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之戰後,華夏集團吞並了東夷集團的大部分疆土和人民,黃帝乘勢定鼎中原,居天下之中,睥睨四夷,因而被推舉為整個大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但是仍有許多部落朝秦暮楚,經常反叛,姬軒轅深知自己初登寶座,地位不穩,也許自己的威望還比不上已經死去的蚩尤。所以,當四方的諸侯方伯來朝進貢時,姬軒轅就命畫師提前在軍旗上畫上戰神蚩尤,並當眾宣布要大力推行蚩尤的嚴刑峻法,各部落的首領見到畫像中的蚩尤被描繪得栩栩如生,麵目猙獰而又威風凜凜,有些心懷二心的部落首領便嚇破了膽,跪在地上叩頭如搗蒜,表示會永遠服從中央的調遣。坊間更是流傳著另一種說法——姬軒轅從俘虜的東夷人裏挑選了一批能工巧匠,為他精心鑄造了一個與蚩尤的相貌簡直一模一樣的青銅麵具。姬軒轅在接見各部落首領的時候,就戴上這個麵具,一方麵可以營造神秘氣氛,以便更好地偽裝自己,另一方麵也是想好好震懾一下他們。
姬軒轅將長子少昊(玄囂,西方白帝,金天氏)分封到新征服的東夷部落的土地上當酋長。爽鳩氏(爽鳩是一種類似老鷹的猛禽,爽鳩國也是以鳥為圖騰)是少昊的股肱之臣,執掌刑獄(司寇),居住在古Q州境內的營丘(在今山東昌樂東南,西周初年,薑太公呂望奉周王之命征討東夷,略地千裏,被封於齊,最初定都在昌樂營丘,傳五世六侯,前後曆時一百八十多年。至第五代齊侯哀公呂不辰時,紀國國君紀侯向周王進讒言,於是哀公被烹殺,遂又扶立哀公之弟呂靜,是為胡公。胡公繼位後,唯恐難以服眾,便將都城遷至山東博興縣柳橋鎮的薄姑,而後薄姑又被作為營丘。哀公少弟呂山怨恨胡公,糾集餘黨襲殺胡公,取而代之,這就是曆史上的薑齊獻公。獻公將胡公的兒子們盡數驅逐出境,然後還都舊土,不久之後又遷都臨淄,至此臨淄才被正式冠以“營丘”之名,延續至今)。少昊及其後裔經過數代人的努力,逐漸取代東夷土著豪強,成為新的統治者。但是在民族融合的滾滾大潮裏,黃帝家族的這一支血脈也被東夷族漸漸同化,炎帝薑姓部落的某些氏族也隨之向東遷徙,在富饒舒適的自然環境中過上了安逸的定居生活。他們互相碰撞、互相通婚、互相交融,共同繼承並傳播輝煌燦爛的東夷文化,東夷中有華夏,華夏中有東夷,最後他們已經變得跟東夷人沒什麼區別了。以炎黃夷三族為主體的部落聯盟在很多年以後有了一個更響亮的名字“中華民族”。由此,古Q州(其核心地帶即今Q市)作為東夷文化的發源地,這片神秘的土地上正上演著更多更加離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