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
沙家浜是常熟的一個古鎮,以建在蘆蕩之中而與眾不同。鎮不大,人家相對築屋,後門通河,前門是街,街巷就極其幽深。路麵又全然鋪就了石板,石板與石板並不嚴實,故意留著空隙,能看見下麵活活流水,似乎整個鎮子就浮在了水上。從街往裏走,看兩邊屋舍,大都兩層,木頭橫七豎八,結構巧妙,人多各倚欄臨窗,軟語呼應。有舊寺數座,混雜於商鋪之間,唯獨門前蹲有石獅,石獅不威嚴,喜慶狀可掬。也有老橋,連扯左右,荷就鑽出石罅,近旁就是茶肆飯店。進去坐下,茶要碧螺春,飯要鹵汁麵,正端詳灶是不是七星灶,壺是不是老銅壺,忽後窗外咿呀聲響,一小船靠近,船上人和屋裏人打情罵俏,便得一簍鰟鮍魚遞進來。鰟鮍魚是稀罕物,水質好才能生長,鰟鮍魚也正是這裏的特產。連呼煎炸一碟來呀,卻有黑鸛白鷺就站在後門欄上,而三朵四朵蘆絮飛進,上下飄浮,用手不可捉拿。
時不時聽人唱阿慶嫂,京劇味不足,但極投入。循聲步入一條短巷,唱卻息了,而巷外湖蕩汪洋,風正緊,水麵微皺,蘆絮起落如雲。岸邊排列無數船,其狀似偌大的鞋。順腳上去,搖櫓的大嫂問去哪兒,說句船到哪兒人到哪兒吧,船就箭一般駛進蘆蕩。進了蘆蕩才知神秘莫測,河道密布,港汊縱橫,沿一處深入,蘆葦愈來愈高,涼氣襲身,萬籟俱靜,隻聽得櫓聲和蜂鳴,有幾分驚奇也有些許緊張,想武陵桃源莫過如此吧。七拐八拐,已迷失了方位,卻恰遇驟風,一時蘆葦前呼後擁,一盡線亂。在亂中,卻看見了遠處棧橋和橋端的蘆亭,亭中有人吃茶說話,隻聽得一團嗡聲,分辨不出話語。約幾分鍾,風軟下去,悄沒聲息。繼續前進,道越來越窄,水越來越深,湖葦傾斜得不能搖櫓,江葦撲撒在船頭,便看清了水中遊魚,而頭頂上水鳥亂飛,一時有了奇思,這鳥入水為魚,魚出水為鳥,是相互轉換的嗎?得意自己不是詩人卻有了詩情。
遊了一次沙家浜,再也忘不了江南的這個古鎮,記住了這片可能是中國最幹淨的水和水中浩浩茫茫的蘆葦。
(選自2006年第7期《美文》)