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鼻嗅。禽由如果變質,或在生前經過藥物治療往往有特殊氣味,可以用嗅覺來判斷,方法如下:
將待檢的禽肉切成小塊,放在存有清水的燒杯或試管中,加蓋加熱燒煮,然後啟蓋嗅味,即可鑒別;用尖的木針,從翅下插入胸腔,拔出以後立即嗅味進行判斷。
③手摸。測定肌肉的硬度、彈性,以及體表的粘性等。
此外,仔細檢查以不幾個部位,也可分辨出禽肉是否新鮮。
新鮮的禽肉:
嘴:有光澤,幹燥,無粘液,無異味。
口腔:粘膜色澤正常,呈淡玫瑰色,有光澤,潔淨,無異味。
眼睛:充滿整個眼窩,角膜有光澤。
皮膚:毛孔呈火山口隆起,表皮幹燥,緊縮,呈乳白色或淡黃色,稍帶微紅,無異味。
脂肪:呈淡黃色或黃色,無異常氣味,結實富有彈性,無光澤。
肌肉:項、腿部肌肉呈玫瑰紅色,胸肌為白中微紅。
腐敗變質的禽肉:
嘴:暗淡無光,角質軟化,潮濕有粘液,有腐敗的氣。
口腔:粘膜上有粘液層,呈灰色,常有斑點,具有腐敗氣味。
眼睛:眼球下陷,有粘液,角膜暗淡。
皮膚:毛孔平坦,皮膚鬆弛,表皮濕潤發粘,色變暗,常呈汙染態或淡紫銅色,有發黴味或腐敗味。
脂肪:色暗淡發灰,有時發綠,發粘,有腐敗氣味,肉質鬆散,潮濕發粘色變。
肌肉:暗紅,發灰,常帶灰綠色,鬆軟無彈性,有明羅腐敗氣味。
18.怎樣鑒別病雞
①看冠/眼。健康雞雞冠鮮紅、挺直,肉髯柔軟,摸時不燙手;眼睛圓大有精神,眼珠靈活。病雞雞冠萎縮,呈紫紅色,摸時燙手,有的腫脹;眼睛無神,緊閉或半閉。
②看嘴。健康雞嘴幹燥緊閉,嗉囊內無氣體,觸摸時感覺柔軟。病雞嘴上有粘液,哮喘,嗉囊內膨脹有氣體,有的積食發硬。
③看肛門。健康雞肛門周圍絨毛幹淨,肛門濕潤微紅。病雞肛門周圍絨毛上有綠色或白色賽便,粘膜發淡或呈紫色。
④看胸肌。健康雞胸肌豐滿,微紅色。病雞胸肌消瘦僵硬,呈深紅或暗紅色,
⑤看腳爪。健康雞爪強壯有力,行立自如。病雞行動無力,行走不穩。
挑選下蛋雞應留心以下幾點:
第一,要選擇腳矮、找食勤、活潑健康的母雞;第二,應留心觀察雞的肛門骨兩邊是否足夠寬,寬一些的生蛋個大;第三,要觀察雞翅膀下腋的遍毛,一般有五條以上的生蛋多,五條以下的雞則生蛋少。
20.怎樣鑒別灌水的雞、鴨
雞、鴨被灌水後,手摸其腹部和兩翅骨下,有滑動而失去肥壯結實的感覺。被灌了水的家禽多半都不願意活動,隻蔥蹲著不動。若宰殺脫毛後,還可發現肉、皮鬆顫,呈鼓脹狀態。
21.怎樣鑒別病死雞製作的燒雞、扒雞
用健康雞或病死雞製成的燒雞、扒雞,經用紅糖和蜂蜜過油後,表皮均為黃色,從色澤上不易識別。簡便、可靠的識別方法是:
①拿起雞嗅一嗅。如有異味,說明存放過久,或者是用病死雞製作的。
②主要看雞眼睛。若雞眼半睜半閉,是健康雞如雙眼緊閉,則是病死雞製作的。
③用筷子或竹簽挑開雞皮,若雞肉呈白色,是健康雞;如果呈血紅色,是病死雞做成的因為病死的雞未放血,血含在體內。
22.怎樣鑒別蛋的好壞
上集市買雞蛋、鴨蛋時,可用以下列方法鑒別其好壞。
①看顏色和光澤。鮮蛋蛋殼粗糙,殼上有層霜狀粉末,沒有裂紋,色澤鮮明清潔;受過雨淋或受潮發黴的蛋,外殼有黑斑,臭蛋的外殼發烏,常有油漬。
②聽聲音。將蛋夾在兩指之間,靠近耳朵輕輕搖晃-好蛋聲音實,貼殼蛋、臭蛋像瓦碴子聲響,空頭大的蛋有空頭聲,裂紋蛋有“啦啦”聲。
⑧日光燈或燈光透視。用較硬的紙一張,卷成圓筒,用太陽光或燈光照蛋:蛋內完全透光,無任何斑點或斑塊,整隻蛋看不到蛋黃、呈桔紅色的是鮮蛋;如看到蛋黃,但沒有搭在殼上的,質量尚好;蛋黃搭在殼上,是搭殼蛋;黃略有散開的為串黃蛋,如呈灰黑色或黑色,除氣室外,完全不透光,蛋白、蛋黃渾濁不清,是臭蛋。
23.怎樣鑒別肉類檢疫印章
我國實行統一的檢疫印章,用以區別可作各種用途的肉類。識別檢疫印章,有利於對肉食品的選購。
幾種檢疫印章的用途及特征是:
獸醫驗證章:圓形,直徑5.5厘米,正中橫排“獸醫驗訖”,並標有年、月、日和畜別。經檢疫合格,認為品質優良,適於食用的畜肉才蓋這種印章。
高溫章:經檢疫認定,必須按規定的溫度和時間處理,才能出售的肉品,蓋以4.5厘米邊長的等邊三角形,內有“高溫”二字的印章。蓋這種印章的畜肉不能直接上市出售。
食用油章:長4.5厘米,寬2厘米,中間有“食用油”三字。蓋這種印章的畜肉不能直接出售或食用,須盡快煉成食用油。
工業油章:長8厘米,寬3厘米,中間有“工業油”字樣的橢圓形印章。蓋這種印章的畜肉不能直接出售或食用,隻能煉作工業用油。
銷毀章:經檢驗認定,禁止出售或食用的畜肉,蓋以“X”,型對角線,線長6厘米,有“銷毀”二字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