薦篇目刊登了出來。雜誌主編起初還不肯刊登,馮豐厚著臉皮,到主編家裏送了禮、說了好話、死皮賴臉、軟磨硬泡,終於爭取到了刊登全文的機會。

文章刊出之後,他又動用自己在省委辦公廳的同學關係,好不容易將雜誌第一時間送到了省委書記和省委副書記的案頭。接著,就是漫長的等待。可是依然毫無音訊。馮豐幾乎要不自信了,難道自己費盡心血所寫的文章,還是不能博得領導的一聲好評?

就在絕望的當口,他同學的聲音從省委辦公廳座機中傳來,說:“要恭喜你了!你的調研報告,得到了領導肯定,馬超群副書記已經批示了,你趕緊來複印批示件吧!”

馮豐雖然原本期待省委書記能夠批示,不過能得到省委副書記的批示也很不錯了,堪稱一個很大的喜訊。馮豐三步並作兩步去省委辦公廳把省委副書記的批示拿了過來。

隻見“打造梯次互補、奮發有為幹部隊伍--以長湖區幹部隊伍建設為例”標題的左上方,省委副書記用黑色大號簽字筆寫下的遒勁的字樣:

該調研報告是經過實地調研後寫出的報告,根植實際、分析透徹、解決辦法可行,希望報告人能夠繼續深入,以更高的眼光給全省幹部隊伍建設“找找茬”、出出主意。同時,長湖區的同誌也非常好,成為了該報告的主要參與人。希望長湖區委要正視問題,注重培養,落實分管領導抓好本級幹部隊伍建設。

後麵就是馬超群的落款。

批示中說的“長湖區的同誌也非常好,成為了該報告的主要參與人”,主要是因為馮豐將梁健作為了報告的主要執筆人,在後麵進行了標注,才引發副書記馬超群有此表揚。

馮豐心想,馬書記讓我“繼續深入,以更高的眼光給全省幹部隊伍建設‘找找茬’、出出主意”,這就給了自己一個重回重要崗位的機會!看到領導的這個批示,有關幹部或有關領導肯定會非常接靈子的來找到自己,給自己一個能夠從事該項工作的崗位。

馮豐心想,這個大喜事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梁健。前不久,梁健就打過電話來,他當時正忙著校對稿子,沒有跟梁健多說。在當初看來,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質保量的把文章寫好,把自己的才能發揮到極致。如今,任務完成,值得慶祝。他想給梁健打個電話。

轉念一想,還是先不打電話,給梁健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