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人情,道情!(1 / 2)

薑皓覺得甚是沒趣,搖了搖頭,歎了口氣,沿著小徑踱下山來,沒想到,突然雙足不聽使喚,已牢牢釘在地上,下山下不得,上山上不能。心中感覺奇怪。那童子“哈哈”笑了起來,說道:“你這孩子,說了這許多大話,原來連走路的本領都沒學會。”薑皓恍然大悟,分明是那童子搗的鬼,心下著惱,忙做起法來,將那五行遁術,天、地、人,遁皆用起,卻絲毫動不得半點身,急的滿臉漲紅,如此出醜,竟被那童子戲耍,心忖道:“不給他點顏色看看,倒顯不出我的本事。”想罷,將龍鱗披風一抖,叫了聲“著”想把那童子裝進去。不料,那龍鱗披風卻在霎時間披在童子身上。童子披了披風,卻又“嘰嘰咯咯”地笑了起來:“你這孩子,真不懂事,這麼大熱的天氣,不給我扇風,倒給我添衣,想拍馬屁,卻拍在馬蹄子上了。”薑皓一見,又驚又怒,左手甩出請玉鐲,右手同時拋出珍珠瓔珞,依前作法,想擒那童子,不料,卻扔重蹈覆轍,兩件寶物,反戴在那童子身上,那童子說道:“你還有什麼東西送給我,盡管拿來。我照單全收。”薑皓一聽,惱羞成怒,心忖道:“我自出道以來,從未失過法寶,如今栽在一個孩子手裏,如何厚著麵皮去討回,這童子著實可惡。”想至此處,右手金剛劍一甩,一道劍光直向那童子座下巨石劈去。不料那童子突然墜地,用身子去迎那劍氣。隻聽“轟”的一聲巨響,那塊巨石被擊個粉碎,而童子卻安然無恙,那童子點了點頭,說道:“好孩子,這回還像個樣子,給我送點兒涼風來,雖然如此,你的寶劍倒是不如扇子好用。”薑皓一聽勃然大怒,用手指點說道:“你修要使詐,若有本事,站在那裏不動,實實在在受我一劍。”那童子一聽,說道:“聽說你的兩儀破空劍,特別厲害,我倒要感受一下。你手中的燒火棍兒能否使出本事來。”薑皓將玄功默運,催動兩儀劍氣,運於金剛劍上,大喝一聲,將金剛劍擊出,那劍尖湧出一道劍氣,化為一道白光,帶著破空之聲,筆直地射向童子,那童子受了兩儀破空劍氣,非但沒有受傷,身形卻長大了一倍,那童子將嘴一撇,說道:“不錯,不錯,這劍法殺不了人,卻能讓人變大,再多刺我幾劍。”薑皓劍勢不停,又連發幾道劍氣,轉眼間,那童子大得幾乎遮了半個天。薑皓大駭,忙收回寶劍,口中連連說道:“罷了罷了,我今天算栽在你這個娃娃手裏了。”說完便要下山,那童子收回身形,變回原樣,開口說道:“你打了我許久,也不磕頭認輸,卻想轉身離去,你也該看看我的手段。”話音剛落,之間空中現出一朵珠花來,那童子坐在上麵,左手一招,霎時間,天上現出數個童子來,個個相貌妝束一樣,如同孿生的一般,右手一招,天台峰突然不見,卻正托在童子的右掌之上。薑皓看得如癡如醉,未解其中玄奧,呆呆地站在那裏。那童子放下山峰,收了元神,其餘童子皆歸入本體化成一人,童子說道:“還不磕頭拜師。”薑皓說道:“我今日受你侮辱,已自認晦氣,豈能拜你這個小娃娃為師!”那童子一聽,歎了口氣說道:“俗世間,肉眼凡胎,認不得真人,隻將年輪功德。你沒聽說過項橐八歲為孔子之師嗎?”說完,那珠花之上哪有什麼童子,分明坐著一位皓髯,鶴發的道人。薑皓一見,心中疑惑,忙一拱手,問道:“不知仙師何來,那童子又是何人?”老者答曰:“小老兒即是童子,那童子也是小老兒,我修成仙道之時,正當十一歲,故爾是個童子身形,因你不是真人,隻以年齡相貌取人,故化成老道士,與你相見,想我一片苦心,從天而降,欲收你位圖,你卻如此冥頑不靈。這天地之中各種神仙,不知有多少人想拜我為師,本座卻不肯收錄,如今卻被你一個凡夫俗子拒之門外,罷了,你去吧,算我白走一遭。”薑皓一聽,心下羞赧,忙跪在地上,連連扣頭,口稱師傅。老人說道:“你口稱師傅,心中卻不服氣,你拜我為師,想學些什麼?”薑皓答曰:“弟子想拋棄煩惱,與師傅一樣,做天上的神仙。”老人微微冷笑,說道:“你在人世中尚有許多未了的人情,你可願舍去嗎?這修行之事,首要的就是重視道情,人情不舍,道情不生。”薑皓聽了,未解其意,隻是含糊的應了一聲:“弟子願意舍去人情。”老人哈哈一笑,言道:“你都未問我何為人情,何為道情,便冒然營運,豈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薑皓略一沉思,說道:“這貪戀時間一切親情,友情,愛情,為人情,而堅定修行之心,為道情!”老人廳二樓,歎了口氣,說道:“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若找你看來,這天上的神仙豈不是成了無情無義的混賬不成。那玉皇大帝,不但有妻子,且有女兒,家人接在天上供職,若舍了你說的的人情,那妻兒又從何處來?罷了,你且坐在那岩石之上,仔細思考,想得通了,我再收你為徒。”說完,那老人突然不見,一片金光立時小時。薑皓心中無線懊悔,悵然若失,心中罵道:“薑皓,你自以為是,學了點微末的道法,便不把仙師放在眼中,如今,卻昧著良心,扯起謊話來,欺蒙仙師。”想起老人最後的話來,便坐在那岩石之上,冥思苦想,心中念到:“人情,道情,道情,人情……”心忖道:“那張天師留給王子峰二老的信中,也層提及‘人情和道情’,這兩種情真的那麼重要嗎?”不知不覺,如睡著了一般,也不知過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