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孤兒薑皓(1 / 2)

話說隋朝大業四年,公元六百零八年,隋煬帝因知自己弑父篡位,罪惡彌天,便欲拜天祭神,免去災噩。手下自有一班阿諛之臣獻計。一日早朝。宰相宇文化及出班奏曰:“啟稟陛下,當今海內昇平,百姓安居樂業,萬歲應效法先帝於泰山上祭告天地,賜福於萬民,方顯陛下一片聖心。”

隋煬帝聽罷大悅,當即準奏。那煬帝本是酒色之徒。自從篡位以來,開運河,造園林,修仙閣,收盡天下美女於園內,本欲遊山玩水,此時正和心意。當下傳旨,命使者曉諭各州各府,定於時日,準備出遊。

一天,使命傳至泰州府,府尹派了手下一位精明幹練的當差徐質前去泰山各道觀、寺廟,準備法事。

徐質奉命,單人獨騎向北駛來。時值盛夏,酷暑難耐。徐質又餓又渴,望前邊不遠處有一村莊,正好休息一下,徐質下了馬,牽著韁繩緩緩而行。剛進村口,就聽得一群小孩子打罵的聲音。

定神一看,七八個男女小童正在推搡著一個男孩兒,那男孩兒大約十來歲年紀,蓬頭垢麵,衣衫不整,雖然眾多孩子在欺淩他,他卻沒有絲毫懼怕的神色。徐質本來是練武出身,又具俠義心腸,走近身,兩手扯開雙方小手。小孩子們一見走來一位大叔,不知他的來曆,也不知他會偏袒哪一方。其中一個女娃兒說道:

“大叔,你不要管他,他媽媽是個妖精,他是個小妖精。我娘說這個小妖精會害死我們村子裏的人,你不要護著他,免他趁你不注意害死你。”

徐質刹時一驚,便仔細打量這男孩兒一番。見他眉目清秀,眉宇間自有一股罡氣,雖長在鄉間,卻白裏透紅。一種脫俗的氣質,便覺奇怪,忙喝散眾人。領他到一偏僻角落,問道:

“你姓什麼叫什麼?為什麼那些孩子叫你小妖精呢?”

誰料,那孩子雙眼一瞪,大聲嚷道:

“我娘不是妖精,他們都是壞人。”

說完,一溜煙般跑入村邊一片樹林中。徐質本想追回男孩兒問個詳細,因為身肩使命,且又饑又渴。便想,先尋個人家吃喝完畢,再順便打聽一下原由。想罷,提起精神向村裏走去,前邊不遠,有一個大的宅院,像是一家大戶。便輕輕叩門,門開處,一個老男仆模樣的人探出半個身子問道:

“官家有何見教?”

徐質躬身一禮:“小差在泰安府衙門做事,今例行公事,至貴莊討碗水喝,請行個方便。”

長者忙謙遜道:“上差不必客套,容老身先通稟家主,請稍等片刻。”

須臾轉回。說道:“上差請進,家主呂成在客廳奉茶。”

徐質便隨老者轉了幾個小門走入一間廳堂,見一中年男子起身相迎,徐質還禮,說明來意,互相客套一番。分賓主落座。隨即吩咐準備茶點酒食。席間,徐質開口問道:“此間風物如何?可曾有何怪異之事。”

呂成驚異道:“上差也知道一些嗎?”

徐質道:“方才剛入村口,見一群小孩兒圍住一少年,且口稱小妖,其他並不知曉。”

呂成聽完,歎了一口氣道:“哎!說來話長,我們這個村子叫集賢村,全村皆為呂姓,也就百十來戶人家,十年前,一對夫妻來此村居住,男子名叫薑純,女子名叫碧玉。自從他夫妻入住以來,村子頻發怪異之事。

一年間,先是鬧了一場鼠患,全村所產糧食等可食之物,皆一夜食光。接著一場洪水衝走了半村房舍。更為甚者,當年仲秋佳節,那碧玉生下一男孩,生產之後,碧玉化成一隻白鶴,立時電閃雷鳴,薑純不知去向,白鶴化成一股白煙,隻剩下這孤兒,全村老少知道這對兒夫妻非為人類,想必這許多怪異之事與他們有關。

雖然如此,念及孤兒無辜,甚為可憐,我家內子便將他收養過來。因他生於仲秋月圓之夜,皓月當空,所以取名為薑皓字鶴生。這孩子長到八歲時候,性格乖張,孤僻,常獨自一人發呆,村裏人皆不喜歡他。

一天突然對天長嘯,瘋了一般跑到林子裏,我和家人及村裏一幹人追尋到他時,卻發生了一件怪事。不知何時,村子裏立起一座鶴形玉石,通體碧綠,晶瑩剔透,好似活物一般。薑皓便在玉石邊一青石台默坐,從此很少下來,一連就是兩年,連我家也不回來了。奇怪的是,那孩子每到凍餒之時,便身放紫光,立時不饑不冷,精神倍增,似有神靈相助一般。”

正說話間,突然一個晴空霹靂,其聲震動天地,連茶杯也震得落了地,轉眼間飛沙走石,暗無天日,眾人疾奔室外,隻見半空中一位道人,身穿綠袍,左手提著一個男孩兒,那男孩兒像是著了魔般一動不動。

地上人看得清楚,那徐質大叫:“那男孩兒不正是薑皓嗎!”

眾人正驚恐間,突然,北麵半空中飛來一位中年道人大聲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