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消費是極其有限的。即使我們有足夠的金錢實力,我們的金錢也不能無限地用於消費。雖然我們說:消費就是愛國,但是愛國也有多種形式。如果我們有百萬、千萬元的金錢,我們不可能全部用於我們的消費。我們如果住200平方米的房子夠用了,我們住500平方米的房子就沒有用處,這種消費就沒有意義;我們每天一日三餐就已經夠了,偏要我們每天吃六頓飯就是浪費金錢、浪費時間;我們有3部車就足夠了,下屬偏偏為你準備了9部車,那不是揮霍又是什麼?我們一定要把握好花錢的限度,有錢了但是不能不珍惜錢,我們不能全部用於個人消費,我們還可以用於投資,我們不會管理生意我們還可以購買國債!我們還可以用於社會的福利事業、慈善事業、建立科學基金、教育基金……
把握放鹽的最佳時機
什麼時間必須花錢,什麼時間不該花:什麼時候多花一點,什麼時候少花一點?我們花錢最忌諱的就是掌握不好時間和數量。
在市場經濟社會裏,金錢是最寶貴的資源,所以我們一定要在最需要的時候消費,一定要將金錢用在最該用的地方。
記得有一次朋友請客,朋友為我們做了許多美味菜肴,我們也喝了許多酒,但是都沒有留下深刻地印象,隻有最後一道湯菜給我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記憶,感覺味道異常鮮美,第二天仍然想著那道湯的美好味道,並且專門去請教。但是,我嚴格的按著朋友傳授的技藝和程序去操作,湯做好了之後,端上桌子品嚐的時候,卻感覺淡而無味,就像清湯寡水一樣。後來我不服輸,又做了一次,這一次我吸取了前一次的經驗,多放了一些鹽,但是端上桌後,竟然沒有一個人不說鹹的。
我被搞得莫名其妙,隻好又去謙虛的請教,朋友一席話令我茅塞頓開。
原來上湯的時間是非常講究的,如果湯是在最開始上來,由於人們體內鹽的濃度不高,這時候的湯就要適當鹹一點,這樣舌頭的味蕾才能夠充分地感覺到鹽的味道;如果湯是在最後上來,人們已經吃了很多菜,體內鹽的濃度已經比較高,這時候即使湯中一點鹽小放,人們仍然感覺到鹽的存在,感覺湯的味道很鮮美。
我呢正好相反,第一次上湯的時候就記得要少放鹽,但是卻忽略了上湯的時間;第二次隻想著要最後上湯,但是又將鹽放得多了。
什麼時間必須花錢,什麼時間不該花錢;什麼時候多花一點,什麼時候少花一點?我們花錢最忌諱的就是掌握不好時間和數量。這就和我們喝湯的時候放鹽一樣,什麼時候應該放鹽,什麼時候不能放鹽,什麼時候要多放鹽,什麼時候要少放鹽?這是非常關鍵的,搞不好一頓飯就毀在了這點“鹽”上。
我們日常生活中,金錢的安排就像掌握好鹽的多少一樣,該花的時候一定要花,不該花的錢一分錢也不能花。錢花的如果是時候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錢花的如果不是時候,可能就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生活中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我們就要對日常的花銷進行排隊,分出輕重緩急,然後根據自己的財力進行合理地安排,把好鋼都用在刀刃上,使我們的生活就像一道異常味美的盛宴,讓我們的金錢就像湯中的鹽一樣,適時地、適量地分散在我們生活這道美味中。
無論在什麼地方掙的錢都要在最
幹淨的地方消費人的精神要有一個理想的家園,否則它就會四處遊蕩;人的金錢要有一個正確的出路,否則它就會走入歧途。
我們每一個人賺錢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隻要揮揮手就可能有千百萬元進賬,有的人唱一首歌就是幾萬、十幾萬元,有的人隻是在電視上露露臉就有幾百萬元的收入。但是有的人賺錢的環境卻異常艱苦,有的在幾萬米以下的礦井裏采煤,終日不見陽光,呼吸汙濁的空氣;有的在城市的下水道裏清淤,空氣彌漫著腐敗的氣息,惡臭無比;有的在深山老林裏伐木,餐風飲露,雪打雨淋……但是我們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裏勞動,我們自己都要看重自己,不要看賤自己。勞動隻有工種不同之分,而沒有貴賤之分,我們的勞動無論環境多麼惡劣,無論條件多麼艱苦,但是我們的勞動都是在為人們提供著各種各樣的服務,我們的錢都是純潔的、幹淨的。我們要把他們用在最值得的地方,而不能把它花在見不得人、見不得陽光的地方。
人的精神要有一個理想的家園,否則它就會四處遊蕩;人的金錢要有一個正確的出路,否則它就會走入歧途。
金錢最基本的出路是改善我們的生活條件,我們首先要吃得好一些,講究一點營養,然後穿名貴一點的服飾,條件再好一點可以住寬敞一點的房子,購買一輛私人轎車。在我們實現了這些小康人家所具備的一切之後,我們完全可以為自己設定一個更高的標準,提升自己的人生品位,使自己的人生有一個更高的追求目標,使自己成為~個真正“高貴”的人,為金錢尋找一些更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