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辦法,”教士說,“這是我所能掙大錢的唯一方法。”
現在,午夜漆黑。埃裏索梅特拉摔跤回來,兩眼通紅,腰酸背痛。他太累了,渴望美美地睡一覺。他把麵罩慢慢地從頭上取下來,露出了那疲倦的臉。為了孩子們,他還得繼續奮鬥下去。
世間沒有什麼神秘的事。即使耶穌在世,由他來照看這86個孩子,保證他們不挨凍受餓,不露宿街頭,他的臉難道會不露難色?
黑鍵與白鍵
譚曉明 譯
“奇跡將我們聯結在一起。”
“我喜歡她們的演奏。”
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婦女輕聲說。
“已經很久沒有聽到了。”
旁邊一個男人的聲音。
這是一次在美國新澤西州一所老年獨立生活中心舉行的鋼琴演奏會。聽眾是正在接受治療的老年中風患者。演奏的曲目是肖邦的華爾茲。鋼琴演奏者是73歲的黑人婦女瑪格麗特·帕特裏克和84歲的白人婦女露絲·艾森伯格。身材瘦削,穿一身婦女旅行服的瑪格麗特坐在琴凳上;體態豐滿,滿頭銀發的露絲緊挨著她,坐在一把塑料椅上。瑪格麗特用她那幾乎不能移動的右臂摟著露絲的後背,露絲則把她那已失去功能的左手放在瑪格麗特的膝蓋上。她們緊坐在一起,瑪格麗特用左手彈奏低音部,露絲用右手彈出動人的曲調。
“她們在一起奏得這麼好,可真是絕了!”一位聽眾情不自禁地說。
那是一雙配合得完美和諧的手:一隻是黑色的,一隻是白色的。
她倆相遇於1983年3月。
“這是命運的安排,”露絲說,“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我們兩人相會真是個奇跡。”
瑪格麗特道出了真心話。
那時,兩個人都認為她們失去了生活中最寶貴的東西之一——音樂。
露絲生於新澤西州的西紐約,8歲時和姐姐一起開始跟鄰居學鋼琴。沒過多久,父母認為她沒有天賦而停了她的課。看到姐姐的琴旁圍滿了唱歌的男孩,她真嫉妒死了:“總有一天我要賽過她!”
露絲22歲時嫁給了一位音樂家兼音樂教科書的編者雅各·艾森伯格。在他的說服下,露絲繼續學琴,最後終於成了他教學方法的好助手。她隨丈夫雲遊四方,在上課的聽眾麵前示範演奏,說明成人如何學會掌握鋼琴演奏藝術。
“隻是到那時我才真正開始工作。為了讓我練習,我丈夫包攬了全部家務。到後來,我確實彈得比我姐姐好了。”
露絲回憶道,“我彈琴主要是為了自娛。此後,我幫助丈夫教基礎課,直到他於1964年去世,我也從未讓他知道我是多麼喜歡音樂,多麼欣賞他的教學。”
瑪格麗特生於哈萊姆區,也是8歲時開始上鋼琴課,她那出眾的才華很快就顯露出來了:10歲時為拉提琴的姐姐伴奏;12歲時,在紐約地區為歌唱家和管弦樂隊伴奏。她還是她所在高中的寄宿鋼琴家。
瑪格麗特後來進入馬丁·史密斯音樂學院深造,並因音樂理論和鋼琴課成績優異而榮獲金質獎章。那時,她年僅16歲。
在以後的50年裏,瑪格麗特做了鋼琴教師,教出了幾百名學生,同時她繼續為歌唱家和管弦樂隊伴奏,並為布隆克斯的一所教堂彈奏風琴,指揮合唱隊長達33年之久。
但就在1982年,音樂突然在瑪格麗特·帕特裏克和露絲·艾森伯格麵前終止了。
那是一個星期天的早晨,瑪格麗特照例準備動身去教堂,臨行前她突然感到不對勁。
“就在那天早晨,我得了心髒病。趕到醫院後就中風了,留下右半身癱瘓。在醫院過了3個月之後,我又長臥病榻直至那年的11月。”
瑪格麗特說,“我不能說話,什麼也不能做。這當然包括不能彈鋼琴。雖然我為此而苦惱不堪,但還是很樂觀:我感謝上帝還讓我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