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也隻是臨時的,若是遇上暴風雨,秋銘雖然配帶了呂半仙給點那顆碧雲珠能起到一些效果,但是小棚卻往往會被摧毀的。
一年前的今天,秋銘親身經曆了家破人亡。幾百個日夜,他隻要有空,便會摸摸帶在脖上的圓珠,想起母親當時給自己留下的遺物,心中黯然。
‘‘對了,母親給我留下一本強身健體的書不知有何妙處。’’自顧自地說完後,秋銘便走到一棵大樹旁,扒開樹下的落葉,小心翼翼地從樹下拿出一個盒子,漸漸打開來,裏麵裝的正是那本書。
當翻開這本書後,在書的正麵便能輕易察覺,赫然有著兩個大字‘秋家’。此時,秋銘搖了搖頭,對於從沒入過學堂的他來說,更多的有些無奈。好在一年裏,每每無趣時便自我修習,如今對大部分字認識起來也算是綽綽有餘了。
‘‘秋家,此時就剩我一個,當年先祖或許風光無限,此時也早已無人記得了。’’秋銘不禁自嘲半晌,喃喃道。
但秋銘卻耐著性子,將書籍細細翻閱一遍後,發現果然隻是一些簡單的強身健體之術,也沒能有何奇特。
可根據書籍的記載,秋銘對先祖倒是有了很大的疑惑。
‘‘秋家曆代始於良國和西昌國搭界之處的一座名叫鶴紅山邊上的小村莊裏,村莊不大,始初隻有百來十人,而秋家先祖自然也是其中一個。而鶴紅山居民民風淳樸,互相幫助,再加上依山傍水的地勢,倒也過得怡然自樂。如此一代一代繁衍下去,人口便開始暴漲了。幾百年下來,不論遷徙而來還是繁衍而生的,已有萬人之眾。而鶴紅山位於兩國敏感地帶,兩國無爭即好,一旦硝煙戰起,鶴紅山必將遭鐵蹄踐踏。而說來也怪,在鶴紅山發生一次巨變後,兩國一下子便沉寂了下來。’’之前,秋銘看到此處,心中有些奇怪,便繼續往後翻動起來。
‘‘在一千多年前,先祖上山砍柴,晨曦而出,日落仍未歸回。此後更是一連幾天音信全無。而就在先祖消失了一個月後,山上突然傳來一聲刺耳鶴鳴。緊接紅煙籠罩,仿佛整個山林都處在火海岩漿之下,四處變得酷熱無比。幾天後村莊便發生瘟疫,就像受了詛咒一般,凡是村中年滿三十歲或未滿十歲的皆疾病纏身,並且三日後相繼身亡,而這般過後,紅色煙霧散去,村莊恢複正常。而祖母寧氏當年十八歲下嫁給先祖,兒子剛尚滿十歲,故躲過了一劫。但隨著村中人數的銳減,老的老,小的小,終日顯得死氣沉沉,沒有了往日的歡聲笑語。然而一年後紅霧又大起,死的人也與昨年毫無區別,皆無故。祖母終於按奈不住了,帶著兒子離開了曆代生活的鶴紅山。漸漸的,這座山峰才被人們稱作鶴紅山。話說回來,祖母寧氏帶著兒子,幾經周轉,來到了漠城,並在漠城紮根到如今。而秋家,自從四百年前,曾出過一次舉人外,前後便一直世代耕田勞作,由於勤儉,生活一直不上不下,到秋銘這代,父親早逝,母親常年癱瘓在床,家中更恨死一貧如洗。’’秋銘看完後又回想了一遍如今處境,不覺間深吸口氣,目光深邃地望向了遠方。
他也聽說過一些傳聞,相傳,鶴紅山裏時常會有不明霞光閃耀,曾有目擊者更是聲稱霞光如鬼火閃爍不定,偶爾還會有刺耳的尖叫聲從林中傳出。但也有不信邪的大膽之人就曾進入山中想一探究竟,從此再沒出來過。但是不論隻是傳聞,還是鶴紅山地勢敏感,兩國都不約而同的對鶴紅山才去了置之不理的手段。而後來鶴紅山成了兩國有名的禁地,卻成了不爭的事實。相反,也因其存在,減少了兩國的兵戎之爭,相安了千年。’’
‘‘鶴紅山’’半晌後,秋銘雙眼眯了眯,顯然他對事情知道了個大概。
‘‘鶴紅山雖被外界傳說乃受詛咒之地,但乃我先祖發源之地,如今我漂泊無依,也隻好回到那個小村莊裏。‘‘此時,秋銘喃喃道。
‘‘先祖為何砍材便不再歸還,當年鶴紅山到底受了什麼詛咒。’’秋銘眉頭緊鎖,很是不解····
翌日,秋銘下山用一年來拾到的野獸皮毛換了些盤纏,便風雨無阻地往鶴紅山駛去。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