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花錢的學問(1 / 3)

第十三章花錢的學問

金錢是我們通過勞動賺未的,它凝結著我們的智慧、力量、汗水,每一分都彌足珍貴,都值得我們去珍惜。

有錢不花是吝嗇,有錢而不會花就是一種罪惡。

有位記者去采訪一位鋼琴大師魯賓斯坦,臨別時大師送給記者一盒上等的雪茄。這位記者表示要好好地珍藏這一禮物。鋼琴大師告訴他:“不能這樣,你一定要享用它們,這種雪茄就如人生一樣,都是不能保存的,你要盡量享受它們。沒有愛和不能享受人生就是沒有快 樂。”金錢是為人服務的,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中,都在進行著賺錢、花錢的循環,花錢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

賺錢絕對不是我們人生的目的,賺錢就是使金錢歸自己支配,所以我們賺錢其實就是為了自由地支配自己的金錢,就是為了“花錢”,這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金錢是我們通過勞動賺來的,它凝結著我們的智慧、力量、汗水,每一分錢都彌足珍貴,都值得我們去珍惜。我們用每一分錢的時候都要想到它的來之不易,要把金錢用在它該用的地方,讓每一分錢都充分地發揮它的作用。如果我們的金錢隻是在金櫃裏睡覺,如果我們手中的錢不能為我們創造幸福,如果我們的金錢總是成為我們前進途中的負擔,如果我們手中攥著金錢而花不到點子上,那實在是我們的罪惡。

有多少錢辦多少事

如果我們的金錢在今天得不到適當的利用,我們也很難保證在未來的日子裏會恰到好處地被利用。

賺錢要有偉大的目標,科學的計劃;花錢也要有明確的目的,合理的安排。要根據我們收入的多少來進行考慮。首先要考慮到現實生活的需要,我們的所作所為要與我們的身份相稱,我們最起碼的衣食住行不可過分地節儉,無論如何我們是生活在現實的世界,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今天。如果我們的金錢在今天得不到適當的利用,我們也很難保證在未來的日子裏會恰到好處地被利用。在保證現在生活幸福的情況下,我們才有條件考慮到未來的發展,畢竟今天是未來的基礎,過分強調未來無疑就是剝奪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當然,我們也要為突發事件做出合理的預算。有很多時候,我們預期的收入是不可靠的,我們必須在製訂我們消費計劃的時候有所考慮。比如,我們的工作可能會發生變動,國家的計劃可能會進行調整,國際金融形勢可能會衝擊到我們的金融政策……這些情況對我們的預期收入都會產生影響,所以我們在進行按揭、進行長期投資的時候都要充分地考慮這些情況,否則我們就有破產的危險。

有多少錢辦多少事,這是花錢的一個最起碼的原則。

違背了上述這個原則,我們的金錢就有可能給我們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金錢就有可能成為我們生活的沉重負擔,金錢就會給我們拖入一個跳也跳不出來的泥沼之中。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則想後悔都來不及。

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時候,很多人一夜之間破產,到處是人去樓空之後的慘相,機器停工、工人失業、一個個爛尾樓上不去下不來,銀行催著要款、客戶吵著要樓、工人鬧著要薪水。一個個千萬富翁、一個個億萬富翁一夜之間就成了一文不名的窮光蛋,尤其是那些個人投資者,他們欠下的甚至是幾代人都還不完的債。什麼原因使他們犯下了這麼嚴重的錯誤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們對泡沫經濟缺乏心理準備,沒有堅持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的原則。人們對扶搖直上的房地產、股票搞昏了頭,有錢的、沒錢的都把自己的希望投入到了房地產、股票、期貨上邊,而很多人其實根本沒有真實的需要,隻是為了賺錢,向銀行貸款、向親朋好友借高利貸,全部用於投機,泡沫一破,每一個人都拖著沉重的債務,一輩子都還不完的債務。很多人就此一蹶不振,有的人從此銷聲匿跡,有的人為此了卻一生,有的人因此家破人亡……對我們個人投資者來說,不是不應該搞這樣的投資,關鍵是我們要掌握好尺度,根據自己的財力來考慮,要對風險有足夠的準備。現在我們很多消費都可以搞按揭,買房、買電腦、上學等等,這的確是我們時代的進步,是我們消費觀念的深刻革命,但是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把握,以免陷入不能自拔的陷阱。

人不敷出是人生大忌。我們的金錢是有限的,如果我們隻出不進,或者出多進少,我們的金錢就會像黃河一樣出現可怕的斷流。黃河斷流河床到處彌漫的是滿目的黃沙,幾千年來曾經養育世世代代中華兒女的母親河,立刻失去了她英姿勃發的神采。一個人如果他、或者他的家庭,金錢出現了斷流,他的吃穿住用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水費、電費、煤氣費、電話費、孩子的學費、暖氣費、衛生費幾天就會使你焦頭爛額,不僅你沒有精神,你的一家都會成為蔫黃瓜。我們提倡消費就是愛國,當然是指合理的消費,而不是揮霍人生,及時行樂。黃河每次斷流隨之而來的就是工廠停工,工廠一停動力就全部停止供應,工廠不但不創造財富,而且要養護機器、保管物資、付出利息,待重新複工的時候不知還要付出多少複工的費用。一個家庭也一樣,如果一旦將金錢花到了一文不名的時候,要想重新振興家業,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