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經濟學家的話說這沒有什麼不好,家族企業是中國民營企業的一大形態,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常態。關鍵是他們能夠運用完善的法製,建立健全了自己的發展機製,顯露出生機無限。
為什麼是這一代多俊傑?他們的橫空出世有著深刻的曆史和社會背景,可以說是應運而生。他們經曆了“社會權力係統的顛覆性轉變”,中國從文化大革命的集權時代向一個更為開放民主的時代過渡,從階級鬥爭決定論轉變到以經濟為重心;他們也經曆了最紊亂的價值觀的變化,比前一代人更敏銳更深刻地意識到了“什麼是自由,什麼是市場經濟,什麼是每個人從底層奮鬥上去的獨立意識”。因此他們極端適應現代社會的競爭環境,都是把握機遇的高竽,既頭腦冷靜、靈活善變,又有一股子不管不顧的超人意誌。所以他們能迅速地脫穎而出,成為“新經濟的代言人和新財富的象征”,成為中國現代社會的主流和中堅。
最富象征意味的細節是,王永正是在天安門廣場上掘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他認為天安門廣場人最多也最雜,哪個省的人都有,哪個國家的人都有,於是就帶著自己製作的西服,到天安門廣場上去兜售。他的產品倘能受到天安門廣場的歡迎,也就等於受到了國內和國際市場的歡迎。同時,天安門廣場又是中國的臉麵,是國家的政治和權力的象征……偏趕上他的運氣好,那個年代天安門廣場上居然還允許他賣西服。
精英是許多特點的組合,最重要的是傑出的個性:自信、進取、果斷、勇氣、真正能吃苦。付玉成許多年來,無論冬夏每天都是早晨五點鍾起床,到工地上轉一圈兒,七點鍾準時坐在公司門前的合階上吃早飯,烤餅夾鹹魚,就大蔥。成年累月就是這一口,好吃不如愛吃。就是這樣一個人,卻不眨眼皮地斥資七千萬元巨款收購了長期處於困境的新河船廠。既買了下來卻並不納入自己囊中,他考慮到國有資產尊嚴、新河船廠在塘沽人心裏的位置,以及船廠職工的感受,竟然又吸納百分之五的國有資產人股,組成一個合資管理機製。合資後按慣例將有一千多名職工帶著被買斷工齡的錢走向社會,一時間船廠裏人心惶惶,怨聲載道。新的管理班子委決不下。付玉成獨自決斷:船廠的原有職工全部帶進合資的新企業。不僅如此,他又給船廠注入兩千三百萬元現金,一分不欠地全部償還了船廠多年來拖欠職工的工資、公積金、醫藥費、采暖費等等。財散人聚,他是鼓動家和教練員,更新後的船廠當年便扭虧轉盈,訂單已經排到了2008年。
這就是精英品質,有公益心和公共意識,“不能光盯著有名有利的和臉蛋兒漂亮的”。精英意識也可以理解為公平意識,他們能與社會環境和諧平等,不屈服於環境,也不破壞環境。每個人都在屬於自己的位置上,才能心安理得,社會環境也才能和諧平順。
《塘沽商會精英錄》中,對精英們的經曆、智力、創造力等等,都有詳盡的描述,分析了他們之所以成功的各種因素,並揭示了當今的社會結構和市場經濟規律。讀來頗有收益,聊書所感,是為序。
右邊一步是地獄
這是一部長篇小說的書名。充滿懸念和魅惑:右邊是哪一邊?定向不同,左右會不同。能踏進地獄的這一步是怎樣的一步?這樣的一步又如何能邁得出?
前不久,北京有位朋友向我推薦此書,正巧作者也是一個有味道的人,便找來讀了。果然,小說中設置的人物性格和他們間的關係,全部是反自然、反常態的。這於是就有了深刻的內在衝突,和強烈的外在戲劇性。
―個女人戴上了一條由石榴石穿成的“吐火女神項鏈”,由此便打開了一個玄機,隨之觸發了小說的視野:
一個極端聰明又深受過貧窮困擾的人,“混出了人樣”之後不是體驗和享受有了錢的感覺,靈魂卻仍舊活在窮困之中,貪婪、狹隘、陰毒,展開了一係列的複仇行動……這樣的人是能夠把別人送進地獄的。其條件是,他在前麵做引導,或者由他殿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